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回首》

刘崑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个创维充满活力的正常人有空总是要回首往事的,而且愈老愈是。因为这种现象和思想太普遍,因此大学里面专门设了一个学科叫历史系,其实就是为了让现存在世界上的人们再回首已经不存在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总喜欢邓丽君的歌,无论词曲都喜欢,基本哼唱了一个遍,其实现在也是这样的。不知心的人还以为我只是邓丽君的忠实粉丝之一。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就更不会理解我,都那么老还总喜欢唱邓丽君的歌,因为他们没有生长和经历过那个灵魂的贫瘠时代。1973年我15岁应该还算少年,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年代还没有结束。我有幸进入科研部队科研少年班,学电子自动控制。当时的英语老师发音都不准,他们的学问也好像是现买现卖,尤其我们需要学的是科技英语。为了加快有阅读科技资料的能力,必须用雷锋的丁子精神自学。尤其我那时还残存着孩子的天真浪漫喜欢美式英语的发音,于是业余时间就组装了一架七管三波段超外插式半导体收音机。每天晚上撂下蚊帐带着耳机收听,柯丽华在美国华盛顿主讲的英语900句。由于无线电波是由电离层传播的,本来短波频率覆盖很窄而且电离层又漂移不定,就不得不用手动随时调节可变电容。哈哈😄现在回想那时,手上有书,有本和笔,如果上镜还真倒是有点像谍战片里的发报员。</p><p class="ql-block"> 由于电台频率经常乱窜和混台,有时跑到了澳洲广播电台,偶然听到了名字叫邓丽君,唱出的歌曲简直是从天堂里传出的天籁之音。因为我从小到15岁那时一直听到的都是京剧样板戏和革命歌曲,仿佛在伊甸园里偷吃了禁果一样一样滴。那时们人们的思想非常单纯,就是恍如人隔两世,没有什么追星族,甚至从来没想过她是谁也从来没处了解她的个人履历,只是我后来20几岁才知道73年,邓丽君已经出道演唱电影《彩云飞》的插曲了,我又尤其喜欢琼瑶写的歌词。</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就个人而言,早以和现在的我无关,今天就是今天。严格意义上说我从一个懵懂男孩,成长为老人也只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过程而已!今天的我只能对以后负责。</p><p class="ql-block"> 如今无论从皮囊和思维都不怎么使我满意,所以即使是以后也应该是没有什么值得回首的了。好在今有孩子及孩子们都在茁壮成长,以后写《再回首》应该是她们去做的事,所以这次我只能写《最后的回首》。</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p><p class="ql-block">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但以前不再回首却是不行的。有时候人类以为科学技术会随时间自动向前发展和进步的,但事实不是这样。人类古代文明,埃及有金字塔证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可是现在的埃及人却再也造不出金字塔。古印度文明也比较早而现在表现的却是一般般。只有中国的古代文明历朝历代都在著书立说,生生不息传承有序至今还在延续,才有了今天的华夏文明。</p><p class="ql-block"> 人类1969年就冲出了地球登月,后来宇宙航天就没有什么进展了。实践证明,无论是科学还是各种文明都是经过无数有志向的仁人志士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才能使民族和人类向前进步。</p><p class="ql-block"> 走过的才是路,读过的才是书。我觉得人生要不断回首才能使自己对过去走过正确的路线充满吸引力和判断出令人振奋的未来。就像每天早晨起来总得有个活下去的动力一样,起码要有一个热爱的目标要去做,让它来鼓舞自己,这就是一天要生存下来的原动力。我只是试着这样一天一天去想象未来,尽管一生也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终也不会那么令人失望。天生万物可养人,人无一物可养天。所以人要尽量用自己的所能来表达感恩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