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丢 一个沧桑与繁荣共存的颜色

涟漪

<p class="ql-block">  马丢,不是丢马的地方,慌里慌张丢鞋子的地方,而且是下马丢了一只鞋,上马又丢了一只鞋子的地方,此人不是别人就是汉朝时期的刘秀。马丢的偏僻足以让刘秀藏身,悠闲地喂足马儿好赶路。</p><p class="ql-block"> 若不是当地朋友牵线,我们决不可能找到这个隐蔽的出处。下来公路抬眼望不到人家,只见树木林立的群山,有一条耀眼的柏油路蜿蜒而行。我们没有多想,有说有笑的一路跟随,突然长高的海拔连带徒增的山路,捎带几个急转弯盘旋而上,惊的我们女同志香汗直冒,紧张到尖叫;更有是一位女同胞因为来不及换挡,差点出现划坡的惊险,但这一切都在走进马丢村村委的那一刻,消散在邢书记谈笑风生中。马丢村委书记邢书记,并没有因为深居山林而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皮肤黝黑;相反皮肤白净,还带着一股子书香的气息。在他的描述中,海拔高是马丢的优势,从八十年代种原生态的香菇木耳起家,再到萤石矿宝藏的开发,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马丢那扇财富之门。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深山里种香菇,拼的可是两条腿两只手两只肩膀,全部人工从伐树到打截,再到香菇种植管理收获晒干出售,装满了一代马丢人的汗水和希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怪不得一路上狭窄的山道两侧,不见粗壮的大树,只是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年轻的桦梨树。</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虽是艳阳高照,在这深山里依然感觉到了秋的凉意,比起县城温差挺大的,邢支书说中午炖土鸡汤喝,自家村里养的,因为高海拔给这里的深山养鸡提供了优势,就是沿途都不见几家住户谁管理呀?邢书记笑着说我们村委班子谁值班谁管理,也包括收鸡蛋,也常见有村子养鸡,但也没见过村干部养鸡给村里执勤的,马丢的富裕是有原因的。</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空巢已成为许多农村的代名词,马丢也不例外。九百多人的村子,在家守候的老人仅有不上百十人,奇怪的是他们都是长寿老人,都在九十多岁以上。他们见证了新中国成长的风风雨雨,脸上除了岁月洗礼留下的沧桑还有满足的笑容。问起这里的年轻人去了哪里?支书毫不含糊的回答县城买房小孩上学接受高等教育走啦,那种自豪毫不掩饰。也是,留下你们这帮村干部搞后勤看家,要我我也到大城市去闯荡一翻,哈哈哈,爽朗的笑声一下子冲淡了深秋的凉意,碗里的土鸡鸡汤也变得格外香起来,要知道为了我们中午吃的尽兴,几只土鸡可是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呢!来到这里沿着山路坐在路边的树墩上,和大爷聊天也是一种享受!身后是八十年代的留下来土房子木柴门,以及长在土墙上的蜂窝,还有屋顶上现代化的太阳能光板,大路侧旁粗大的电线,以及大路上不时过往的车辆,不无都在宣示着它的主权。迎面碰到一对中年夫妇,老屋旁边一处大棚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掀帘进去温温暖暖的生长着散发着幽香的兰草,兰草是近几年合峪最为火爆的引进项目,吸引了大量的爱兰人士,但都是在合峪街上。</p><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土屋里的时光,有一丝做梦的感觉,不禁泪湿了眼眶。马丢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一个领略沧桑与文明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很暖,我努力的把我的情绪从遥远拉了回来,听说合峪板栗多,我们去山上拾板栗吧?可能来的不是时候,中秋已过不知道山上还有没有了。于是带队接待的两位文友,在村支书的嘱托下,下午带我们上山淘宝去,沿路我们又参观了萤石矿厂,机械化的设备,安全措施做的也很到位,一切井然有序。多年的矿山开发,给这里留守的劳动力提供了不错的收入。山林养鸡场规模也不算小,沿路地里的南瓜茄子,萝卜,树上的沙梨,山萸肉等,都被我们咔嚓进了手机相机里,它存在于我们现代的手机,却来自于八十年代的时空。下午夕阳西下,我们满载而归,兜里除了板栗,土鸡蛋还有……</p><p class="ql-block"> 走访 马丢,一个神秘的存在,一个沧桑与繁荣共存的地方,一个能穿越时空与现代完美对话的村落,它是一幅画,有了颜色的画!走后我会想念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