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家乡 悦赞北庭——金秋十月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作家协会系列采风活动

徐永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秋风飒飒,细雨濛濛,润舒惬意。2023年10月15日,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全国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指示精神,让我县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深入基层,贴近生活,激发作家创作激情和写作灵感,多出文学精品力作,讴歌新时代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反映基层人民群众取得的业绩,举办了这次文学创作采风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次采风活动主题是“深扎家乡 悦赞北庭”,由吉木萨尔县作家协会主办,得到吉木萨尔县文联、吉木萨尔县关心关爱下一代委员会、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作家协会、关工委共15人参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采风活动安排:15日上午前往北庭镇三场槽子村采访骆驼养殖示范户叶尔宝力.沙里、参观北庭镇西上湖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采访北庭镇骨质马头琴制作传承人李克武,采访北庭镇西上湖村呼麦传承人岗根,下午16:00时,前往庆阳湖乡金宗石油服务有限公司采访大面积大果沙棘种植经营情况。沙棘种植地采访公司总经理谢宗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到吉木萨尔县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拜见并采访北庭镇马头琴非遗传承人李克武老师,刚进博物馆,远远地就听到里面传出马头琴动听的旋律。美妙的音乐倾泻耳边,我们寻声来到了马头琴传承人李克武老师的面前,只见李老师约60出头的样子,不胖不瘦,精气神十足,一个人坐在博物馆展厅深咖色沙发上,怀抱乳白色马头琴,手指飞舞,忽上忽下,或仰头、或低头、或闭目,看似他整个陶醉在音乐中……马头琴演奏者李克武是北庭镇余家宫村的村民,多年来凭着自己的热爱学习了马头琴的制作,从开始的木质马头琴到现在能制作骨质马头琴。在展示台上一共有四把琴,李老师看到我们,立刻放下手中的马头琴,起身热情的和我们握手打招呼,他指着刚刚放到茶几上的马头琴给我们介绍说:“这把琴是马骨制作,通过晾晒、脱脂、打磨、上色等30多道工序制成,我制作这样一把琴需要两年时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李克武老师说:“能够成为传承人,我很高兴也很自豪,更多的也是想着如何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近年来,文化润疆工作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挖掘保护基层优秀传统文化,吉木萨尔县党委政府、吉木萨尔县文化馆、北庭镇党委政府对李克武骨质马头琴及手工乐器制作给以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2022年县文化馆对骨质马头琴申报昌吉州非物质文化传承,目前,李克武已经顺利通过评审,成为骨质马头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李克武老师马头琴制作演奏润物无声,滋养着非遗文化的赓续传承,丰富了吉木萨尔县人民的美好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站到北庭镇西上湖村采访昌吉州唯一一名呼麦传承人岗根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岗根是昌吉州唯一一名呼麦传承人,他是北庭镇西上湖村村民,蒙古族,几十年来放羊、种地是他的主要生活来源,为了增加收入,在家里养鸽子,附近工地上干杂活,到戈壁滩上去捡石头,周边有的农牧民为了改变生活,到城里去做买卖,过着像模像样的日子,岗根不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是他不愿意离开草原,不忍心让耕地弃荒,草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的根,还有一个不能让他离开的原因,是他心里装着一样东西——那就是呼麦,因为呼麦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的灵魂。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岗根的呼麦。吉木萨尔县本地文化活动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岗根见到我们非常热情、高兴,他给我们介绍了呼麦是蒙古族独有的歌唱艺术,传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蒙古族人民追求和谐生活的发展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2008年,呼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岗根老师,您能给我们表演一下呼麦吗?”作家中不知谁问了一声。岗根老师拿出一种独特的乐器托布秀尔,边弹边开始呼麦,呼麦声音时而远时而近,时而粗时而细、时而低沉时而磅礴……感觉像是从远古传来的声音,又好像是天籁之音,总之很独特很新鲜。我和几个同伴就开始模仿他的呼麦,岗根老师说:“呼麦要运用特殊的发音技巧,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初学呼麦的人如果把握不了呼麦的要领,不仅学不好,甚至还会把嗓子报废。”岗根老师话音未落,吓得我们谁也不敢盲目呼麦了。岗根老师说:“草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的根,呼麦本身就属于草原,是离不开草原的”岗根今年53岁,在呼麦和伴侣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呼麦,至今仍然过着单身生活。他之所以选择呼麦,因为他心中有梦想,他要带学生,把呼麦这种艺术传承下去,让这种艺术发扬光大。在吉木萨尔县只要提起呼麦,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岗根,现在岗根已成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传承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携着一襟秋风,沐着濛濛细雨。第三站我们来到北庭镇三场槽子村采访骆驼养殖人叶尔宝力.沙里。沿着平坦的乡村道路一路向北,远远的看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一大群骆驼或昂首阔步、或尽享美食、或舒展身姿、或引吭高歌、或母子相依……提前约好的三场槽子村主任和骆驼养殖人叶尔宝力·沙里笑着迎了上来,叶尔包力.沙里高声向我们打招呼:“你们来了!快来看我的骆驼。”“养骆驼收入怎么样?”作家协会主席于光明问叶尔宝力.沙里。“不多,也就40来万元吧。”说话间,叶尔宝力·沙里掩藏不住脸上的喜悦之情说:“我现在养殖骆驼80多峰,其中产奶骆驼20-30峰,一峰骆驼一天产3公斤驼奶,每公斤售价30-35元,驼奶品质好,乌鲁木齐、哈密、伊犁等地的奶制品经销商上门来收购……靠养殖骆驼我家近几年还买了两辆车,还重新装修了96平方米的安居房,一家四口生活过得很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像叶尔宝力·沙里这样靠骆驼产业富起来的养殖户越来越多。目前,村里从事骆驼养殖的有十几户,骆驼总存栏达700多峰。得益于吉木萨尔县党委政府、北庭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村民养殖,在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建设了68座养殖圈舍,免费供村民使用,村里还成立了两个养殖合作社,免费提供精准技术支持。”村主任说,“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帮扶、资金投入,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特色养殖,让群众的收入‘一峰高过一峰’。”设施齐全的新村舍展现着三场槽子生活甜蜜、产业兴旺的新图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站我们到庆阳湖乡金宗大果沙棘种植基地采访谢宗金总经理。下午16;00时,县作协一行12人(康宗文老师家中修暖气管请假)驱车到庆阳湖乡大果沙棘种植大户谢宗金种植基地采风,沙棘林里,繁密沙棘果犹如金豆子挂满枝头,黄澄澄、金灿灿,煞是诱人。林间有几个沙棘采摘工手持剪刀穿梭在沙棘林间,随着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糖葫芦似的沙棘条一根根落进筐子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沙棘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谢宗金介绍,他今年的沙棘产量亩产等达到200公斤,一公斤7元,一亩地毛收入能收1400块钱,3000多亩沙棘毛收入在400万元左右。种植沙棘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年能带动就近就业人员70余人,平均一个采收季能带动村民增收5000元左右。沙棘原料主要制作沙棘粉,沙棘饮料,药品等,销往乌鲁木齐、昌吉、内蒙古等地。他还计划不断投资建厂,延长沙棘产品产业链,打响品牌市场,将沙棘饮料、沙棘粉、沙棘果汁,销售到全国各地。以产业带就业,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作家们一边细听谢宗金的介绍,一边尽情享受漫野金黄带来的视觉盛宴。人在画中,怡然自得。大家情不自禁地摘一颗沙棘果轻轻放在嘴里,瞬间唇齿间满是酸酸甜甜的味道,我们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既为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棘的美景而赞叹,又为谢宗金种植大果沙棘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而欣喜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实地采风活动,吉木萨尔县作家协会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吉木萨尔县近年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兴牧致富奔小康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活动结束后,作家协会主席于光明总结说:”活动紧凑有序,走进乡村,接地气,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全体会员要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笔下生辉、激情创作,出精品力作宣传家乡,讲好家乡故事,为吉木萨尔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此次采风为创作素材,争取创作出高质量的优秀作品,纵情讴歌新时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