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镇江有三山,兀立大江边。</p><p class="ql-block">风光分外好,江天一览全。</p><p class="ql-block">山山有故事,美名天下传。</p><p class="ql-block">我今游三山,流连山水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镇江扬州一游,我和老伴早有打算,但是却迟迟未能实现,说到家,还是没有下决心并马上说走就走。春节过后的二月下旬,趁着外孙女还没开学的时间窗口,终于决定摆脱杂事牵挂,实现了这个不大不小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高铁不到三个小时,到了镇江南站,出站后打车去桔子酒店西津渡店安顿下,便直奔第一座山——金山而去。</p> <p class="ql-block"> 金山,见寺不见山,金碧辉煌耀古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金山公园离酒店只有几站地,进大门前行,右前方不远处就是那座名闻遐迩的金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过游览图,决定先逛外围景点,把重头戏放在后头。于是,我们先向西去找百花洲和中泠泉。因为济南泉水有名,而且也有一个百花洲,所以想见识一下这里的百花洲和泉水是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湖而行,不料却赶上百花洲不开放,又沿湖走了好远,才看到了中泠泉,结果却大失所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吗?不过一池浑水罢了,实在让来自泉城的我们无语了。我想也许以前不是这样的,否则若乾隆皇帝有灵在天,也一定会后悔不迭,承认自己看走了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泠泉北边临湖是芙蓉楼等一组仿古建筑,因唐代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而闻名,就是那首“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但是此芙蓉楼是否彼芙蓉楼,不得其详。不过这里却是隔着湖面远望金山的好位置,靠近湖岸处的水中还有三座小石塔,有些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样子,看上去倒有些意思。</p> <p class="ql-block">上图:湖中小石塔和远望金山。</p><p class="ql-block">下图:名气很大的镇江中泠泉。</p> <p class="ql-block"> 来到雄伟壮观的金山寺牌坊前,却见匾额上书“江天禅院”四个大字,原来这才是寺院的本名啊!但是好像没有金山寺的名声响。寺院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余年,是佛教禅宗的正宗,在清朝时即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全国四大名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山寺的大门面向西方极乐世界,在遥远的东方与之呼应朝拜。寺院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殿宇鳞次栉比,亭台相互勾连,山与寺浑然一体,整座山几乎都被金碧辉煌的建筑所覆盖,以致于游人无法窥见金山的全貌,从而形成了“寺裹山”的奇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上可看的地方很多,古人赞之为江南名胜之最,名不虚传。其中关于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故事和白娘子与法海和尚斗法水漫金山的传说流传最广。梁红玉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女英雄,韩世忠之妻。法海和尚也真有其人,但是他对这座寺院的建设和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不知道怎么在传说中就成了凶神恶煞的反面人物。他曾经多年修行的老法海洞至今犹在,只是铁将军把门——不让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殿宇亭台中上下左右穿行,惊叹于它错落有致的布局和巧夺天工的施工,不觉信步来到山顶上。这里面积不大,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台,视野开阔,周围景色一览无余,难怪当年乾隆皇帝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江天一览”的赞叹,并毫不犹豫地留下了墨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顶北边有一座慈寿塔,高38米,八角七层,巍然矗立,既雄伟又秀美,成为金山上乃至整个镇江的标志,老远就能看见。这座塔始建于南朝齐梁之间,宋代又在南北各建一塔,后来南塔坍塌,仅存北塔。清光绪末年重建,正值慈禧太后60寿辰,故命名为慈寿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山原来是长江中的一座孤零零的小岛,海拔仅44米,周遭只有500米。100多年前,因江流北移,小岛逐渐与南岸陆地连为一体,故当年文人们有“骑马上金山”之说。如今这里距离长江有几公里远了,我们今人在感叹沧海桑田变化之余,只能站在山顶上远眺长江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老法海洞(未开放)</p><p class="ql-block">下图:通向山顶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在慈寿塔和江天一览亭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上图:金山上的刻石</p><p class="ql-block">下图:远眺焦山</p> <p class="ql-block"> 焦山,幽境藏古刹,水波潋滟浮苍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同一路车往另一个方向去游焦山。到达时尚未开门,却碰见一群来晨练的老年人。一位老家济宁的山东老乡特别热情,告诉我们,待会开门时跟着他们大摇大摆往里走就行,情况果真如此。以后我们在北固山和扬州瘦西湖都是照此办理,因此也长了经验,再不主动买票,除非有较真的景区拦住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焦山原名樵山,也是长江中的一座岛,而且至今仍要坐船才能上岛,但是它四周的水面不是长江干流,而是内江,不过是与长江相通的。传说是宋真宗为了纪念曾在山上隐居的处士东汉人焦光而改名焦山的,并沿用到现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和一群当地老人一起乘第一班船过去。渡船缓缓前行,只见远处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越来越近,山下的庙宇和山上的宝塔也慢慢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 十几分钟后,下船登上焦山码头。迎面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书四个金色大字:焦山圣境。穿过牌坊,可见后边的大影壁以及远处山上的塔影,影壁上的金字是:庄严国土。佛教寺院可以叫作“国土”,还是头一次知道,可见自己是多么孤陋寡闻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游金山一样,还是先参观外围。焦山海拔70米,转一圈2000多米,比金山高大一些。山上树木繁茂,庙宇主要集中在山前的坡地上,掩映在苍翠之中。眼下是早春,又赶上阴天,所以并不是满眼苍翠,而是灰蒙蒙的,如果是晴空丽日或者是夏天来此,远望一座绿岛浮在水上的景色肯定好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焦山以寺庙和碑林石刻闻名,寺院叫定慧寺,碑刻包括焦山碑林和山上的众多摩崖石刻,路上随便看了几块,多为明清时期作品,其中一块岩石上“浮玉”两个绿色大字非常漂亮,雄劲有力,意思是赞美焦山的美丽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由山南面转到山西面,又来到山的北面。这里一边是陡峭嶙峋的山崖,一边是烟波浩渺的水面,还有一些巨大的岩石兀立水中,感觉好像到了长岛九丈崖下面的海岸。一条连绵不断的木栈道将游人引向山的东面和南面。</p> <p class="ql-block">上图:焦山北侧风景</p><p class="ql-block">下图:焦山古炮台</p> <p class="ql-block"> 路上经过一座古炮台,是清代修建的,看来是用来保卫焦山和镇江的,但是不知道是否在战争中发挥过作用。而在国内名气很大的焦山碑林,却因大门紧闭而无缘一见。据说其规模和艺术价值仅次于西安碑林,还收藏着一块稀世珍宝名碑——《痤鹤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过周围,来到定慧寺。寺院主体建筑是明代遗存,与金山的绮丽华美不同,这里却是古朴天成的存在,所有庙宇无不掩映在古树葱茏之中,给人一种沧桑凄清和悠远之感。金山是寺裹山,而焦山是山裹寺,此言不假。不过你得承认,焦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为了绝佳的修行之地。据说郑板桥、柳亚子、康有为等名人都曾在这里长住。因时间有限且天气不好,我们放弃了上山看佛塔的打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焦山上有大小十几处寺庵,最著名的就是定慧寺了。也许是时间尚早的原因,偌大的寺院看不见香客,只有几位僧人在打扫院子。大殿正前方有一大片水池,明显是后来建的,几座造型优美的亭台楼阁分布其中,以石桥和廊道相连接。水中遍植莲花,给古色古香的佛家圣地增添了景致。设想一下,当旭日东升或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祥光斜射,楼阁耸立,殿宇倒映,该是何等美妙醉人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上图:焦山公园正门</p><p class="ql-block">下图:俯瞰焦山,右下方是码头</p> <p class="ql-block"> 北固山,往事越千载,亭台楼阁忆当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罢焦山,又马不停蹄去北固山,好在不太远,坐公交半小时就到了。此时,阳光赶走了乌云,天气转好,于是游兴大增。途中洽遇一位当地老人,一边介绍北固山的古迹,一边热情地带我们前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镇江三山的位置而言,金山在西,焦山在东北,北固山在中间。北固山原来是北邻长江天险的低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在古代是军事要地。山上现存古代建筑和遗迹很多,亭台楼阁林立,无不雄伟壮观,呈现出“寺镇山”的特点。现在,北固山及周边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公园绿地,树木成林,花卉遍地,环境十分漂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古迹多与三国故事有关,如刘备来东吴招亲会见吴国太的古甘露寺,再如孙尚香听闻讹传刘备死讯后悲而跳江殉情的祭江亭。楼阁中数多景楼和北固楼最有名,也最巍峨壮观。两座楼是观景的佳处,也是表达去国怀乡之志,抒发爱国情怀的好地方。前者得名于唐代李德裕的诗句“多景悬窗牗”,后者楼名题款是毛泽东主席手书。毛主席很少为风景名胜题字,由此可见他对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作品的喜爱,他自己的诗词也受到辛词风格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上图:“天下第一江山”,传为南朝梁武帝所书</p><p class="ql-block">下图:凌云亭,又称祭江亭</p> <p class="ql-block"> 说起北固山,就必须提及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爱国将领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今属济南市)四风闸村人,那里离我当年插队的村子不远,每次回家都要经过,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辛弃疾有两首写北固山的词传世,一首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山有怀》,另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山怀古》。其中不乏激情洋溢的千古名句,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生子当如孙仲谋”等,至今脍炙人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固山横枕长江,山势险固,古迹众多。如铁塔是唐宋遗物,名卫公塔,是国内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现存4层,高10余米,下面两层是宋代制品,上面两层是明代铸造,60年代整修时在塔基下曾发现大量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甘露寺因“刘备招亲”闻名于世,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寺门朝西,高踞峰巅,顶天立地,非常气派,其实规模不大,因为地形关系,里面很狭窄,但是名气却着实不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固山还有一位重要的三国人物的墓地——鲁肃墓。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鲁肃是吴王孙权的爱将,忠心耿耿又足智多谋,正是他力促实现了孙刘联盟,成为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名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岁月留遗迹,千年古渡展新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镇江,除了三山必去之外,还有一处古迹也该去看看,合起来叫作“三山一渡”,这就是西津渡,一处历经千年的古渡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镇江古称京口,隔着滔滔长江与扬州的瓜州渡相对,是古代过长江的必经之地,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在许多古代诗词文献中都有记载。宋王安石有诗曰:“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远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镇江总共两个半天一个晚上,好在住的酒店离西津渡近在咫尺,所以晚饭后去夜游了一番,多少感受了一下千年古渡昔日的繁华兴盛和今天的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一条长长的坡道走进西津渡街区,但见明清风格的古建遍布两边,灯火或辉煌或阑珊,乐声悠扬,商铺林立,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夜色中留神观看,有不少建筑确实古色古香,历史久远,不像是新修的,且有标牌介绍为证。</p> <p class="ql-block"> 古代镇江是京畿门户,交通要冲,近代又成为对外开放的口岸,所以发展得相对不错。而西津渡背山面江,形势险要,是护卫京畿联通南北通江达海之地,历朝历代官府都非常重视开发建设。但是后来由于江流北移,加上长江大桥的建成,其交通要冲的地位明显下降,逐渐被冷落了。好在近年来旅游方兴未艾,当地挖掘历史资源,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成效显著,吸引来大量外地人,开店经营,游山玩水,使千年古渡又重现了昔日繁荣,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晚上观景的缺点是有些地方关门谢客,只能望门兴叹,再就是人少的地方不敢去。前面说到西津渡背山面江,而山上就有不少可看之处,若是白天肯定要上去游览一番的,还能登高望远,岂不美哉!而眼下却只能仰望着黑黢黢的山形塔影,悻悻地离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酒店在伯先路上的镇江博物馆和伯先公园之间。伯先公园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军将领而建,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款。我们利用零碎时间,插空浏览了这两个地方,也算是镇江之行的额外收获吧!</p> <p class="ql-block">上图:镇江博物馆外景</p><p class="ql-block">下图:伯先公园大门及赵伯先塑像</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谨致谢意!</p><p class="ql-block">诚挚感谢亲朋好友,美友微友观赏、点赞、留言鼓励支持!</p><p class="ql-block">原创作者:泉畔清音</p><p class="ql-block">20210708 完成第一稿</p><p class="ql-block">20231015 重写于济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