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京杭大运河(一)

宋宜宏

<h1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言</h1><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喜欢古建筑摄影,尤其是被列入国保或省保的古建筑。每次外出更关注的是这些文物古迹,而不是景区的级别。一方面是为了收集保存这些古建筑文物的影像,更重要的是了解它们身后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山东生活十年,几乎走遍了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古城镇,拍摄了很多古建筑和水工设施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运河、元代运河和浙东运河)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河道遗产27处和遗产点58处。2022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同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连续剧《运河边的人们》,该剧描写了京杭大运河“东江段”从污染治理、河道清淤、古街改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历程,使得古老的大运河获得了新生命、展现了新气象。所有这些使我忽然间对京杭大运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通读了佟东先生等人所著的《京杭大运河上的古城古镇》一书和梁雪松先生在美篇上发表的《大运河》一文,重新观看了中央电视台1986年播出的《话说运河》电视系列片视频,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兴趣。从此我就有了要走遍大运河沿线所有古城镇和重要水工设施的想法,希望用镜头去记录大运河的历史和反映大运河的风貌,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从2023年3月开始到9月结束,我两上京津冀、四下江南、遍访齐鲁,行程万里,拍摄图片3000余幅,为写《图说京杭大运河》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图为京杭大运河全线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定名为《图说京杭大运河》,既然是“图说”,那肯定是以图片为主,辅以文字说明。为了写好文字部分,除了认真阅读记录每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外,还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政府网站、网友博文、景点简介等,有的就干脆引用百度百科、360百科或者小红书的内容,在此对这些历史资料和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由于本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家予以指正。本人发表此文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和传递信息之目的,若有信息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宜宏</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于山东济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章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span></p> <p class="ql-block">一.北京城区</p><p class="ql-block"> 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目前是从北京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区张家湾入北运河,全长22公里。最早开挖的通惠河水源取自昌平区白浮泉,向西流再折向南,经昆明湖至积水潭(古时指今天的什刹海),通过万宁桥(澄清上闸)至崇文门再向东。后来白浮泉至东便门这一段废弃了。</p><p class="ql-block">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当时大都(北京)的漕运,上奏元世祖引昌平龙山白浮泉,做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该段运河(白浮堰)建成,元世祖赐名为“通惠河”。明永乐年间曾两度修复通惠河,并于此源头处修建了九龙池。</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水源地白浮泉遗址九龙池。</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水源地白浮泉遗址都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都龙王庙墙砖上八国联军留下的“到此一游”。</p> 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水源地白浮泉遗址龙泉禅寺。 <p class="ql-block">广源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是白浮泉引水工程的一座重要水闸,也是元朝通惠河上游的头闸。同时也是元代至清代帝、后们出京游玩的转船处。 </p> <p class="ql-block">广源闸遗址上的望水兽。</p> <p class="ql-block"> 什刹海前海与后海连接处有一座石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因桥形似元宝,取名“银锭桥”。</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 古称积水潭)。</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澄清上闸,遗产点),又称海子桥、后门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为木构筑,后改为石筑,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桥下装有水闸,通过提放水闸,以过舟止水,保证南来粮船直驶大都城内。</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西南雁翅上的镇水兽趴蝮。</p><p class="ql-block"> 趴蝮(bā xià)是神话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最喜欢水,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全身均有龙鳞。根据神话记载,几千年前趴蝮的祖先因为触犯天条而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千年后它终于重获自由并脱离了龟壳。人们为了纪念表彰趴蝮家族护河有功,按照它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据说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p> <p class="ql-block"> 万宁桥(澄清上闸)残存的绞关石及闸槽。</p> <p class="ql-block">万宁桥以东玉河故道遗址。</p> <p class="ql-block">东不压桥(澄清中闸,遗产点)遗址。</p> <p class="ql-block">通惠河北京城区段(遗产段)。</p> <p class="ql-block"> 南新仓是明清两朝代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鼎盛时期有仓廒一百八十座,现存仓廒七座。</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存的仓廒。</p> <p class="ql-block">平津闸(高碑店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是目前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内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元代闸口。</p> <p class="ql-block"> 平津闸遗址的绞关石及闸槽。</p> <p class="ql-block"> 二.水城通州</p><p class="ql-block"> 北京通州古城,京杭大运河北起点,元明清时期漕运的最后一站,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通州历史上因大运河而兴盛繁荣,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又依运河而建,千年古运河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灵气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 御制通州石道碑: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为记载敕修朝阳门至通州城内国仓及运河漕运码头石道之事,在这里立下石道碑并亲自御笔,它记载了兴建朝阳门至通州石道的情况,描绘了商贾云集,陆路、水路运输的繁忙景象,以及通州的战略地位。(拍摄于2013年)</p> <p class="ql-block">通惠河通州段(遗产点)八里桥又名永通桥,始建于公元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经之处,因距通州八里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八里桥望柱上均雕有石狮。(拍摄于2013年)</p> <p class="ql-block"> 八里桥镇水兽趴蝮,它承担着镇住水患和充当水位标尺的作用。(拍摄于2013年)</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远处为燃灯塔和三教庙。</p> <p class="ql-block"> 通州燃灯塔是京杭大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共有13层,高48米,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此塔距大运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三教庙在指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与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庙宇,近距离成“品”字形布列。在佑胜教寺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因而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佑胜教寺燃灯宝殿。</p> <p class="ql-block">文庙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紫清宫山门。</p> <p class="ql-block"> 通州清真寺始建于元延佑年间,明代正统、万历年间均有重修。清康熙、乾隆帝游通州时曾经至此。此寺规模宏大,布局紧严,且综合运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制,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上世纪50年代,著名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曾在此拍摄。</p> <p class="ql-block"> 通州清真寺拜克楼。</p> <p class="ql-block">通州清真寺礼拜殿。</p> <p class="ql-block"> 三.漕运古镇张家湾</p><p class="ql-block"> 张家湾在历史上是通往华北、东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要道,南粮北运的重要港口和水路要冲,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据记载,元朝时的商船是能直接进到京城皇宫附近的什刹海,随着城里人的增多,河道变窄变浅,通航河段也越来越短,最后航运终点改在通州,张家湾镇就是因航运而繁荣的码头,漕粮至此上陆路转运至大都。</p> <p class="ql-block"> 通运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三孔石桥,长41米,宽9.6米。两侧护以石栏,望柱头雕狮,栏板两面浮雕宝瓶。因其横跨萧太后河上,俗称“萧太后桥”。</p> <p class="ql-block"> 通运桥望柱上雕刻精美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通运桥上岁月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代的张家湾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寺内的一棵老槐树 。</p> <p class="ql-block"> 正在维修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位于张家湾镇土桥村的广利桥(土桥)形成于元代,始为木桥后改为石桥。石桥独券平面,桥身高大,下面可以通行运粮船。2004年旧村改造时石桥被掩埋,镇水兽趴蝮被拆离原雁翅,垂直提升后静静地横卧在地面之上,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广利桥及大运河的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 佑民观位于张家湾镇里二泗村,始建于宋朝末年,俗称天妃庙。 佑民观历代供奉金花圣母娘娘,是北京地区唯一道教全真派女众道场。图为正在维修中的佑民观山门。</p> <p class="ql-block">“护国宁漕佑民观”门头。</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院落圣母殿是佑民观的主殿,正殿中供奉着王母娘娘、妈祖、观音。</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是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院落玉皇阁及斗姥殿。</p><p class="ql-block"> 玉皇大帝,又称“天公”、“老天爷”,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代表着天地之间的最高权力和智慧。他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p><p class="ql-block"> 斗姥天尊,道教信奉的女神,北斗众星之母。原为龙汉年间周御王之妃,紫光夫人,生九子,包括天皇大帝、紫徽大帝及北斗七星。法相为三目四头八臂,持法器众多。在道教中尊为消灾解厄、保命延生的神灵,常乘七豕之车现紫金巨光。民间信仰中也视为保佑健康长寿、子孙平安的神灵。</p> <p class="ql-block">2005年在北京通州运河人家度假酒店开会,闲暇之余想去看看运河长什么样,这就是当时我们看到的已处于废弃状态的北运河河道,总觉得和运河人家这个名号不相称。(拍摄于2005年)</p> <p class="ql-block"> 四.河北香河</p><p class="ql-block"> 香河县属于河北省廊坊市,大运河流经境内21.7公里,上连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p> <p class="ql-block"> 大安寺始建于唐朝初年。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当年亲率大军东征顽敌至此,兵马劳累,但顿时又风沙骤起,因听元帅进言:“在此小驻一夜为好”,结果次日出兵大获全胜,唐太宗李世民即御封此地为“安平”,并敕令动用库银在此兴建一寺以纪之,赐名“大安寺”。千百年来,大安寺香火不断,高僧辈出。至清末民初,主体建筑严重老化,于建国前毁圮。1992年,中国信安集团在香河安平投资兴建中国第一城,在大安寺的旧址上恢复重建大安寺。</p> <p class="ql-block">大安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中信国安第一城永定门。</p> <p class="ql-block"> 中信国安第一城正安宫。</p> <p class="ql-block"> 五.津门首驿河西务</p><p class="ql-block"> 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位于北运河西岸,初为停泊修船的地方,曾有过“河西坞”之称。后来成了非常著名的榷税钞关,河西务由此正式得名,一直相沿至今。河西务地处京津水陆要衢,距离京津两地均是60公里,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其悠久而文明的历史。因其地位显要、市景繁荣,河西务有了“京东第一镇”之称。</p> <p class="ql-block"> 河西务津门首驿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慈航禅寺位于河西务镇孝力村,相传始建于明代,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当我到孝力村拍摄时,只见全部用挡板围了起来无法进入,以后有机会再补拍。(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云海寺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大碱厂镇长屯村,相传始建于清顺治年间。</p> <p class="ql-block"> 六.天津杨村镇</p><p class="ql-block"> 杨村,相传为杨姓立村得名。《元史》载:“由海洋抵杨村,不十日入京。”北运河纵贯镇中,古时为重要的漕运枢纽。</p> <p class="ql-block"> 杨村清真北大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是天津市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一座伊斯兰教古寺。该寺的主体建筑,融合了我国古代南方建筑手法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结构巧妙,装修精美,在建筑结构和构造处理上都有独特之处。图为北大寺大殿及拜克楼。</p> <p class="ql-block"> 大殿侧门“古兰圣教”砖雕匾额。</p> <p class="ql-block"> 皇帝题碑:在杨村北运河畔的御碑园,能见到康熙帝题写的“导流济运”和乾隆帝题写的“导流还济运”两个御碑。我在杨村拍摄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找到,以后有机会再补拍。(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七.天津三岔河口</p><p class="ql-block"> 北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北关五河交汇处(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经河北廊坊香河至天津红桥区三岔河口与南运河一同成为海河干流,全长186公里。</p><p class="ql-block"> 南运河,北起天津红桥区三岔河口,南至山东省临清市,全长436公里,其中山东德州四女寺水利枢纽至临清的一段河道也称卫运河。</p> <p class="ql-block"> 天津红桥区三岔河口天津地标建筑天津眼夜景(拍摄于2020年)。</p> <p class="ql-block"> 望海楼教堂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底建成,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拍摄于2020年)。</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历经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建筑之一(拍摄于2020年)。</p><p class="ql-block"> 妈祖(亦称天妃、天后),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人。她从小聪明颖悟,记忆力强,能过目不忘,且心地善良,好打抱不平,经常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br> 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妈祖因救助渔民而不幸遇难,年仅28岁。然而,她的善良和英勇行为感动了人们,人们为了纪念她,建造了祠庙奉祀,相信她的灵魂升天,成为了海上保护神。<br> 从此,妈祖信仰逐渐传播开来,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妈祖庙宇遍布各地,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的诞辰,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妈祖信仰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 妈祖的传说充满了神奇和传奇色彩,反映了人们对善良和正义的向往。无论是渔民还是商人,都把妈祖视为保护海上安全的守护神,祈求她的庇佑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位于三岔河口的天津古文化街。(拍摄于2015年)</p> <p class="ql-block">八.天津杨柳青</p><p class="ql-block"> 一块生长杨柳的土地,一个曾是因河繁荣、以水为路的地方,孕育着中华民族文化远古的魅力,这里就是千年古镇杨柳青。杨柳青以水为乳,南运河、子牙河二龙戏珠,一千年中,世代沿革,繁华步入当代。运河清波映杨柳,石家大院名神州。明清古街景色新,津门古镇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古镇牌坊。</p> <p class="ql-block"> 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石家原籍山东,祖辈漕运发家后在清乾隆年间定居杨柳青。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石家大院垂花门。</p> <p class="ql-block"> 石家大院戏楼。</p> <p class="ql-block">石家大院西洋风格通道门。</p> <p class="ql-block"> 安家大院是古镇杨柳青“小八大家”之一、“赶西大营”创始人安文忠及其安氏家族的故居。100多年前,安文忠曾随清朝大将左宗棠赴新疆平定叛乱,为大军提供军需物资,后来回到杨柳青镇建起了安家大院。我在新疆工作时就曾听人们说乌鲁木齐的汉族人中有一支就是来自天津杨柳青的商人。</p> <p class="ql-block">安家大院庭院。</p> 韩家大院是清朝末年的古建筑群,位于杨柳青镇核心地带,是韩氏家族的宅邸。大院建筑古朴典雅,布局规整,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魅力。院内细节丰富,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p class="ql-block">杨柳青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杨柳青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 普亮宝塔建于清代嘉庆十一年(1803年),为纪念杨柳青民间道士于成功(于五爷)而建造。于五爷经常救死扶伤,且不收分文,一生中治愈不少危重病人,为群众做了大量好事,他死后葬于此地,该塔即为纪念、颂扬其功而建,这也是国内少见的道士塔。</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位于杨柳青镇古运河南岸、元宝岛东侧,是杨柳青的标志。由于正在维修无法进入,只能从远处拍摄。</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天津段(遗产段)独流镇十一堡上改道节制闸及船闸建于1951年,目的就是通过改变河道让南运河改入子牙河。改道后的南运河水通过独流减河河口后,再通过下改道回归故道,改道全长约2.1公里。</p> <p class="ql-block"> 船闸人字形钢闸门及闸槽。</p> <p class="ql-block"> 九.皇后故里兴济</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的兴济镇位于大运河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明朝孝康皇后的故里。</p> <p class="ql-block">兴济码头遗址位于兴济镇西侧,明代在此建有乾宁宫。</p> <p class="ql-block">穿越兴济镇的南运河。</p> <p class="ql-block">兴济镇的乾宁博物馆全面展示兴济镇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未来发展。馆内藏品丰富,包括皇家石碑、运河民俗文物等。</p> <p class="ql-block">十.狮城沧州</p><p class="ql-block"> 沧州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一部《水浒传》传天下,无人不知古沧州。因铁狮子象征着它的古老文明,所以又称“狮城”。</p> <p class="ql-block"> 沧州铁狮子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民间称之为“镇海吼”,相传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铁狮现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当我去沧州铁狮子与旧城文化展览馆参观时,恰逢铁狮子正在封闭维修,所以只好拍了一张展览馆内缩小版的仿制铁狮子,以后有机会再来补拍。</p> <p class="ql-block">沧州清真北大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解放东路14号,始建于公元1420年,是著名的穆斯林聚集地,第一部汉译《古兰经》的诞生地。该寺建筑面积广大,气势宏伟壮观,建筑风格独特,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真寺、济宁清真寺并称为“中国四大清真寺”。(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沧县捷地分洪闸始建于明弘治三年,是南运河向减河分流的控制性工程,它的职能就是在行洪期开启闸门,将一部分洪水通过减河向东排去,直到汇入100多公里外的黄骅歧口渤海海域。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分洪闸启闭机设备一直保存至今。乾隆皇帝曾亲自考察捷地闸并御笔亲书呈文批复。</p> <p class="ql-block"> 捷地分洪闸北侧。</p> <p class="ql-block"> 捷地闸景区御碑苑中的乾隆御诗碑,我去拍摄时景区未开放。乾隆在捷地写了七言诗《定捷地兴济二闸为减水坝因罢芥园减水坝工诗以志事》:“泄涨图为坝芥园,近城揖盗虑开门。上游拟减豫则立,众议仍资周度爰。具曰予圣予岂敢,亦因其势其弗谖。年来清口颇收效,例此吾惟慎本根。”他把诗作亲笔写下来,落款“乾隆辛卯仲春月中浣御笔”,刻在捷地御诗碑正面。(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十一.千年泊头</p><p class="ql-block"> 泊头始建于东汉,初兴于隋唐,建镇于金代,因运河漕运兴起而得名。现为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p> <p class="ql-block">泊头清真寺是华北地区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较大且配置齐全的建筑群,风格独特,既有阿拉伯风格,又有中国建筑特点,除具有清真寺的功能外,还融合了结构和艺术的协调统一,集建筑、雕刻、彩绘、书法等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庄严古朴的礼拜大殿。</p> <p class="ql-block">拜克楼。</p> <p class="ql-block"> 从这儿过去就是清真女寺,男宾到此止步。</p> <p class="ql-block"> 泊头码头遗址。</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泊头南运河。</p> <p class="ql-block"> 十二.河北东光</p><p class="ql-block"> 东光县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大运河流经境内37公里,运河沿岸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东光铁佛寺铁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大雄宝殿”金字匾额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溥杰所题。大殿正中面南端坐释迦牟尼佛,完全由生铁铸成,是现今中国最大的坐式铁铸佛像。</p> <p class="ql-block">东光铁佛寺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真不凑巧,大雄宝殿内高8.24米、重达48吨的铸铁佛像正在维修中。</p> <p class="ql-block"> 谢家坝(遗产点)位于东光县连镇镇南运河东岸,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传说古时南运河连镇段,曲折多弯,流势凶险,洪水在此处多次决口,沿岸百姓惨遭危难。当地一名谢姓乡绅捐资,组织人力,用糯米浆与白灰、黄土,按相应比例混合筑堤夯实,一层接一层筑堤。从那以后,运河再无此处破堤决口。</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 从南运河西岸景县侧拍摄的谢家坝。</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位于南运河的西岸,景州塔相传始建于北魏时期,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密檐楼阁式古塔。</p> <p class="ql-block"> 十三.土城吴桥</p><p class="ql-block"> 吴桥县解放后属山东省管辖,1952年划归河北省。南运河流经吴桥县西部边界,全长34.8公里,蜿蜒流淌的运河水传承着吴桥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赋予杂技之乡别样韵味。</p> <p class="ql-block">曾经是京杭大运河重要节点的安陵码头遗址。</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吴桥段保护界碑。</p> <p class="ql-block"> 桑园码头(良店水驿)遗址。</p> <p class="ql-block">南运河沧州至德州段河道(遗产段)。</p> <p class="ql-block"> 吴桥杂技大世界。</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从吴桥县向南就进入了山东地界。请看:<br>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p> 注:本文所有照片除注明者外,均由作者本人拍摄,并受版权保护。<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