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瓯江》

唐韵清影

<p class="ql-block"> 总有一些人和事,遗落在时光里,那些听故事的人变成了故事里的人,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回不去的过去,回忆皆是过往 。而有些记忆永远停留在岁月里,写在历史中永久珍藏。 </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那些年少时光里的情感印记,是对故乡的情感思念。即便我们在外面漂泊很长时间,我们也不会忘记故乡。那是一种美好,一种令人难忘和深刻的感情,不老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我,跟着父母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离开了我故乡的山河与美景。那时候我还小,但是我很清楚地知道,胸中所憧憬的家乡,离我越来远了。一切的日子都是那么的新鲜,我所工作和生活的那个城市,永久都缺乏我对故乡的温度和熟悉感。长大后,我开始重新认识故乡,开始明白乡愁那种苦涩却又让人欣慰的情感。我要找回故乡的那种感觉,找回那种萦绕心头的情感触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八都(西乡)玉峰寺(始建唐咸通八年,明《成化处州府志》记载。)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避风港。玉峰塔高大坚固,巍峨壮观,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烟往事。斑驳的寺墙,记录着历史的痕迹,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沧桑。遗憾是该塔毁于文革运动,从此只是留下记忆中的印象。 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古迹,寻找农村美景古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站在金山码头遗址旁边,仿佛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时光的流转。看到当年船泊码头古门框上,匾额上的字迹虽然已经布满岁月的痕迹,但依然清晰可辨,让人想起那个繁荣而神秘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站在瓯江的古码头,不仅是八都当地的一处重要景点,更是一段永恒的故事。它让我们回顾了那个悠远的时代,体会着古人对待船舶开航仪式的认真与庄重。这座码头及风雨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与细致的雕刻,更在于它作为历史的见证提供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p> <p class="ql-block">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梦,故乡如一幅美丽画卷,珍藏在每一个游子的心底,风筝飞得再远,但线始终相连,鸟儿飞得再高,最终归巢。游子在漂,乡情依旧,思念永不减退。</p> <p class="ql-block"> 秋的味道写在风里,人生的故事写在四季里。光阴摇摇晃晃,流失的从来不是时光,而是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瓯江帆影入梦来, 八百里瓯江发源于屏南镇之锅冒尖,在我市蜿蜒流淌125公里,一路浩荡向东。未通公路前,瓯江一直是我市与外界往来的交通大动脉,大量的青瓷、香菇、宝剑、木头、山货通过帆船、木排运往温州、丽水,又从温州运回海货、日用品。瓯江之上,船只往来如织,帆影翩翩。</p> <p class="ql-block">  据清代《处州府志》记载:“龙泉当闽浙之交,居郡上游,层峦叠耸,双溪横贯,凤凰翱翔,石马腾踏,北山舒翼抱于左,桃源回首拱于右,前则修桥杰阁,后则九姑灵纵,地势夷旷,他邑莫及。”我们有幸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么富有诗意的地方,心里总有莫名的感念,龙泉西乡是我记忆中的风景和儿时印象中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记忆总是很美,一幅幅瓯江帆影及场景犹在眼前,八都溪边埠头,河里抓鱼,游在竹筏玩耍。三五成群玩橡皮筋、玩滚铁环,踢毽子、捉迷藏……似乎是昨天的事,又好似是听到远古的故事,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思念。好怀念从前,那时天空是纯净的蓝,河里的水是清晰的,空气是温润的香,我们是明了的单纯,一切都是简简单单,淳朴善良……</p><p class="ql-block"> 记住百年前,更远古的西乡瓯江支流,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总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抚摸斑驳陆离的泥土墙,叩问走过辽远时光的木门板,默默寻觅那方远去而又似乎并未走远的心灵净土。</p><p class="ql-block"> 自从精心收藏旧照片和画作,让后人记住瓯江的帆影和历史,以期激活你尘封的记忆,找回那方心灵净土。你能触目到的,也许不仅仅是乡愁。</p> <p class="ql-block"> 山不转水转,这里的山和水,依然流传着西乡一代乡坤。为民排忧解难,为民所想,为民修桥办学的乡坤李镜蓉。李镜蓉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一1933年),字谔臣,名承霖,祖籍江西省乐安县垟坎村,前清贡生,龙泉商会会长,省参议员,慈善家。为了方便毗邻竹垟及上垟等乡民,方便出行串亲经商。由于八都溪,溪面宽阔及水深。而且是西乡与外界经商最佳水运通道,便于船运西乡木材及青瓷外销杭州温州等地。因缺资金困难,而且对来往船运带来不便。李镜蓉因此想到,为解决村民出行不便。便自变卖家产特捐款义建,特在横溪村必经之处,曾两次捐建横溪村竹垟之流与上垟之流必经与八都溪汇合处,捐一万银元,两次建造横溪桥,同年义建长安(青年桥)桥。当地乡民为感谢李镜蓉慈善义举,特在两桥立碑示众人,传扬乡贤美德。</p> <p class="ql-block">  八都溪水流宽阔,水深具备船舶通行。早在清《处州府志》均有记载,在八都设有船务及船泊码头多处,方便西乡与外商贸往来。八都金山码头遗址,现八都一村金山殿对面溪域,现因溪流改造已毁。现一处文昌星湾塔潭遗址,座落在八都一村(八都派出所现址后山岗背)。此塔为镇压瓯江水灾及水患镇邪而立塔,保船舶平安通航和一方民安,护佑众生安康大吉。可显而知,旧时八都溪的水运繁华之时和地方经济繁荣昌盛景象。</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总嫌弃故乡苍老破旧,可故乡从未嫌弃我年幼无知,长大后总埋怨故乡离得太远。可故乡从未埋怨我迟迟不归! 瓯江的川流不息, 西乡文化 生生不息,世代相传,传承文化,传承精神,子子孙孙,世代繁衍,永远记住!</p> <p class="ql-block"> 一处码头,一座桥,一段故事,见证了沧桑,沉淀了岁月,承载了几代人的悲欢喜乐!</p><p class="ql-block"> 我慢慢地了解,乡愁是一种融合了饰物和旧梦的主题,是深藏在心底的情感芝麻,是生命里终身难以割断的情感纽带。告别走过的岁月,从黄昏的记忆里挖掘出自己的情感缅怀。就在我沉思的时候,那种难以割舍的乡愁在呼唤我归乡。贫穷和苦难,造就了一代代人的坚韧善良和狭隘落后,追忆中永远有这一份凄美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故乡是每个人记忆深处抹不掉的痕迹,无论你身在何方,老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它独一无二的风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瓯江的远远流向远方,帆影依旧留在记忆里,思念那个再也回不去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陈万里 瓯江道中 摄影</p> <p class="ql-block"> 1961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制的摄影作品《 瓯江帆影》,拍摄者为中国新闻社记者沈鸣。</p> <p class="ql-block">图文由李善长编辑</p><p class="ql-block">网名:唐韵清影</p><p class="ql-block">作者:龙泉市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龙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