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而观察幼儿正是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因此,教师应<b>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成为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者。</b>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制定游戏计划,也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 </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幼儿哪些行为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今天,我们将从区域活动开始——进行——结束的三个阶段,为大家详细讲解,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活动开始阶段的观察要点</b></p> <p class="ql-block"> 这一阶段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支持和引导幼儿制定计划的同时,观察幼儿制定计划的过程。计划就是幼儿表达意愿做出决定的过程,包括选择材料、行动和合作伙伴。计划的时间通常为10至15分钟,基于幼儿的年龄和交流能力,他们通常通过语言、手势、绘画、游戏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计划。教师应着重观察幼儿在计划时间里<b>是否会确定问题或目标,是否有想象和预期的行动,是否表达个人的意图和兴趣,是否将意图变成目标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活动过程中的的观察要点</b></p> <p class="ql-block"><b>1⃣观察幼儿实施计划的情况</b></p> <p class="ql-block"> 此环节教师重点观察幼儿专心投入创作、实地执行计划的情况,观察幼儿<b>是否能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行动,</b>如果幼儿改变计划,教师应该给予帮助,引导幼儿重新按改变的计划行动。</p> <p class="ql-block"><b>2⃣观察幼儿选择材料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 区域活动刚刚开始时,幼儿会选择活动材料,这是观察的一个重点。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幼儿很快被活动材料所吸引,马上可以操作或借助图示等辅助材料明白方法,并很快获得成功,那么这种材料是较适宜的;</p><p class="ql-block"> ·许多幼儿争抢一种操作材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材料数量过多或过少、材料很新颖等;</p><p class="ql-block"> ·幼儿选择材料后,不去操作,反而无所事事地坐在一旁,或者虽然拿着自己的材料却看着其他同伴的材料,那么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材料不吸引幼儿或材料所涉及的内在情境让幼儿难以理解。</p> <p class="ql-block"><b>3⃣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 幼儿如何处理和使用材料可以反映幼儿的想法和感觉。教师在观察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观察幼儿当时所处的环境,幼儿所处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使用材料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观察幼儿在何种刺激下使用该材料(教师的建议、模仿其他幼儿、幼儿的建议、偶然随意、幼儿喜欢等);</p><p class="ql-block"> ·观察幼儿使用材料花费的时长,操作材料使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反映幼儿注意力的持久度、感兴趣程度、情感投入、挫折耐受力、对挑战的忍耐力、对新事物的反应等;</p><p class="ql-block"> ·观察幼儿在运用材料中解决各种困难的情况。幼儿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他们寻求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许多情况。</p> <p class="ql-block"><b>4⃣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点</b></p> <p class="ql-block"> 兴趣是幼儿进行探究与操作的重要前提。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从而作出积极回应以支持幼儿的探究与操作。例如,在建构区,当教师发现幼儿由于兴趣的改变,导致正在进行的活动偏离了预设的活动目标时,无须急于将活动拉回预设的主题框架之中,而是要充分地对幼儿新的兴趣点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表现情况判断当前活动的教育价值,从而作出中止或拓展活动的教育决策。</p> <p class="ql-block"><b>5⃣观察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情况</b></p> <p class="ql-block"> 当幼儿进入活动区以后,教师应通过观察和聆听等策略来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判断是否需要介入、如何介入。如果确定需要介入,教师要<b>选择正确的介入时机和方式。</b>在了解了幼儿的游戏意图后,教师应在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上支持幼儿,而不是指导幼儿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教师和幼儿交流的时候,要关注幼儿,要看着幼儿说话,要跟随幼儿说话的方向和线索,要等待幼儿说完后再讲。教师要多认可幼儿说的话并且多聆听幼儿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幼儿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首先要防止伤害的发生,然后要认可双方的情绪,等到幼儿平静下来后,请幼儿说明情况,和幼儿一起确认问题,鼓励幼儿提出解决方案或者选择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在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用实际行动给予支持。</p> <p class="ql-block"><b>6⃣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制定和遵守规则的情况</b></p> <p class="ql-block"> 活动区规则来源于幼儿,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并且理解这些规则的意义。例如,有的幼儿没有及时整理好玩过的材料,给其他幼儿造成了不便;有的幼儿不论在动态活动区还是在静态活动区都噪音较大,影响了静态区活动的幼儿。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提供机会让幼儿在各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自由探索,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寻找答案———“怎样玩才能开心快乐,既能学到本领又不影响别的小朋友?”然后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贴到各个区去,大家一起讨论,保留观点一致的画,达成共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活动结束环节的观察要点</b></p> <p class="ql-block"> 结束环节中,教师应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围绕自己做的计划进行回顾,能否说出曾做过或使用过的物品及一起游戏的幼儿的名字,描述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的,能用手势(唱歌、图画、材料)等表示游戏时间的活动,给大家展示在游戏时间里制作的作品,找到游戏时间使用过的物品等。</p><p class="ql-block"> 教师也可以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鼓励幼儿参与,进而观察幼儿的表现。例如,将游戏中观察到的典型事例、发现的主要问题以情境描述的形式提出来供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将游戏中好的经验及错误经验呈现出来,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水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教育为本,观察先行。在孩子游戏时,教师观察不应是随意的、盲目的观察,而应以明确的观察内容作为导向,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各项表现进行有计划的、全面的、理性的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特点,为因人施教找到方向,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