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育桃李 国培研修启智慧 ——偃师“国培计划(2023)”项目县骨干教师培训初中语文纪实

国培初语三组

<p class="ql-block">  师道远而学无涯,善若水需孜孜不倦,深耕耘且广积粮。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大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6日,“国培计划(2023)”项目县骨干教师培训初中语文第二期培训如期举行。来自偃师区的50多名骨干教师按时参加培训。</p> 名师引领 <p class="ql-block">  张占营,杭州市文海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硕士,钱塘区教育家型教师。中国高教学会语文学习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杭州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钱塘区一层次名师,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领衔人。倡导“立美语文”教学思想,践行“美读美写”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韩维东,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学术委员会理事、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理事。</p> 教育智慧 <p class="ql-block">  张占营老师讲座的主题——《素养导向下的读写教学实践探索》</p><p class="ql-block">写作教学实践探索:</p><p class="ql-block">1.写作教学设计,立求从“完篇作文”转型为“任务解决”</p><p class="ql-block">2.学习写作知识,实现从“理论习得”进阶为“写作实践”</p><p class="ql-block">3.注重写作过程,指导从“暗箱操作”过渡为“撬动思维”</p><p class="ql-block">4.彰显写作价值,目标从“完成作业”上升为“立言立美”</p><p class="ql-block">整理与反思:</p><p class="ql-block">1.写作入项:真实生活情境,分析语境要素</p><p class="ql-block">2.交流采访:炼制写作内容,激发写作动力</p><p class="ql-block">3.生成量表:建构核心知识,生成评价量表;促进读写转化,炼制写作知识</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指出:讲授阅读课,要聚焦核心问题,让学生由阅读经验,自主转化为写作知识。</p><p class="ql-block">4.自由写作:强化关键写作知识,多元评价共生写作</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指出,写作要在课堂上发生。学生在课堂上写作,教师当堂指导,及时反馈,便于学生进行整改,生成。</p><p class="ql-block">5.布置作业:写作指南,作业进阶</p><p class="ql-block"> 课堂作文教学完成后,还要进行:作文分享,交流评价,以评促学;选点细化,凸显人物形象,聚焦关键评价修正;分享后记,形成写作经验,彰显美育价值;最后公开发表作品,引发读者反响,激活言语生命。</p> <p class="ql-block">  韩维东教授从反思的角度为“教师”职业下定义,即教师是实践反思者,行动研究者。</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韩教授首先为我们剖析了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坚持写教育随笔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育生活,让我们对教师这个行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p><p class="ql-block"> 教育随笔写什么?</p><p class="ql-block">1.教育理念的深刻感悟</p><p class="ql-block">2.教育故事的理性思考</p><p class="ql-block">3.教育教学的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4.教育问题的深入剖析</p><p class="ql-block">5.教育著作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育随笔也是教师做科研的起点,是著文写说的基础。写教育随笔,也可以说是记录教师自己的教育经历与感悟,是一个充盈自己的过程。在写教育随笔的过程中,教师能感受教育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享受职业的幸福。</span></p> 学员学习 <p class="ql-block">  培训期间,老师们细细聆听、认真记录、深入思考、踊跃发言,探求高质量教育教学之路。</p> 学员分享 <p class="ql-block">  如何将写作指导落地,让我们的日常写作指导从“暗箱操作”慢慢转向“撬动思维”?张老师通过三个翔实鲜活的案例,给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指导和解答。</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注重创设情境、生成量表、编拟提纲、分享评价、修改提升,对写作过程持续跟踪,把学生一个个“小念想”慢慢长成一篇“大文章”。</p><p class="ql-block"> 期待我们在张老师的引领和影响下,注重教学设计,扎实写作过程,追求立言立美。让写作在课堂真正发生,让美在课堂绽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区直中学 杨晓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上午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张老师的影响余音绕梁。我们看到了写作教学可以由感性到理性,让我们在迷茫中明晰了写作教学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首阳山中学 张世峰</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是实践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善于在实践中指导,总结,提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邙岭二中 丁文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我们跟随着博学的韩教授,学习了众多名家教育随笔的例子,了解了教育随笔的概念、分类、特点、写作,这对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随笔写作大有禅益,这将增强我们的反思意识,见证我们的自我成长和职业发展。可以使教师从一个“孤芳自赏人”变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者”,实现老师从一个“匆匆过客”变为“精彩瞬间的记录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区直中学 王俊好</p> 结语 <p class="ql-block">  任虽重,初心不辍,终将不负使命;道虽远,笃行不怠,必能抵达幸福。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能让老师们经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过程。它让教育的方向更加明晰,让教育的心态更加平和,让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p>

写作

教育

教学

教师

随笔

张老师

反思

培训

写作知识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