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阿拉木图~陕西村</p><p class="ql-block"> 借宿在陕西村同胞家里的感悟</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8日我们从阿拉木图市乘大巴车200多公里到达哈萨克斯坦江波尔州科尔代县马三奇村(东干族陕西村)。</p><p class="ql-block"> 在进入村子后首先在陕西村原集体农场会议室改造的餐厅吃午饭。在陕西村街道自由活动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由陕西村安主席引领我们去陕西村同胞最早扎营的营盘纪念馆前合影留念。随后去陕西村二战烈士纪念碑前,为我们讲解了陕西村5000勇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的3000烈士和战后回家的2000勇士。</p><p class="ql-block"> 而后我们携带队委会提前准备的送给陕西村同胞的小礼物。分别由房东用车子接陕西村同胞家里住宿。</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连长有幸被分配在,一路随我们从霍尔果斯口岸骑行过来的陕西村骑友~马木洒家里住宿。我们被迎接到马木洒家正房的内间,马木洒家是一个大约15米见方的院子.院子四周都盖有房子,类似于我们内地农村的四合院,但这个的房子四周都用走廊连接起来,即不用走出走廊就可以走到家里的每一个房间。这种走廊的最大的好处是,冬暖夏凉,进入走廊时都需要脱去鞋子,因为走廊都是用地毯铺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马木洒家里用晚餐的时候,在餐桌两边的的地毯上给我们准备了垫子,垫子的高度稍微高于地毯,以便让我们盘腿坐在地毯上用餐,他们家招待客人的餐厅与客人的卧室共用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点心和水果 主食和奶制品,品种非常丰富。我问马木洒,他们家里平时也是这样吃饭吗?他说差不多,除了糕点是街上购买的,其余都是自己家的食物,也算不上什么好吃的东西。因为你们是从祖国故乡远道骑行而来的客人,也就是舅舅家来的人,就是最尊贵的客人。他的一番话,使我深切的感受到陕西村同胞对祖国亲人的那份爱,是多么朴实 亲切而又真挚啊!</p><p class="ql-block"> 就餐的时候我和马木拉起来家常,马木洒今年52岁,他有3个女儿和3个儿子,3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了,有2个嫁到了吉尔吉斯斯坦的陕西村,一个嫁到了附近的陕西村。一个儿子已经成家,有一个孙子。</p><p class="ql-block"> 家里3个儿子都在种地。大儿子在技校学习开拖拉机,他们家基本都是以农业种植为主要产业,他说他们家耕种约20千亩耕地,(20千亩就是2万亩)我估计可能是计量单位差异,也许是陕西村同胞和我们交流有些语言障碍吧,按照之前安主席儿子给我讲,哈国耕地面积是按照公顷来计算。我估计马木洒家,可能耕种土地面积是20公顷吧,(一公顷=15亩)他家耕种土地面积估计是300亩,这样算起来比较客观一点。</p><p class="ql-block"> 我问他一年全家收入情况,他说每年大约15千美元左右,也就是15000美元左右吧,折合人民币就是10万元左右样子吧,一家大小7~8口人要吃饭。我说你为什么不搞点别的农产品,这样可以增加收入啊,他说他们这里物价又不高,要那么多钱又什么用,够吃就可以了,看来他对他们的生活水平非常满意了,(哈萨克斯坦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物价只有中国的一半不到,天然气1000方/500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他说种了农副产品主要还是卖到俄罗斯,这里交通不是很方便,只是阿拉木图市,人口少也销售不了多少,所以,他们基本不使用化肥</p><p class="ql-block"> 在陕西村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半夜大约2.30我起来小解时候,发现马木洒家的大门大开,而且在他家院子里放着4辆变速自行车和一辆旧的奥迪轿车。实乃是夜不闭户呀。</p><p class="ql-block">9月9日早上我们还去看望了马木洒的老母亲,她老人家已经82岁了,虽然腿脚他太方便,上下床都需要别人帮助,但是精神状态挺好的,我和老连长俩人每人给马木洒老母亲给了100元人民币,让他们给老人家买点吃的,以表示我们的一点寸草心。</p><p class="ql-block"> 自从离开自己家里出发跟随骑行队伍以来,在马木洒家里是我睡的最好的一次,我平时有睡眠障碍,总是睡眠不好,所以,许多时候出远门在外地骑行住宾馆我总是一个人住一间房间。这次出来和老连长结伴而行,有时候睡不着就服安眠药,可是在马木洒家里没有服药我居然睡了9个小时。确实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真挚的感谢陕西村同胞十分周到的安排与细致入微的款待。我今生今世永远不会忘记你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安主席与来陕西村陪同我们的哈萨克斯坦科尔代区副区长(中间女士)交谈日程安排</p> <p class="ql-block">9月8日上午我们乘大巴车来到陕西村</p> <p class="ql-block">在陕西村食堂聚餐,<span style="font-size:18px;">过去最早的集体农庄会议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准备送给陕西村同胞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在陕西村集体食堂吃饭了,进入哈萨克斯坦后唯一一次手工拉条子~臊子面,唯美可口,吃到了自己家里的那种口味。怎么远隔了千山万水,时光穿梭了145年了.还是那个一样的味道啊,</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食堂外景</p> <p class="ql-block"> 陕西村的营盘纪念馆,那安主席说的,刚开始来到这里扎了个营,叫做营盘了。其实在我们西北地区随便一搜就有几十个这种叫营盘村 营盘镇 营盘山等等这类称谓,在陕西关中地区使用这样名字的村庄非常普遍,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那边就非常多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意思就是营房是固定的,而每年都有老兵走了,新兵来,就像流水一样,以说明当兵的人的辛苦以及指人处的位置会变化。</p><p class="ql-block">就是营房是固定的,而兵呢每年都有老兵走新兵来,就象流水一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是这么来的,比喻在部队里年年都会有新老交替。</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都145年了这种命名习惯,在陕西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且发扬光大了。</p> <p class="ql-block">笔者作为曾经的军人向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作为退伍的老军人向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房东家的压水井</p> <p class="ql-block">在房东马穆萨家用餐</p> <p class="ql-block">房东马穆萨家给我俩提供的卧室,被褥非常厚实,而且还是两层的褥子,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村公所,相当于我们的乡政府</p> <p class="ql-block">全体骑友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的自行车交易行</p> <p class="ql-block"> 营盘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的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二战烈士纪念碑,具安主席讲解:1939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他们陕西村同胞应征参战约5000勇士,阵亡约3000人,回来约2000人,包括他的两个叔叔也阵亡了。</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街道</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街道</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民宅</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农田</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街道</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小巷子</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集体食堂吃饭</p> <p class="ql-block">与陕西村村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村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在陕西村营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的餐具</p> <p class="ql-block">房东马穆萨家晚餐</p> <p class="ql-block">马穆萨侄子</p> <p class="ql-block">给客人住的卧房兼客厅。</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家客房</p> <p class="ql-block">9月9日早上马木洒家招待客人的早餐,进入哈萨克斯坦后吃的家常风味荷包鸡蛋</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家走廊,女眷卧房门上方搭一只女士面纱巾,以便于区别男女卧房。</p> <p class="ql-block">男宾客房门上方搭一只毛巾,</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家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人小孩都骑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和陕西村同胞合影</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随处可见骑自行车的人</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家招待我们的早餐奶粥+荷包鸡蛋</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的坐骑,千里达公路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家院后放的粮食</p> <p class="ql-block">在陕西村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半夜大约2.30我起来小解时候,发现马木洒家的大门大开着,而且在他家院子里放着4辆变速自行车和一辆小汽车。</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的墓地,与我们内地不同,摆放着椅子,以方便人们坐在椅子的诵读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家走廊,</p><p class="ql-block"> 这个的房子四周都用走廊连接起来,即不用走出走廊就可以走到家里的每一个房间。包括寝室 客厅 厨房 和卫生间。进入走廊时都需要脱去鞋子,走廊门口就放着拖鞋,因为走廊都是用地毯铺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墓地</p> <p class="ql-block">马木洒家招待我们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陕西村清真寺礼拜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