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进一步发挥名校辐射作用,促进区域校际均衡发展,加强校长的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2023年10月16日,西五大学区五所学校开展了“数字化时代,学校该如何转型”校长微论坛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南关区进修学校干训部主任王刚、副主任唐秀英、老师张春秀,继教部主任侯玉丹、老师王丽秋亲临会场指导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五小学娄颖副校长主持此次会议,西五大学区校长、副校长、后备干部及教师代表全程参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双微”活动,各位校长结合成都品牌学校建设学习的收获、感悟,就“数字化时代,学校该如何转型”这一主题进行了论坛,大家各抒己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关区红旗小学谢美光校长在阐述观点中说,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学校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数字化技术,学校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整合教学资源,开展跨校合作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数字化转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他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资源、教育应用和互动教学工具来获取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和课堂笔记。数字化教学赋能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关区回族小学校长韩涛认为学校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学校长期投入和支持。要实现从起步、应用和融合数字技术,到树立数字化意识和思维、培养数字化能力和方法、构建智慧教育发展生态、形成数字治理体系和机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是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流程,树立数字化意识,实现数字思维引领的价值转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是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能力的培养,这是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是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涉及数字战略与体系规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持的教学法变革、技术赋能的创新评价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是形成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机制,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关区兴盛小学杜颖校长认为,构建新的教育生态,学校作为转型的主阵地,其资源、环境、评价、管理、师生、教学都面临一系列的革命性变化。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智研平台的操作技巧,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智能校本研修共同体。同时,还要提高教师在学校数字化转型中的参与性;为教师打造量身定制的数字能力学习和培训机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五小学朱辉校长在交流中认为数字时代的学校转型应该围绕技术、业务、人本三个层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技术层面的转型看,数字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智能信息技术,在推动着我们教育大环境的迭代升级,也推动着我们迈向智慧教育的智能化阶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业务方面的转型看,需要切实改变技术与业务常常两张皮的尴尬状态。让技术真正地走进教学,走进课堂,支持教学,支持教育的转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人本层面的转型看,环境改变,人也要变,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的带头人,浸润其中,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基于数字时代背景,我觉得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学校未来发展新模式,是实现学校转型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在于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关键在于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课堂、学校等全面赋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刚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表示大家对数字化转型有着非常充分的认识,校长们的站位很高,而且明确了转型的目标和路径,以及学校投入、教师数字化能力培养等现状问题。同时也希望大家要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他认为大学区校长微论坛就是一群名校长在一起研究事儿,干事儿,把事儿做好。也希望西五大学区借助校长论坛这一平台,互相交流思想,提高办学品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次活动西五大学区各位校长从数字化时代的学校治理、课程教学、队伍建设、课堂改革、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共同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为共同推动南关教育事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出谋划策。把学区教育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强合作,丰富教育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为推动南关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