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示范展风采,专家引领促提升——记广东省王联新名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第2天

王联新名教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5日,广东省王联新名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活动进入第二天。上午,王联新老师作了《基于“三新”背景的高效备考策略之试题讲评》讲座。讲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试题讲评的目的;二是试题讲评的方法;三是试题讲评的要义;四是试题讲评的实例。学在得法,贵在心悟。本次专题讲座,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进行了高三复习课的听课评课交流活动。王新联老师授课的题目是《核酸的分子结构》。王老师通过问题“下列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导入新课,目的引导学生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数量统计和进化两个角度进行解答,进而引出DNA结构更加稳定,顺利过度到下一环节“核酸分子的识别”。</p> <p class="ql-block">在该环节,学生针对三幅图片进行小组讨论“该物质是什么”,王老师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说出判断依据是“形状”。为了帮助学生牢记核酸与核苷酸等相关数量问题,王老师编制了“五种元素四种核苷酸三类物质两条链一种结构”即“五四三二一”的口诀。</p> <p class="ql-block">接着王老师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核酸结构的小结,请学生上台书写,学生写错的地方,王老师没有急着纠正,而是先让学生描述各部分代表什么,学生自然就意识到问题所在,这又是王老师教育智慧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DNA分子的结构”环节,王老师通过课件展示DNA双链图片,提问学生④代表什么,学生回答“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但这个磷酸好像有问题”,王老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渗透了“真真实实做人做事”的精神影响。王老师的课堂,PPT一共8页,学生单独回答9次,思考与讨论8次,拓展延伸6次,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井井有条,循序渐进。</p> <p class="ql-block">  课后,我们进行了评课议课。首先王老师介绍了“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然后我们每一位学员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听课心得,很多学员老师还提出了自身在教学方面的困惑,比如:如何有效设计问题达成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如果一轮复习是大单元教学,那二轮复习重点是什么,该如何进行?教辅资料和自编学案该如何选择,怎么用?王老师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对于如何设置有效问题,王老师说首先需要明确设问的目的是什么,再从三个方面来设问,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一是解决知识的内涵,二是培养高阶思维,三是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晚上七点精彩继续,王联新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三新”背景下的评课策略》讲座。王老师主要从当前的教学生态、上课基本要求与教学设计、听课与评课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讲授。听课要听教师的讲、问、评,要听学生的答。评课要评静态的教学要素和动态的教学过程,要评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学生的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b>  学习先进 崇尚先进 争当先进</b></p>

王老师

学生

教学

讲评

教师

试题

评课

听课

核酸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