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早将“庐山”二字记载在史册中的两本书:一本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另一本是比《史记》早一百年的《竹书纪年》:“周康王16年,王南巡猎至九江庐山。”</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方志专家吴宗慈在《庐山志》副刊“庐山小乘”中说:“庐山事迹晋前多神话……”</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人们对有关庐山秦汉之前的神话传说关注不多,其研究文章更是甚少,尽管有本籍人士肖士太、熊侣琴的《庐山的传说》,但也多是晋以后的民间传说。庐山早期的历史传说是什么?对人文圣山有何深远影响?这些神话传说的发生地在哪儿?我们一直关注较少。</p><p class="ql-block">近期,拜读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魏斌的《宫亭庙传说 :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卞东波的《宫亭湖庙神及其在古典文学中的流变》以及九江学院吴国富的《妈祖取代鄱阳湖宫亭庙神及二者神性比较》等专著文章,方知早在秦汉时期有关庐山的神话传说在中国的历代文献典籍中就多有流传。其信仰空间,历史流变和文化属性的对比都深刻影响着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先秦时代楚地巫风盛行,因而南方的文学在浪漫中夹杂着宗教的迷狂。到了六朝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与传说,如今天的鄱阳湖地区,就流传着宫亭湖庙神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庐山很早就是一座充满神异的名山,首先,庐山的得名就缘自多个民间传说。人们想象着庐山有一位山神,称为庐山君或庐君。庐山脚下的鄱阳湖,六朝时称为宫亭湖。</p><p class="ql-block">《荆州记》:“宫亭即彭蠡泽也,谓之彭泽湖,一名汇泽。”晋代高僧慧远的《庐山记》:“其(庐山)南岭临宫亭湖,下有神庙。”《水经注》卷三九《庐江水注》:“(庐)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这位宫亭湖庙神的威力整合了庐山君的神力,所以不但有庙,而且还接受过往旅人的膜拜。</p> <p class="ql-block">宫亭湖庙神的记载主要见于六朝时的志怪小说。六朝时的宫亭湖是南北交通要冲,来往的“商人”、“贾客”们总要经过宫亭湖进入到长江流域,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卷四:“庐陵欧明,从贾客,道经彭泽湖。每以舟中所有,多少投湖中,云:‘以为礼,’积数年。”</p><p class="ql-block">宫亭湖又是南方朝贡的必经之路,《搜神记》卷四:“南州人有遣吏献犀簪于孙权者,舟过宫亭庙而乞灵焉。神忽下教曰:‘须汝犀簪。’吏惶遽不敢应。俄而犀簪已前列矣。神复下教曰:‘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吏不得已,遂行。自分失簪。比达石头,忽有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剖之得簪。”</p> <p class="ql-block">晋时关于宫亭湖庙神的传说已经开始产生并流传,对宫亭湖庙神的祭祀在当时已是常事,来往的人们往往要向宫亭湖庙神贡献礼物,方能顺利通过。宫亭湖庙神像世俗君主一样享受着过往人们的膜拜,并且拥有世俗君主所没有的神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编纂的《太平御览》卷六六引《荆州记》:“宫亭湖庙神甚有灵验,旅途经过无不祈祷,能使湖中分风而帆南北。”刘敬叔《异苑》卷五载:“宫亭湖庙神甚有灵验,商旅经过,若有祷请,则一时能使湖中分风,沿溯皆举帆,得涉无虞。”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九《庐江水注》:“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贰,擘流为两。’”曹毗,《晋书•文苑传》有传,约为东晋初期时人,可见此传说在东晋初期之前就已有了。</p><p class="ql-block">《太平寰宇记》卷 111“江州德化县”载:宫亭庙在州南彭蠡湖侧。周武王十五年置 , 分风辟流 , 上下皆得举帆。”同书卷 106“洪州南昌县”又记 :“宫亭湖 , 在州北 , 水路三百四十三。湖西有宫亭神 , 能分风上下。”</p> <p class="ql-block">晋氏南迁,汉族的活动范围遂以南方为主,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建康到岭南地区水路一般是溯长江而上到达宫亭湖地区,然后穿过宫亭湖缘庐江水,再越过大庾岭到达两广地区。宫亭湖成为沟通长江中下游,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咽喉要地。为了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过往的人们总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保护,这便找到了当地的宫亭湖庙神。</p> <p class="ql-block">从《搜神记》可见宫亭湖不但是交通要道,而且宫亭湖庙神对商旅显神的轶事早已有之,虽未提到“分风”,但同样要接受祭祀,否则也不会顺利通过。分风神话大概就是从当地的民间信仰和山川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可能与宫亭湖在当时交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有关。</p> <p class="ql-block">南朝时宫亭湖庙神又与佛教沾上关系,《高僧传•汉洛阳安清传》记载安清(又名安世高)度化宫亭庙神大蟒蛇的故事。根据魏斌教授《宫亭庙传说 :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一文所载:</p><p class="ql-block">宫亭庙中供养的庐山神 , 最初的信仰原型可能是蛇 , 后来逐渐人格化。随着汉代以降神仙说的传入 , 山神逐渐确定为庐君。由于神庙的特殊影响 ,从中古早期庐山信仰景观的空间分布来看 , 神庙和道馆均位于山南地区 , 佛教寺院则沿山北发展 ,山上是想象中的山神、神仙活动场所。进入此地的官僚、术士和僧人均与其发生接触 , 并在各自的叙述系统中传承着斩伐、交往或度化庙神等传说。信仰接触又体现为物化的景观。</p><p class="ql-block">庐山的这种多元信仰图景及其空间格局 ,对于理解中古早期山林宗教场所的兴起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本土的道教也没有放弃利用宫亭湖庙神来显示其威力的机会,《太平广记》卷十一引《神仙传》载:</p><p class="ql-block"> 著名道士栾巴迁豫章太守,来庐山庙与庙神相会,并亲手斩杀冒充庙神的庙鬼,结果是一头狸。</p><p class="ql-block">不少佛教与道教的文献都记载了宫亭湖庙神“能使江湖之中分风举帆”的传奇,但庙神在佛教高僧与道教方士面前神力不再,而且两家都将宫亭湖庙神丑化为动物,一者为大蟒,一者为狸,并且都被两家驯服与感化。在这驯服的背后,显示的是佛法的无边和道教神仙降魔除妖的威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朝时代关于宫亭湖庙神的传说作为历史典故与文学意象在后代的文学中继续流衍着,并且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宋黄庭坚《山谷外集》卷五有诗《宫亭湖》。这首诗几乎用了所有关于宫亭湖的典故,典故用得如此之密集,正显示了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无一字无来处”的倾向。</p><p class="ql-block">随后在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记载:庐山宫亭湖庙甚灵,能分风送往来之舟。秦少游南迁宿其下,登岸纵望久之,归卧舟中,遂梦维摩诘散花天女与之对诗。</p><p class="ql-block">明代宫亭湖庙已破落不堪,明鲁修《鄱湖》:“湖水霜前落,渔人动作群。洲平沙草在,山散夕阳分。剥落番君庙,荒凉陶母坟。行舟与过雁,万古自纷纷。”(清《江西通志》卷一五三引)</p><p class="ql-block">清代大作家蒲松林《聊斋志异•鄱阳神》也记载了一则宫亭湖庙神的故事。故事中庙神不再有六朝时“分风辟流”的威力,但多了许多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读罢魏斌、卞东波等人的专著,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宫亭庙旧址”所在地,探寻庐山山神庙的遗踪。</p> <p class="ql-block">按照魏斌教授的《宫亭庙传说 :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所介绍“宫亭神庙旧址”在鄱湖边上的白鹿镇麻头村。现在已开发为一生态旅游景点,叫“火焰山”。但史书上曾记载,陈舜俞在《庐山记》中 , 分别提到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宫亭庙 ,</p><p class="ql-block">其一见于卷 2“叙山南”:盖自南康军之东北出寻阳门一里 , 则有东庵院。院中有重湖阁 , 南望杨栏左里 , 北临宫亭湖 , 湖上宫亭神庙 ……至今舟人往来犹祷焉。神林湾在湖之西北。其二,《庐山记》卷 1 引张僧鉴《寻阳记》又说 :(庐) 山南有三宫 , 所谓天子都也 , 庐宫溪水出焉。上宫人所不至 , 有三石梁 , 长十余丈 , 阁才盈赤 , 其下无底。其中宫在别岩 , 悉是文石 , 两边有小圆峰奇特 , 号为右障峰 ,石形若羊马 , 来道相对。下宫彭蠡湖际。宫亭庙旧所也。最后一句“宫亭庙旧所也”,表明宫亭庙有一个迁移的过程。最初的神庙位于庐山三宫之一的下宫 , 后来才迁徙到神灵矶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地处庐山市白鹿镇麻头村的东北边,距庐山市约6公里,面积约0.1平方公里,北侧湖滨有约1500米的沙滩,东侧的奇石林占地近5000平方米,是一座火山岩石质的小山,经水力和风力作用而形成的天然溶洞、怪石嶙峋,典型的熔岩石形态,自然天成,形态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火焰山三面环湖。西侧紧挨大岭风力发电场,北倚庐山五老峰,随鄱阳湖丰枯水位变化,其景观各有特色。枯水期,小山四周现大片草洲芳草萋萋,湖叉纵横;春夏湖水上涨,小山成为孤岛,湖水拍浪,水天一色。岸边山岩上可见水位变化留下的水线痕迹和蚌壳遗存。伫立在赤色的山岩上,远眺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白帆点点,巍峨的五老峰远近高低,偶有白鸥或大雁飞过,日出与落霞的交织让人感慨无限江山!</p> <p class="ql-block">“宫亭庙旧址”坐落在小山之巅。入口处有一条近百米的仿木栈道相接。</p> <p class="ql-block">看着山庙墙上的石碑介绍,方知此庙现在叫“令公庙”,是为了祭祀保佑鄱湖渔民和行船人顺风平安的唐将张巡的。张巡,江西临江府清江镇人,为人性情刚烈。疾恶如仇,专管人间不平之事,是位仗义的英雄,后来入朝为官,封为令公,疆场征战,屡建奇功。因病而辞官,在回家的船上去世。仆人用棺木装殓,护送回家路上,家人们仿佛看见他骑着高头大马升天而去。待到家中后,棺中肉体不见,只剩下衣物一堆。事后他又梦报家人说:‘天帝看他正直无私,已封为神,保护江河及地方安全。’以后常见其以红光在江上显灵巡视。</p><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听到他的事迹,下诏封令公为显应平浪侯。”</p><p class="ql-block">站在湖边的山庙旁,大家感叹岁月的沧桑,物换星移,原来的宫亭山神庙改为现在的令公庙,虽说都是祭祀分风擘流,保佑平安的山神,曾经香火旺盛,可如今只是供游人凭吊的景点。</p><p class="ql-block">由于海洋文化的兴起发展,妈祖文化逐渐强势,加之鄱阳湖的交通枢纽功能逐步弱化,祭拜宫亭神庙逐渐转由祭拜妈祖。这正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各领风骚数百年!</p> <p class="ql-block">大家感叹,在庐山山麓的鄱湖边居然有如此奇秀的山水地质景观。有人说,太湖有鼋头渚著名景点,我们鄱阳湖畔的火焰山“宫亭遗址”景观亦更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山有山神,山神佑山,人敬山神,人神共安!</p><p class="ql-block">尽管庐山山神庙宫亭庙是个早古的历史传说,但不失为庐山千古文化巨著中的精彩一笔。庐山早期的神话传说应当得到更多有心人的关注与提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