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江南段)骑游记 (1)

天路客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之一,始建于春秋时期,使用至今。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大运河历经隋朝、唐朝、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建和整治,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 千年以后,我们能做的只有去追寻运河足迹,从运河沿岸的城市中去感受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灿若星辰的文化,去膜拜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此,国庆假期我们一行七人踏上了骑行“江南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江南运河北起镇江,南至杭州。沿线保存大量的人文、历史运河遗迹。</p><p class="ql-block"> D1:扬州~镇江~丹阳(陵口镇)~常州。</p><p class="ql-block"> 今天从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出发,骑行了运河沿线镇江、丹阳、常州段,从千年古渡~西津渡、经江河交汇的镇江京口闸、丹阳陵口的南朝石刻、以及古运河常州段,骑行里程约13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古邗沟故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螺蛳湾桥至黄金坝东西向一段,约1450米。</p><p class="ql-block"> 邗沟是以沟通淮河与长江的古老运河,是中国国历史最早有史书明确记载的运河,又称“山阳渎”“里运河”“淮扬运河”。春秋时期开凿,历经10余次变迁,今仍发挥着航运作用。邗沟在7~9世纪,与永济渠、通济渠、江南运河共同构成东亚大陆完整的水运网络,起到了沟通海河、黄河两大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作用。</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北上称霸的雄心下,在扬州落下了开凿邗沟的第一锹,开辟了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河道。</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伊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伊娄河故道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全长25里,润州刺史齐澣开凿,是古运河主要入江水道,现河道两岸为自然岸线,原始地形地貌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西津渡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镇江城西的一个重要渡口,也是中国古代东部陆路交通干线跨江的重要渡口。在历史上,西津渡曾是长江与大运河交汇的地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由于长江泓道北移,江水逐渐远离了这座古渡。渡口的周边一带逐渐被淤沙淹没,最终填成陆地,曾经喧嚣的古渡码头最终沉埋于地下。</p> <p class="ql-block">  【镇江京口闸遗址】是一个古代闸门遗址。京口闸位于江苏镇江,是江南运河上的第一座闸,堪称漕运咽喉、交通枢纽,历经唐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填埋为路。</p> <p class="ql-block">  地处镇江古运河风光带“宝塔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丹阳南朝陵墓石刻,现已发现的主要地点有陵口镇萧梁河两岸、狮子湾、仙塘、前艾庙、金王陈村、烂石垅、三城巷、水经山村等八地十处,这十处陵墓主要是南朝时的齐、梁两代的帝王、帝后陵墓,其中有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齐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齐武帝萧赜的景安陵、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以及金王陈村、烂石垅、水经山村已经无从考证而失名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动,气魄雄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京杭大运河在常州穿城而过,千百年来,古老的运河是常州的母亲河,人文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一部承载常州历史文化的宝典。</p><p class="ql-block"> 中国大运河,并不仅仅是惯常所知的京杭大运河,而是一个运河体系,它囊括了隋唐大运河(洛阳为中心)、京杭大运河(北京至杭州)、浙东运河(宁波为中心,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其中,穿常州城而过的常州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常州是保留了中国大运河2500多年历史的活标本。</p><p class="ql-block"> 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由西向东横穿市区,长约23公里,是江南运河穿越南方城区的典型段落,被列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31个遗产区、27段河道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堡街】曾经是常州的会馆一条街,有着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历史上,它东起西仓桥,西至西大王庙,北面紧依古运河,是一条用黄石板铺设的石板路。如今大运河经多次整治拓宽,街道宽阔、平整,路边香樟浓荫蔽日,漫步街区,运河带给城市别样的生机和繁荣。位于该街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更是成为主打运河文化、工业遗存的保护、创意产业的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  D2:常州~戚墅堰~洛社镇~无锡。</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打卡游玩常州市区古运河风光带、大运河文化遗产点~毗陵驿、篦箕巷、文亨桥、南市河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东坡园、舣舟亭,以及建于民国时期的戚墅堰机车厂和戚墅堰电厂等。下午骑行无锡,全天骑行约60公里。</p> <p class="ql-block">  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江南,均由毗陵驿大码头登岸,从朝京门入城,再由通吴门出城后,至舣舟亭登上御码头,继续东行。因此,毗陵驿大码头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清代以前,大码头是许多文人墨客来府会试,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西瀛门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西瀛里,南侧为京杭大运河表场至西水关段。采用砖石垒砌的常州新城城墙营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该门则为民国十七年(1923)12月为便于防火取水而新辟,位于西南侧的朝京门与广化门之间,1952年拆除常州城墙时因其嵌于民宅中而得以保存。为常州城墙仅有的遗迹,今存城门、马面各一及部分城墙,总长221.8米,高3.5米到5.5米,宽5.2米。</p> <p class="ql-block">  常州而作为运河城市,南市河也是运河边上的一处遗产。</p><p class="ql-block"> 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是反映老常州的民间生活、建筑特色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青果巷】,旧称“千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前,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青果巷街区内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庙殿宇、桥坊碑石、林泉轩榭、古井码头、戏楼剧场、学堂校舍,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呈现“河襟南北,街贯西东”的街巷形制和“古巷通幽,人家枕河”的江南神韵。</p> <p class="ql-block">  一条青果巷,半部龙城史。沿着400米青石板路,一步一景,一步一境。正所谓“江南名士第一巷”,从这里先后走出了百余名科举进士,汩汩运河水孕育出诸多名人贤士。悠悠古巷、阡阡河流、深深庭院,青果巷是常州人的记忆、情怀、乡愁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常州“三杰”纪念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人,故被称为“常州三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