<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鸬鹚,又名鱼鹰,属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大约可长到80厘米左右,有偏黑色的闪光,嘴厚重,脸颊及喉白色。捕鱼时半个身子在水下,常停栖在岩石或树枝上晾翼,飞行呈"V"字形或直线。鸬鹚捕鱼是一种古老的渔法,我国古代就有驯养鸬鹚进行捕鱼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杜甫也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诗作,里面所说的“乌鬼”指的就是鸬鹚。下面是我拍摄的野生鸬鹚在水面捕鱼的一些画面,供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鸬鹚属于一种大型的食鱼游禽,有着很强的潜水能力,在水中最长能潜水70秒之久,最深能潜到19米处。可以说是天生的鱼类杀手。鸬鹚有着一双穿透水面的观鱼眼和锐利钩形的捉鱼嘴,再加上它的脚具全蹼,翅膀能够帮助划水,所以能让它在水中行动起来十分的灵活。捕鱼时,它们通常先在能见度高的水面静静等待,一旦发现目标就会伸长脖子,快准狠的一头扎进水里,被它瞅准的鱼儿,少有逃脱的。有人调侃到“鸬鹚吃鱼比自己喝水的速度还要快”。这也得益于它们的嘴部有可以伸缩自由的喉囊,当捕鱼后,它们会把鱼储存在喉囊里。也正是鉴于鸬鹚高超的捕鱼以及储鱼技巧,于是不少人开始驯养鸬鹚来捕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鸬鹚从出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开始捕鱼,一只鸬鹚大概能活十几年,鸬鹚性馋,每天都要吃鱼,一旦饲养鸬鹚,便要天天捕鱼,一日不能停歇。鸬鹚与渔夫的关系,既有等级之分,又有合作无间的亲密。但是鸬鹚会自己把鱼吃掉,为了避免鸬鹚吃鱼,鸬鹚的脖子要先被套上芦苇绳或铜环,这样鸬鹚就无法把鱼吞下去,捕鱼后渔民会将鸬鹚的脖子抓住,然后将喉囊里储存的鱼挤出来。如此循环往复的捕鱼,直到一天结束,才会把鸬鹚脖上的铜环取下。一只鸬鹚每天能捕捉20斤大鱼,喂养5只鸬鹚就能捕捉100斤,可见鸬鹚捕鱼效率如此之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