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志</p><p class="ql-block"> 后沟第二天,醒来是大雾天,吃完饭我们开始出发去考察张家祠堂,文昌阁,天门院三个地方不同视角进行手稿绘图,所以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便于下午绘图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来到天门院,映入眼帘的是破墙而出的大树,古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现有“一棵老槐出墙来”的说头,说是难忍寂寞,晚节不保又何妨颇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境,估计这棵百岁有余的老槐树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晚节不保了。</p> <p class="ql-block">闲敲棋子落灯花</p> <p class="ql-block">天门院,有窑六孔,地势较高,环境优雅,因位于天门洞 旁,故得名:门前几槐,奇形怪状。一槐斜长于门前台阶,主 人称之为拦财树,一则保安全,作门前照壁之用,二则使财不外流。尤其院内老槐,百岁有余,难忍寂寞,遂效仿红杏破墙 而出。有好事者见状,写打油诗一首,“自古红杏多出墙,老 槐岂敢争锋芒,出墙自此非专利,晚节不保也无妨”</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台阶已经老树已经深深嵌入,与台阶融为一体,闲暇时刻坐在台阶上亦可欣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中间低四周高,当地还保留着原来的遗迹,也让我们看到了早期窑洞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转站来到张氏祠堂,听到朗诵的张氏宗则,心灵得到了净化,一遍一遍引导我们向好向善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我想宗教的教化作用就在于此罢。</p> <p class="ql-block">张家祠堂又称家庙,是家族成员条拜先祖先宗的场所。后沟张氏家族的始祖张 崇晖于唐朝元和十四年(819)从清河县迁徙“避地于兹”,繁衍至今已为村中大族。但张家祠堂始建年代因缺失史料而无法考究。但从后沟村中诸多历史遗存和 “南北二股旮旯院”的有关传说中,还能解读出张氏家族的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日影斑驳</p> <p class="ql-block">往外看,整齐的山川沟壑。</p> <p class="ql-block">辗转来到文昌阁,台阶式入口进入,左侧有一处人家,爬山虎蔓延到文昌阁,顺着拱形的墙瓦攀爬,更增添了秋天的氛围气息。</p><p class="ql-block">文昌阁是专祀文昌帝君的场所:和村西关帝庙形成东文西武的坐镇格局。因文昌科举功名 同人间文运,备受文人上子崇拜一文昌阁是二座上店洞的一层建筑,俗称过街楼,其始建时期应该在明末清初,但具体年代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四清”运动中,仅遗存一段残室石墙。2005年6月原址处重建。</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考察要测绘的人家。彩灯专委会设计师王旭东老师现居房屋,主人热情的邀请我们小组进去参观,里面的小工艺品大家叹为观止,各处细节简直无可挑剔,十分幸运能有这次体验。</p> <p class="ql-block">仿做农耕工具。</p> <p class="ql-block">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房间里面的小组件很细致。</p> <p class="ql-block">一些介绍。</p> <p class="ql-block">下午大家进行作业安排,积极交流认真努力完成作业!愉快的一天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