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摘要】</b></p><p class="ql-block">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其构图采用中国独有的连环画的方式和卷轴长卷的形式。各个独立的画面通过山石、树木作为背景,巧妙地将画面中反复出现的人物联结起来,使画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营造出无限惆怅哀伤和浪漫情调。《洛神赋图》作为魏晋时期绘画风格的最典型代表,其表现出来的注重传神、“以形写神”、超凡脱俗的基本审美倾向,树立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典范。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雏形。对于中国早期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的空间叙述方式用来指导幼儿绘画,很有实际意义。连环画方式能引起幼儿极大兴趣,线条勾勒与单色平涂,降低了授课的难度,幼儿也容易接受。“以形写神”的观念输入,注重引导,从小培养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为绘画道路打好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关键词:《洛神赋图》、一一对应、位置经营、叙事性、空间表现、幼儿绘画、兴趣、审美、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洛神赋》与《洛神赋图》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洛神赋》</b></p><p class="ql-block"> 曹植(192—232),字子建,天皇贵胄,建安文学诗人,天资聪颖,才思敏捷,“骨气奇高、词彩华茂”,被钟嵘推为“建安之杰”,是文学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弃儿。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评价他“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p><p class="ql-block">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juàn)城王,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诗人描摹了一位美想象中丽多情的女神形象,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通过对求爱失败的描写,暗示自己理想的破灭。 </p><p class="ql-block"> 曹植还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明确提出画能“存乎鉴戒”,是通过绘画艺术形象引起观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的,与曹丕《典论·论文》第一次讲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两者在理论上都开启了那个文艺自觉时代的先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洛神赋图》</b></p><p class="ql-block"> 顾恺之(344年— 405年),字长康,出生于东晋南朝刘宋时期江苏无锡的一个官宦家庭,家境优越,自小便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在书法和绘画上的造诣很高,对于作画的痴迷近乎忘我,被人们成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其画,意在传神,“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稠密,紧劲连绵称为“密体”画派,被画界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在仔细研读原赋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揣摩、深思熟虑后才下笔的,画家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洛神赋图》是悲者之诗做出来的悲者之画,诗人与画家思想产生高度契合,内心产生高度共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洛神赋图》的空间叙述方式:</b></p><p class="ql-block"> “经营位置”是绘画关键性的一步,画面如何安排,内容如何推进,显得尤为重要,而一幅传世佳作一定是在构图、意境、色彩等方方面面经过周密安排,审慎思量,中国古画论中,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理论。“传神论”主要是关于人物画和肖像画方面的, 要求不仅要塑造逼真的人物形象,更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感情。这一理论加强了中国绘画论的基础,后经历代艺术家承续推演,逐渐突破了人物画范畴,广泛渗透到山水画理论中,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审美追求,对后世画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一)以“传神”手法把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形象”表现为“画面中的具体形象”,画面奇幻而绚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p><p class="ql-block">①.《洛神赋图》中眼神的“传神”叙述:</p><p class="ql-block"> 顾恺之在其著作《论画》中第一次提出“形神论”。这一观点强调客观对象的“形”与“神”的关系,作者通过客观对象的外在的形来表现出其内在的神韵,彼此相互依托。</p><p class="ql-block"> 据《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传神”,“阿堵”,指眼睛。顾恺之认为人物画传神最关键之处在于眼睛,没有眼睛,四体画得再像,也不会传神。对人物神情的把握是达到传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的神,是指画中人物的神韵,神韵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描绘其形象,把内在之神传达出来。</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浪漫悲哀、纯洁感人的气氛,最重要的是通过人物的眼神的描绘营造出来。曹植与洛神深情对望是心灵深处爱慕的交流和情感的表达。画面中洛神形象大部分都是朝向画面左方前行,回头与岸上的曹植对视,眼神有时饱含深情、有时无限感伤。在洛神离去之后,曹植目光仍急切地望向远方,坐在归途的车上仍然再次回头张望。人物无言的眼神中流露出一往情深的真切爱情和相恋而不能相守的无奈悲痛,加剧了浪漫悲凄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图中洛神手持佛尘,衣带飘飘,神态委婉从容,似来又去,脉脉含情,表现出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心情;曹植头戴梁冠,身穿宽衣大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簇拥下,用贵族诗人般的优雅气质和爱慕的眼神,欣赏着女神的飘逸风姿。</p><p class="ql-block">②《洛神赋图》中动作的“传神”叙述:</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洛神的心理变化无法用文字来表述,只有巧妙地通过女神一系列精细的动作刻画,展现她内心的爱慕、矛盾、惆怅和痛苦。她一会儿耸身,似鹤立欲飞而未起;一会儿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使芳气流动;一会儿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回荡着深长的相思之哀。</p><p class="ql-block"> 洛神的哀吟唤来了众神,众神呼朋引伴,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哀咏。</p><p class="ql-block">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这一段,把人物的心理矛盾、感情波斓推向高潮。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刹那间,又如轻捷迅飞的水鸟,在烟波浩渺的水上徘徊飘忽,行踪不定。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流转光亮、含情脉脉的目光,以及欲言还止,似乎在向曹植倾吐内心的无无限眷恋与哀怨。</p><p class="ql-block"> 正当作者与洛神相对无语、两情依依之时,离别的时刻到了。众神随着玉鸾一齐离去, 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似乎在向曹植诉说一片衷肠。只恨人神有别,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深深的哀怨笼罩着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画面。而曹植却依然站在水边,久久地望着洛神离去的方向,恍然若失的神态在画面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观者也产生了落寞的情绪共鸣。</p><p class="ql-block"> 再来看对曹植动作的刻画,曹植初见洛神时的惊喜,下意识地拉住旁边侍从,这时的“神韵”不单单在于眼神的传神,也在于手臂不经意间的轻轻一挥。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过多矫揉造作的描绘,传达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真情实感。在这幅长卷中,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形神兼备”,次要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略显单一、平静,但展现出了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之间的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使整个画面人物看起来协调统一。</p><p class="ql-block"> 在《子建追神》部分曹植的焦急神情,两位侍女的娇柔,船夫拼命撑船的用力姿势,无一不在加强了画面的紧张气氛。就连画面一开始塑造的两个马夫其神态动作也非常的生动,一个被突然翻滚在地撒泼的马儿惊得躲到一边去,手和脚躲闪的动作很是连贯;另一个专心地看着马儿吃草丝毫不理睬旁边发生的一切。画面中所有人物的动作几乎没有重复,都很微妙却又极其真实自然,可以看出顾恺之在塑造每个人物形象时都是在经过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揣摩之后才下笔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洛神赋图》中背景叙事方式</span><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构图方面的“置成布势”,成为谢赫“六法论”中“经营位置”的理论基础。《洛神赋图》主要表现的是人物,但山水作为背景却在画面当中占用了相当大空间,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顾恺之巧妙地利用了山石、树木、河流等作为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主要人物随着《洛神赋》里寓意铺陈重复出现,使时间和空间打成一片,这样,画面既分隔又相联,首尾呼应,和谐统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画中的山】</b></p><p class="ql-block">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不只用于人物画,说明当时画山水也更多的是为传达"神”,而并不在形的写实上。画面中出现“人大于山”的绘画形式,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点明了主题。《洛神赋图》是讲述以人为主的故事,多描绘的是洛神的娇容美貌与婀娜身姿,假若将洛神置于高山大河之中,观者恐怕很难体味到“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的优美意境。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绘画所借鉴。</p><p class="ql-block"> 从表现技法来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结构简单,山石主要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山恋的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手法都不同程度地、很完美地创造了画面的空间感,成为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画中的水】</b></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硬朗的山,水是柔美的,绘画讲究动静结合,阴阳结合,山水画中不能没有水的依托,何况宓妃是洛水之神,《洛神赋图》中故事的每部分几乎有都对水的写照,但水势、水态、水性却用线条表现得千变万化,绝不雷同。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又荡漾回旋,这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的情绪和动作连成一体,巧妙地烘托着画中的气氛。尤其在洛神离去,子建追神的部分,船驶过的地方浪涛翻滚,洛河水突然变得汹涌澎湃,观者似乎也能听到咆哮的水声,并感受到主人公不舍的情愫和焦急的心情,真可谓高明之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画中的树木】</b></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树木姿势挺拔、形态各异、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或一棵独立,或几棵一组,分组为伍,或聚散、或穿插富有节奏,极具变化,形成松紧自然的衔接,装饰感、空间感十足。</p><p class="ql-block"> 图中的柳树有两种画法:“勾叶柳”形态有高低、向背,俯仰之别,空勾树身,随株出干,随干发条,以势取胜,略显迎风摇摆之意;“圆弧结顶”,在勾柳条的基础上双钩树叶,拙中寓巧,以汁绿为底,略见石绿重色,静穆古雅,别有韵致。后来勾柳树的方法基本是在此基础上完善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蒲扇树从图卷右边起从头到尾,近坡远岸遥相顾盼,大的,小的,高的,摆脱了一般自然理性法则的制约。这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树丛造型,使画面充满了浪漫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在《洛神赋图》中,单单银杏树就多达200多株。据史料记载,银杏树为古代皇家园林,因其形美、色美、品高、意高而成为当时"士大夫们观赏之种树,这里暗喻高雅的人神之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画中的花鸟】</b></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花鸟表现已经比较成熟,尤其荷花的刻画非常写实,设色典雅,花朵娇艳,更加衬托出洛神的纯洁与娇媚,即洛神的耀眼如“芙蓉出绿波”,同时也点名了故事发生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至于鸟的刻画,整幅画卷中共有三只,其中两只鸿雁正展翅飞向云端,这里用鸟的轻盈来衬托主人公的身姿,“其形也,翩若惊鸿”,画面中鸟的形态姿势也颇为写实,很是生动。还有一只小鸟,如果不仔细寻找一定不会发现,她就藏在太阳中,它长着长长的嘴巴,三只脚,一幅展翅欲飞的模样,极为可爱。这只鸟叫金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古人常把金鸟作为太阳的别名,也成为赤鸟。</p> <p class="ql-block">【画中的马】</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可以看到当时画马的高超水平,第一段《相遇》和最后一段《辞别》中都画有马匹和车乘,《相遇》中的马画的是曹植在洛水畔停歇时的情景。展开画幅,观者的目光首先从三匹马和两位侍从引开的,这便很巧妙地点明了故事的发生是在“日既西倾,车殆马烦”时下马休息时开始的,紧紧地抓住了原赋的发展脉络。而画中三匹疲惫的马又呈现不同的姿态:前面一马俯首啃草,另一马引颈回望,后面一卸套之马暂获自由,猛然就地滚尘,四脚朝天,尾巴上翘,惊得驭手慌忙侧身躲让,我们似乎能听到声声马嘶打破了山林的寂静,《辞别》一改汉代的平视画法,采用俯视角度,开阔了视野。作者画曹植驾车登程,回首寻望洛神的倩影,五匹马在乘骑的驱赶下奋力前行拉车,鬃毛随风扬起,质感强烈。另两匹弓箭手乘骑的护驾马遥相呼应,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两匹腾空而起,扭头回望的马更是生动,这些马的动势与东汉画像转、石和壁画上的人马也极为相似,这证实了东晋人画马与东汉艺术的承接关系。在技法上基本上是勾勒设色,在马身上某些部位用墨色晕染,近处的马甚至也勾画出身上的斑点表明其质感。马的颜色各有不同。画家有意将不同颜色的马放在一起,避免相近的颜色产生视觉上的冲突,这不仅突出了空间也便于我们辨认每一匹马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b>【画中的异兽】</b></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还有许多面貌狰狞形状怪异的动物,比如海龙长着长长的鹿角,马形脸,文鱼有着豹子一样的头,身子完全是鱼的样子,却又长着翅膀,从水中腾空跃出,张着血盆大口,双目圆睁,样子甚是恐怖,与洛神的清秀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只鲸鲵张牙舞爪地似乎要蹦到载着洛神的船上去,鱼身质感表现得非常强烈,像刚从水中跃出一样淋漓。蛟龙、白虎这些神话中的动物一样也没少,不但烘托出了画面的热闹,同时也增添了故事的传奇性和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三)、《洛神赋图》的构图:</p><p class="ql-block"> ①.《洛神赋图》的构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具有当时的时代特色。类似于当代的连环画,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的连环画讲述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一个故事多为一幅一幅的画。《洛神赋图》是将不同地点和时间发生的故事放置在同一幅画中,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山石、林木、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主要人物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打成一片,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首尾呼应,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p><p class="ql-block">②.《洛神赋图》在构图上运用了卷轴的形式。卷轴画最大的好处是便于阅览也便于收藏,完整且统一。它的特点是纵向距离小,横向距离可以延展很长。观者是从右向左依次观看,在观赏过程中有一个时间顺序,这与叙述故事有共通之处:即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物的状态与所在场景不断地变化,读者不知不觉被带入一个个情节中,使故事很连贯的发展下去,一气贯通,完整而又清晰。《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p> <p class="ql-block"><b>(</b><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洛神赋图》的设色的叙述:</span></p><p class="ql-block"> 现今保存的《洛神赋图》摹本虽然历经时间的洗涤已显得极为古旧,但仍然未能掩盖其色彩的艳丽与明快。在《洛神赋图》中,为了突出质感,有些地方适当地运用了凹凸染法,突出了空间、层次和质感。这种方法来自于对当时青铜铸造艺术和帛画艺术手法的借鉴和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画面中人物衣饰的表现上多用平涂,各个人物服饰的不同色彩体现了人物地位的高低贵贱身份,主要人物服饰多用红、黄等亮色调,次要人物则多用素色,使画面主次分明,不杂不乱,一目了然。马马之间的色彩搭配也是黑白分明,很好的表现了空间位置。山水树石青绿用在上还是相当沉稳主动的,不温不火,朴素而唯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了当时绘画设色水平的高度水平。</p> <p class="ql-block">(五)“图文融合”的空间叙述方式:</p><p class="ql-block"> 辽宁本《洛神赋图》采“图文融和法”,将赋文分为长短不一的段落,并和相关图像形成不同组合,使图画与文字在画面上产上一种动态的互动效果与整体的韵律感。有了赋文引导,使人能了解整则图像相互之间的故事情节和关系。是六朝时期创行的“图文配置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连环画的特点与《洛神赋图》的长卷连环叙述方式:</b>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一)连环画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文艺形式,是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互相依附,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或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艺术。</p><p class="ql-block"> 连环画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画像砖、画像石时期,真正流行是在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连环画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文化的艺术形式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中国现代美术的一个主要画种。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连环画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家创作连环画的过程,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它的特点是图像与文字相结合,通过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文字用来解释和补充图像,更好地表达故事情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连环画的内容。同时,文字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常是先将题材编写成文学脚本,然后再进行绘画。文学脚本既为绘画提供创作基础,又与画幅结合。也有的连环画创作,先完成绘画,然后再配以文字说明;还有的不用文字,只在画面上表现人物身份、对话或独白等文字。</p><p class="ql-block"> 连环画独特的优势在于绘画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多样性。它不受画种的限制,大凡钢笔画、铅笔画、中国画、木炭画、油画、水粉画、漫画、版画,甚至剪纸、雕塑等,都可以形成连续的画面,塑造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连环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集绘画、文学、装帧于一体,具有其特殊的艺术性。由于这种体裁的作品直接面对普通大众,对读者的文化层次要求低,影响面广泛,因此所以创作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对于研究者而言也具有相应的史料价值。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线描连环画:线描作品传承自中国古代的绣像,用清晰的线条勾画出人、事、景、物。线描为连环画的主要表现形式。线条流畅,画面清晰,造型简单,通俗易懂。(2)素描连环画:用素描的手法,不用线条,采用明暗对比、透视等方式进行描绘。(3)水彩连环画:传自欧洲的水彩画,画笔水分的多少、浓淡产生明暗、润湿和融合的效果。(4)木刻连环画:最早用刀刻木板后再拓印,由于木板在拓印后一定数量的纸张后就不能使用,所以后期不太流行。</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洛神赋图》的长卷叙述方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洛神赋图》采用了长卷连环的叙述方式,具有连环画的连续性、故事性、图文并茂性,但又不是连环画,二者存在质的区别。连环画是通过文学语言和多幅连贯的画面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随着情节变换出不同的画面,而《洛神赋图》是6幅彼此独立的画面,通过树木、山石作媒介等巧妙地把不同的画面联结起来,形成连环画的形式。这中形式在幼儿的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借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幼儿绘画中的指导:</b></p><p class="ql-block"><b>【连环画的形式】</b></p><p class="ql-block"> 绘画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形成不同的画面,把这些画面按照顺序摆放好,粘成长卷,然后在每一幅图上依据心中意愿添加背景。这些背景可按“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原则勾画,幼儿不一定做得好,要长期地、反复地、有的放矢地指导,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势,在反复练习中理解运用。如果“画”不能很好表达思想,可用符号或者简单文字进行自由说明,达到图文并茂的形式。像《洛神赋图》那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不仅让幼儿“趣”在绘画中,而且让观众也“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b>【线条勾勒与设色】</b></p><p class="ql-block">①线条的感情与空间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大量运用线条勾勒的方法艺术性地表现山、水,通过线条的动静、阴阳、粗细等来表达事物的形状、动态,甚至反映画者的审美和内心情绪的变化。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感,与文学作品一样,是对幼儿更高层次的要求。无论幼儿能否画好,都要让他们明白线条不仅仅是线条,一定有情感蕴含其中的,并且通过粗细、轻重能拓展出空间,表达出远近层次。幼儿园里有句非常经典的话:“一日生活皆课程。”意思是老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发展问题,把问题变为课程,和幼儿一起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师幼共同探讨中,有思考、有琢磨、有创新,更有收获和真正了理解,等于幼儿掌握了线条的情感表达方法,这也是“以形写神”法的运用。</p><p class="ql-block">②设色的感情与空间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线条勾勒与设色是绘画之中两个连续的步骤,同样,设色也能表达内心情绪和创造空间感。《洛神赋图》中,主要人物用亮色,次要人物用素色,衣饰多采用平涂。这一设色技法特点突出,操作相对简单,抓住这样的亮点用于幼儿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平涂教学中,幼儿逐渐理解平涂过程中“平”的重要性、色彩所表达的情感和远近关系。由于幼儿年龄的特点,肯定表达得不尽人意,但也不影响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审美的培养需在3~6岁就开始不断地指导和影响,不妨也像勾勒线条一样,形成课程,长期探究,与幼儿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b>【衬托法】</b></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为了突出人物的美感,把高山画得很低,不但没有失真的感觉,反而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动画片里不也常常用到这种技法吗?老师在这方面引导幼儿多分析,多观察,找到幼儿能接受的特点,在绘画中添加背景,创设画面的主次美、完整美。</p><p class="ql-block"><b>【图文融合】</b></p><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图文融合”的空间叙述方式,为幼儿绘画提供了表达的便利,幼儿在绘画不能完全表达时,就采用简单点语言进行补充,形式活泼,观者心领神会,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洛神赋图》中空间叙述方式的高超,越深入研究越体悟独具匠心和技艺,用来指导幼儿绘画,堪称最妙的方法,让幼儿这样理念的熏陶下,从小感知传统文化的美好,继承并发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每种艺术都不可否认地带走时代特色和时代局限性,《洛神赋图》也一样,但并不影响成为传世之作的魅力。作为魏晋时期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其注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倾向,</span>表现对象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从而把绘画境界提到一个新水平,使得汉代绘画重动态、重外形生动的情况发生质变,转向重内心、重神韵。从美学的角度看,《洛神赋图》使观者看到了魏晋时期绘画从汉代的古拙、雄壮的阳刚之美转化为巧密、婉约的阴柔之美,这是人们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转化的结果。为后代艺术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