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剑飞对中国画的改造之路

大湾区国际艺术

<p class="ql-block">《远山的呼唤·武剑飞现代重彩作品展》2023年10月2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骊画廊开幕</p> <p class="ql-block">武剑飞在太行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寻找趣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武剑飞对中国画的改造之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文/武少宁</span></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武剑飞对重彩山水画的探索,是在寻找山水画突破方法时延伸出来的浓烈兴趣。而恰恰在这样的趣味盎然中,他在无意间对重彩艺术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做出了显而易见的贡献。而同样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创造了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可以认定,他的重彩意识,是在费尔巴哈本我主义影响下形成的自成一派的风格。因此,武剑飞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大多数山水画家在绘画语言上或照抄传统,或被旧法统禁锢,或在貌似创新的路上误入歧途、荒腔走板。而这些现象,正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所面临的尴尬。尽管,对于传统而言,武剑飞在笔墨范畴内未必是独门之大,他的重彩艺术,也未必就全然没有他人的影子存在。但只属于他独有的本我主义气质,在比例上盖过了来自任何人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他的绘画就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独一性和人本特征。从这些年武剑飞的重彩艺术最初被认可、被接受,再到被市场和学术界大力推崇来看,武剑飞正在为中国画的突破寻求一条可行之路。</p> <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李小山在《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一文中指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而实际上,中国画又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却依旧没有改变与时代脱节的现状。就山水画而言,无论历史对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如何定位、或从什么角度评价,但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们,注定要比他们的前辈们面临更大的尴尬。著名批评家杨小彦在一篇关于“创新的焦虑”文章中指出,自从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成为艺术主流以来,艺术家就开始面临一个新的压力:创新。由于压力过大,创新演变成焦虑,折磨着寻求成功的艺术家。很多中国画画家,其实连他们自己对日复一日的自我重复都感到了厌倦。但要迈开改变的步伐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抬头环顾一下四周就会发现,艺术家们被淹没在同一片泥潭中。以经验之谈而论的中国画,对人类精神的表达技能,似乎已经走向了黔驴技穷的路。尽管如此,中国画能够生存几千年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在探索它的现实意义时,部分学者或艺术家们正在艰难地寻找着正确的出路。</p> <p class="ql-block">以武剑飞的重彩山水画为例,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能证明他有能力改变中国山水画的命运,但他却为此进行了令人鼓舞的尝试。看武剑飞另一批略带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时,发现他只是稍微挪动了一下步伐,就从较为客观的物理山水的意境跨进了以超现实主观非物理存在的重彩艺术境界。这种改变也许并非是武剑飞在技法上又有了重大突破,而是在观念上与时代审美不期而遇地发生了交织。相对于全面陷入思维僵化的艺术家们而言,这是很有示范意义的现象。传统国画家的焦虑,是受观念压迫和约束的必然结果。很多人为此反思,甚至试图与套在中国画头上的条条框框决裂。但在冲破观念束缚的挣扎中,却难以用独立的思考和自由主张布局自己的艺术。原因在于中国画的笔墨思想并没有掌控在艺术家自己的手中。而武剑飞可能正是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才在大多数人还没有参与到艺术变革的时候,就已经厉兵秣马了。于是,他巧妙绕开了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完全放弃的传统路径,而是另辟蹊径,在强烈的独树一帜的绘画意识鼓舞下,最终使他摆脱了在艺术上的千人一面。</p> <p class="ql-block">虽然从身份属性上看,武剑飞依旧属于传统中国画画家的身份,但他却对母系艺术语言有着强烈的挑战性。首先,他对只限于哲学层面解释的墨分五色概念被严重歪曲和表象状况充满反感。同时,他也并不赞同对起源于古代并被一再滥用的重彩传统必须顶礼膜拜。所以他大胆绕开了根深蒂固的老观念束缚,把陈式化技法用反叛的做法使之贬值。他逼迫自己沦为了艺术上的孤家寡人,同时又找到了只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一,既尊重传统,又批判传统。他通过新印象主义的科学观念,赋予了重彩山水画较为强烈的视觉力量。在这一点上,武剑飞把方法、材料和表现形式放在比较一致的位置,以避免中国山水画庸俗化。二、探索观念的独立价值,作为当代重彩艺术的突破口,他把色彩、材料和绘画手法的极致作用统统隐含于表达情绪上,他不太在乎意境之外的各种人为观念的束缚。他不再强调中国画线条或设色过程中的因循守旧,而是注重利用任何媒介对自己主观情绪的表达效果。他知道,要实现这些追求,方法应该退而求其次,而如何实现自己在精神上的审美效果,才是他对重彩艺术的考虑。 调整中国画创作元素与创作动机之间的排列秩序,是武剑飞的一种尝试。他故意将人的受益要素置于精神层面,防止形式对内涵的破坏性。虽然重彩艺术在中国渊源已久,但中国传统山水画受封建士大夫文人情怀影响,始终停留在一种有形的线或无形的“法”的约束下变得很无趣。如何使这一僵硬的传统艺术变得“生动和有趣”起来,是艺术演变和发展方向。令人欣慰的是,事物正在发生改变,武剑飞的重彩山水作品,将会让那些对中国传统山水画逐渐失去信心的人重新找到乐趣。武剑飞在艺术上的创新价值,在于他运用重彩在表达自己的审美态度和立场时,具有了离奇的趣味感,他的绘画对人的感知的触动意义具有难能可贵的冲击力。</p><p class="ql-block"><b>武少宁/文艺批评家,独立策展人。</b></p> <p class="ql-block">武剑飞应邀为中共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创作的《绿水青山》组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