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名嘴司仪瞿金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曹宏卿/编辑·曹宏卿/图片视频·二娃/音乐·美篇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蓝田就是十三朝代的京畿之地,上林东苑。历代人文古迹遗址众多,历史厚重,承載着朝庭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双重传播。民间文化更是遍及各地乡村,乡间文化最为突出地就是乡村司仪(看客先生)文化的传承和展现。</p><p class="ql-block"> 蓝田县焦岱镇洋峪川的小洋峪村就有一位看客先生瞿金仓,皇甫三川各村鎮传扬着“名嘴看客先生”的冠誉美名。</p> <p class="ql-block"> 瞿先生,七十余五,解放前夜生人。自幼机灵懂事,十三岁丧父,母亲多病,常常卧床不起,家中姐妹各一人,因缺少劳力,在农村生产队时期属缺粮户,十五岁就担当家庭事务重担。</p><p class="ql-block"> 瞿先生高小毕业,在校期间,熟读汉语拼音,语言表达能力强,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勇于发言作答。自父去逝后,却因家境贫寒失去继续上学机会,在生产队参加劳动,支撑着家庭生济……。</p><p class="ql-block"> 瞿先生喜爱学习,自淘汉语,常常在家自编顺口溜成章,把农村生活中的事物编成有趣的段子,自感很有意思,便在劳动现埸表演,听得众人欢乐点赞,受到同村大人的表扬。</p> <p class="ql-block"> 一日,瞿先生听得老人讲,他家在小洋峪村为独户,是临近东光村瞿家后人,他便去东光村瞿家春平爷走访寻根,以探究竟。从春平爷口中得知实情,其瞿家与小寨镇羊茂山村瞿家有关系。羊茂山瞿家有位老先生教学,瞿先生利用雨天无农活可做的时机,手提在焦岱镇上买的“白皮点心”一斤,去羊茂山村走亲访友,满足寻找瞿姓亲人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瞿先生在羊茂山村得知瞿老为教书先生,更加心喜。在与瞿老先生交谈中得以精神鼓励,老先生看到本家金仓年少谈吐非凡,便加赞扬。不觉便到下午四点多,因雨天土路泥滑难行,天色已晚,瞿老先生很是喜欢这位青年,便留下住一宿,也可得以长谈为快……。</p><p class="ql-block"> 羊茂山瞿家临居过丧事,逝者为一位老人,瞿老先生还得去邦忙做礼房先生,就让这位本家青年在家自座自便……。</p><p class="ql-block"> 金仓便在瞿老先生家廊台上搬一小木橙坐下观望临家过事。这家人为逝者送丧,请来一位主事的看客先生,随行有乐人一班,其班吹拉弹唱样样具全,看客说词非常感人,引人入境,惹得在场孝子亲友一番悲伤留怀……。</p> <p class="ql-block"> 看客先生语言流利,感人肺腑,在埸的孝子贤女,亲朋好友,村民乡党,个个潺然落泪,悲激交加。使得青年金仓旷然起敬,不时地泪框含滴,佩服看客先生的才干,投去羡慕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瞿老先生事毕回屋,看到金仓 对这埸面好奇喜欢,便说娃你看啥呢?金仓返问道瞿老先生:这看客是啥干头?瞿老先生异目观察这青年,便告知:看客这行道叫“故事”,就是能说会道的人为主家邦办红白喜丧事务,操心服务的。看客忙活两天一夜,能吃上好菜好饭好酒席,还能得到主家对看客先生辛苦劳作的报酬。金仓听罢记于心上,随瞿老先生回屋,续聊瞿姓人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气放晴,临家丧事还在继续,金仓还想留下观看,瞿老先生也看出这青年有心记,又好学,便让妻子照顾青年,自己又得去临家丧事礼桌忙忽。 </p><p class="ql-block"> 午后,临家丧事完结,瞿老先生及时回屋,得知家妻和青年吃过午饭,便从自己书箱中取出珍藏多年的教学奖品钢笔和硬皮笔记本赠送给金仓说:我看你是个好学的青年,给你留个纪念,金仓被瞿老先生的举动所感染,激动地颤手接过这贵重礼物,身心随之深深地鞠个感激之躬,知与之躬,谢意之躬。金仓回谢瞿老先生和家母,便留连反侧转身挥手道别。</p> <p class="ql-block"> 在返回家的途中,思绪再三,自己是否也能吃上看客先生这碗饭……。</p><p class="ql-block"> 次日,雨后无法进地干活,金仓就在小洋峪家中闲着,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羊茂山看客先生的形象,他把看客先生的口材和叙述理事的经过返复推敲,并用钢笔在瞿老先生赠送的笔记本上记载下来,以作留想。一番思道,自己在洋峪川啥时候也可学做“看客先生”。</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金仓就直奔东光村春平爷家,把自己去羊茂山的经历学给春平爷,并向春平爷道明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春平爷听后,大加赞赏,这孩子有思想,有意愿,有能力,有劲头。也是个乡里后生中有头脑的青年,便支持鼓励一番。并说道:咱洋峪川还没有人专门“故事”做看客先生,上下十余村,谁家都要过红白喜丧事,还有过世三周年,给新生娃做满月,“故事”的多着呢!你能行孩子,爷支持你!</p><p class="ql-block"> 整整一个下午,爷孙俩倍感兴奋,金仓也深感本姓人都在支持鼓励自己,似忽父亲在世的感受!便兴高彩烈地回到家中。</p> <p class="ql-block"> 晚上,金仓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和姐妹,母亲说:咱家没有钱供你上学,现在又没钱支持你学做看客,你姐你妹跟我在家劳动,你带上咱木柜里的核桃去拜羊茂山那个看客先生学学本事!金仓说:妈,我学这个不用钱,就用两片嘴和诚意就行,我自己淘淘看!!!</p><p class="ql-block"> 秋夜人静,金仓睡在炕席上,薄被盖不住他这滚热的心,激动的脑海回想着羊茂山看客先生的言词和表情,筹划着自己如何去做这个看客先生之事。辗转反侧,不能入眠,随即就坐起,点上煤油灯,在灰暗中,取出钢笔和上学时用过的旧练习本,划拉着脑海里的看客顺序,写起羊茂山看客先生的“故事”丧礼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 夜半鸡鸣头遍,金仓感到了困倦,就和衣上炕入睡。</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光的转变,这年冬天,东光村一家母亲过逝,需要请个“故事”的看客先生,春平爷就说服主家,让小洋峪本家孙子金仓试试,不收钱。主家也比较了解金仓是个能说会道的好小伙,便定下让其看客主持理事。</p><p class="ql-block"> 春平爷急忙出门,赤脚过洋峪河,走向河南边的小洋峪村。春平爷走到村南头三间土瓦房前,呼喊着金仓名子,却听到从房南坡地里回到的声暗,便走上道边坡头,看到金仓在自留地(生产队时期分给各户自种的菜地)里挖地,金仓扔下镢头半跑到春平爷身边说道:春平爷来咧!春平爷嗯了声,就把东光村一家母亲过世办丧事道出,可能主家要你去看客主持事务。金仓听后激动无比,调头提上镢头,领春平爷回屋喝水,春平爷走到门口便说:娃,我不进屋了,等会主家可能来人叫你去,你思量一下,答应人家尽心便是。随之摆手原道返回东光村家中不提。</p><p class="ql-block"> 金仓目送春平爷过村中拐弯处,看到春平爷侧头回望,挥挥左臂就不见了人影。金仓赶紧跺了跺脚上的雪泥,并在道边的雪草上蹭掉棉鞋帮上的泥巴走向自家,径直把镢头撂在房下的廊台上,开门进屋取出那个笔记本循看起来。</p><p class="ql-block"> 时过半个时晨,东光村过事家的老大来到家中,请金仓邦忙做看客先生,他便向来者寻问老小魏家、姑家姨家几许何村?席口多少?乐人班子是何方那家等等事宜,便让主家放心回家忙事,明日午时后一定到位。</p> <p class="ql-block"> 送走主家,金仓便拿起那笔记本,结合已知主家亲朋好友情况,找了小张纸片,细密地列出事项和要点,为明天“故事”做准备。并在自己家中放开嗓门练起了看客程序和台词。姐姐做好晚饭端放柜盖上,他顾不得热吃,凉温才连口喝掉大碗洋芋苞谷糁汤饭,放下筷子又练了起来,直至深夜子时……。</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起床吃完早饭,他让母亲找出自己学校毕业拍照时的衣服,换上母亲做好的新棉鞋,正重其视地站在堂前,让母亲和姐妹当客人,按小纸片上的提示操练一番,就等午后前往东光村上位。</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成功是为有准备人得。第一次的亲身主事看客,金仓自以得心,加上不懈地努力学习,受到了主家的赞许!贴心问候的服务、热情周全的到位、全天候的引导,还有他那半哑的嗓音更好地展现丧事悲伤埸景,感染着在埸人对故者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春平爷在主家邦忙,执事大木行烧水,前后全过程观听了金仓看客主事,为这个本家孙子投去坚信的目光和赞扬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经过这两天一晚的操持,得到主家的好感,没想到这小青年还能行,决定付给这个青年看客主事报酬。金仓坚持不收,并感谢主家的大度,让自己有机会实践行者的愿望。在埸的春平爷跟着打了圆埸,主家就应顺了,便拿出待客白酒一瓶、大雁塔牌香烟两包、糕馍两个和红豆米饭一大老碗,带给将要离开的金仓,以表谢意!</p><p class="ql-block"> 金仓转身去了春平爷家,将主家赠予的酒和香烟留下,端直走回小洋峪村家中……。</p> <p class="ql-block"> 东光村白事看客的成功,是春平爷和羊茂山瞿老先生的支持鼓励的结果。金仓心里明白,这次的成功也并非圆满,在看客主持的过程中,语言不够顺畅,表情不太自然,协调事务和调整桌席、以及与乐班配合上有点拖拉等问题,自己得加强锻炼才是。</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打开了洋峪川白丧事看客埸面,金仓“故事”看客行道迈出维系生济,养家护口的步伐。金仓的“故事”看客声望在洋峪山川也开始传播。</p><p class="ql-block"> 金仓只实践了白丧事的看客主持,而红喜事的看客主持还没见过。他便利用赶焦岱大集的机会四处打听洋峪川各村谁家取媳妇嫁女过喜事,争取机会观模学习。</p> <p class="ql-block"> 年关将近, 金仓赶集日,听到洋峪川口张家村的高小同学家腊月二十一为其哥哥办理结婚喜事,心想不能错过这学习的机会。虽然以前在本村和临村的亲亲家参加过嫁女娶媳妇的喜事,但那都是随便叫个本村能说会道的人主事,没有过多吸引人的地方,也不太讲究形式和埸面,能把新娘顺顺利利地送出门,能安安全全将新娘娶回来就行了。而自己要当个看客主持,就要有新颖的风格和说词,才能迎得别人和主家的青睐。</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日,天寒地冻,生产队不下地干活,人们都在为过年刷墙、打扫卫生忙着。金仓有姐姐妹妹同母亲干家务。他告诉母亲,下午去张家村见同学去,要五毛钱就行,晚上不一定回来,母亲叮咛几句后,便从柜中取出布手绢裹着的五毛钱交于他手中……。</p> <p class="ql-block"> 金仓走五里路去焦岱公社合作商店买了一张京剧“红灯记”四条印刷画,让售货员用小块红纸卷在纸画外中部,用纸绳绑好,走向张家村的同学家。</p><p class="ql-block"> 同学家门前搭着简易蓝色蓬布,帐篷下安席十桌,房后院内冒着炊烟,家人和执事们都忙前忙后,担水的、劈柴的、烧火的、洗菜擀面的、还有正在大门贴大红喜联的,一派喜气洋洋的埸景,引得金仓心思,便走上前去呼叫着同学名子,同学迎出,高兴地招呼同学进屋,金仓把手中的送画交于同学,俩人拉手到后院去了。</p><p class="ql-block"> 张家村地处焦岱镇南台塬上,相距半里地,办红白喜丧事依照焦岱村看齐,必请看客先生。金仓随同学来到屋前蓬下,坐在空席桌聊了起来,你家过事请那嗒的看客先生?同学回是镇上六队的。金仓高兴地等待着学习榜样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看客先生戴着礼帽墨镜、穿着斩新的衣鞋来到主家。手持着小喇叭,张罗着人员和事务,怎么做,这样办,了解老小魏家和亲亲的人数,安排着灶房、礼台、大木行各行道的事务和注意事项,并对明日搬陪纺的用具、礼品、炮竹香腊作了一一地安排。金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结婚正日,张家村同学他哥结婚日程都有金仓的追随,一依将看客先生的来派尽收眼心,也为自己能学到红喜主持事务做好心里有底。金仓高兴地回到小洋峪家中,又拿起钢笔和笔记本做起功课……。</p> <p class="ql-block"> 金仓以别家看客先生为师得到启发,以自学为己,常常利用晚上学写“故事”红白喜丧事的顺口溜,既学习看客时的词语,又练就体形、表情、言语和处理事务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瞿金仓道:</p><p class="ql-block"> 先人已逝去天堂,</p><p class="ql-block"> 灵堂香腊放光芒。</p><p class="ql-block"> 哭声爸,喊声妈,</p><p class="ql-block"> 苦把儿女拉扯大,</p><p class="ql-block"> 一去九泉不回家。</p><p class="ql-block"> 阴间不通阳明路,</p><p class="ql-block"> 跪在灵前热泪花。</p><p class="ql-block"> 起乐!一奠酒!</p><p class="ql-block">瞿金仓再道:</p><p class="ql-block"> 爹对儿,最疼爱。</p><p class="ql-block"> 三拜九叩礼应孩。</p><p class="ql-block"> 人去魂散音容在,</p><p class="ql-block"> 点点滴滴记心怀。</p><p class="ql-block"> 猫育幼子怀中抱,</p><p class="ql-block"> 羊羔进乳膝跪前。</p><p class="ql-block"> 动物都知父母恩,</p><p class="ql-block"> 不祭父母祭何人?</p><p class="ql-block"> 起乐!再奠酒!</p><p class="ql-block">瞿金仓又道:</p><p class="ql-block"> 孝子堂前思亲人,</p><p class="ql-block"> 为了儿女心操尽。</p><p class="ql-block"> 在世受够千般苦,</p><p class="ql-block"> 临走空手离家门。</p><p class="ql-block"> 儿孙头举祭奠杯,</p><p class="ql-block"> 两眼含着伤心泪。</p><p class="ql-block"> 起乐!三奠酒!</p> <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春意回升。农村常常利用春节闲暇时间给娃结婚,结婚主家较多,看客先生少,洋峪川各村在初三到初七八,是为儿女婚礼过事密集的时节。</p><p class="ql-block"> 小洋峪口祝家寨有户人家,因为在腊月给娃定婚封礼,娘家人督促男方早点办理结婚事宜,就决定把结婚日子放在正月初三,主家找不到合适看客先生,就请金仓邦忙主持婚礼,金仓得到红喜事务的主事,就欣然应承下来。他让母亲把准备好的新年衣服拿出来穿上身,戴上母亲年前在焦岱大集上买来的红卫兵军帽,倍感精神,信心十足地走向祝家寨村,开创他红喜看客主事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金仓有了东光村、祝家寨两次红喜事、白丧事的看客经历,心中稍感踏实。但要真真正正做个看客先生,还相差虽远。他不断努力改进,加強学习汉语词汇,并用在祝家寨“故事”看客挣来的二十元钱去县城新华书店购得,《汉语词典》、《歇后语大全》两本书籍自学。母亲看到儿子好学有点出息,便更加支持鼓励!听到洋峪川在传说金仓会“故事”看客,还能为家中生济带回经济收入,就把家务活让姐姐妹妹去做,金仓除在生产队上工外,专心学习,做他喜爱的事情。从此金仓开启了为人看客主事的行道----“故事”!</p><p class="ql-block"> 洋峪川各村也逐渐知晓小洋峪村有个“故事”看客的人!</p> <p class="ql-block"> 皇甫十里三川,开始相传瞿金仓聪明能干,口才流利,小伙为主家操心理事,而且随主家心意给报酬。不径的传说,金仓也虚心学习,见人常常是他先开口问侯别人,迎得人们的好评。心思着啥时候能做成个看客先生!</p><p class="ql-block"> 金仓“故事”从此迈开了做看客行道的步履,一发不收,传遍了洋峪川、焦岱镇乡里。他不但熟执红白喜丧事,还自研红喜、白丧、白喜丧以及定婚和小孩满月等不同看客埸面的着装、腔调、脸容、恭敬和内涵。还主动联系多个乐队曲班,过事用具租赁商家,为主家提供全方位服务。专研红白喜丧事的说词要点,自编多套顺口溜唱词,以适应各种“故事”的需要。把白丧男女逝者的一生经历了解清楚,突出重点加以彰扬,达到感人情怀的效应。在“故事”看客过程中展示出自已独特的优势和绝技,做到走出洋峪川,奔行皇甫三川,鹿原三乡及长安县引镇东南各村。时常还受请于辋川镇、葛牌镇等地。看客先生的美誉不径而走,传播于蓝田西南山川乡里,成就为皇甫三川名负其实的看客瞿先生,人们誉称为“名嘴看客先生”!</p> <p class="ql-block"> 瞿金仓成为看客先生后,更好地服务于主家,为自己制办了红白喜丧事的四季行头,头戴礼帽,眼挂墨镜,身着春夏秋冬不同色泽亮度的衣物服饰,脚登黑色皮鞋,肩挎着黑色皮包,随身携带着“故事”用得上的钢笔、笔记本和茶杯,步行奔忙于“故事”行道上……。</p><p class="ql-block"> 瞿先生道:“嘴皮子”是我养家吃饭的本事,没这两片肉加上头脑,我家咋能盖起两院两层小楼?怎么能给两个儿子取上心意的媳妇?并养活着三个心爱的女儿,全家七口人幸福美满,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瞿先生两片嘴走天下,他常寻思今非昔比。随着农村人生活水平提升,文化需求的发展,以及城乡社会层面的演变,自己要与时俱进,改进以前的说唱老词,才能守住“故事”行道这片天地。瞿先生走进西安城,去钟楼新华书店购得《三字经》、《唐诗宋词三百首》等书籍,通读并选取适应红白喜丧事看客词句、诗词,运用在实际说唱词中,使自己在“故事”看客技能技巧及言语表达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 瞿先生的德性好,行乡里,业精勤,迎人心;乡情重,易近人,尽职责,受尊敬。生活低调,处事本份;多道人优,少论他非。红喜事扬长避短,白丧事歌功颂德。积德口碑,传情三川。遇亲亲“故事”,搭礼不收费或少收工钱。遇乡里丧事,自带棺罩、亭子不收费。主家心喜,“故事”顺安!</p><p class="ql-block"> 瞿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皇甫三川请客不断。特别是秋夏两忙天和冬春季节“故事”多,忙个不停,也因自己年岁已长,身体状态下降,经常熬夜体力吃不消。瞿先生又觉得自家俩个儿子都不是这行道的料,就在皇甫三川物色爱好“故事”行道,嘴巴能说会道,人品上呈的中青年做为培养对象,把自己撑握的技能经验传授给他们,使农村“故事”行道后继有人,把农村看客事务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瞿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皇甫三川请客不断。特别是秋夏两忙天和冬春季节“故事”多,忙个不停,也因自己年岁已长,身体状态下降,力气吃不消。瞿先生又觉得自家俩个儿子都不是这行道的料,就在皇甫三川物色爱好“故事”行道,嘴巴能说会道,人品上呈的中青年做为培养对象,把自己撑握的技能经验传授给他们,使农村“故事”行道后继有人,把农村看客事务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瞿先生近十年来,培养出来的八名“故事”行道中人,个个已行“故事”看客。他常常陪伴徒弟同堂就事,亲身指导。每逢“故事”频多,就推举徒弟们去看客执手,自己也能得以养息。</p> <p class="ql-block"> 洋峪川口张岭村有一青年叫耿勃,是瞿先生的得意门生,其举姿谈吐,语调神态和执事风格非常酷似瞿先生,受到皇甫三川各村的好评,都认定为瞿先生第二。其口碑活路越来越多,师傅也特别的关照,师徒心照不宣。</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中秋节”,以耿波为首的八个徒弟不期而逾来到瞿先生的家,祝言齐聚,欢笑高堂。展现出师徒团圆亲如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古稀之年的瞿先生,想摞手自己一生的“故事”行道,解甲自安,却还是推不掉洋峪川的友请,星星点点地执事于临村的红白喜丧事。</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瞿先生依旧嗓音宏亮,精神尤存,做好自己老骥之质,本份之事。且看,小洋峪山口的水泥路上,瞿先生的身影依旧映辉,步履铿锵有力,豪迈在皇甫三川“故事”看客行道的大道上……。</p><p class="ql-block"> 古风周易育他魂,</p><p class="ql-block"> 代代相传弘博尊。</p><p class="ql-block"> 赡养双親通世理,</p><p class="ql-block"> 主持家事往来暄。</p><p class="ql-block"> 司仪看客言词美,</p><p class="ql-block"> 雅韵腔调醉众园。</p><p class="ql-block"> 鹤鹿功名皇甫地,</p><p class="ql-block"> 谁人不识瞿师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10.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