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位首长话前辈:英勇无畏李德章</b></p><p class="ql-block">转载/新志荐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心中的李德章师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方晓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在360团当兵时,120师师长是李德章。老兵口中的李师长是这样的:上世纪50年代,旅顺口大规模军演,李德章敢当面顶撞苏联军事专家;解放后以包办婚姻与老家媳妇解除婚约,到文工团找了个漂亮团员;拿起半自动步枪,滔滔不绝讲上2小时不重样;不媚上,没真本事的人,再大的官看不上你。</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次军事演习,他的车就敢超越军首长的车,走到最前面;从不看电影,嗜书如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没他不明白的;爱吃驴三件,713施工下去检查工作,到处去买这口,段子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入伍好长时间,李师长来团里讲话,总算远远的见到真人。好麻,整个一个胡传魁,小个大方头,说话山东味。讲得都是大实话,战士们特爱听。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一段,是讲胡萝卜的营养(那时部队冬季就是白菜萝卜)。男人要出远门,交代媳妇照顾好老娘。家里就剩白薯和胡萝卜。半年后男人回来,媳妇吃的白胖,老娘黄瘦。男人上去揍媳妇,媳妇连喊冤枉,说我自己吃胡萝卜,把省下的白薯都给老娘吃了。</p><p class="ql-block"> 唐山大地震,接到命令,自己的车在最前,后紧跟工兵营,新建滦河大桥冲垮,老铁路桥断断续续。李师长亲探桥况,指挥工兵铺板加固,他的车第一个冲了过去。结果沈阳军区40军比北京军区38军先到唐山。38军被中断的蓟运河大桥挡住了去路。这就是李师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时刻冲得上去。</p><p class="ql-block"> 据说庆功会领奖时,他早回兴城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李德章师长是我心中真正的军人楷模。李德章师长1994年病逝,朝鲜战争时任40军政治部主任的李伯秋特赠挽联一副:</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难得志宏胆大,身先士卒,万事汤火不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向来心直口快,坚守信义,一生肝胆照人。</b></p><p class="ql-block"> 段子都是听来的,难免有误。</p><p class="ql-block"><b>“红生,你们两家几代人相识,请指正”;“@方晓东 大哥写的很贴切,形神都说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满怀敬意叙“前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冯红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曾与父亲聊过李德章(简称前辈)。解放战争初期,他们同在7旅20团(353团)。其中有一件典型事例“解决不打骂士兵问题”。教导员找前辈谈话,只谈一个问题“不打兵”。前辈说“兵是打出来的,不打怎么带兵”?不欢而散。反复多次谈话,前辈答应“不打兵”,但一转身又动手打了。后来,教导员又谈“三天不打兵”能否做到?“做不到”!“两天呢”?“一天吧”。于是教导员派通信员跟着前辈,监督执行。</span></p><p class="ql-block"> 翌日,通信员报“又打了,但打了一半,收手了,拳头没落下去”。教导员大喜,开干部会表杨。又谈“三天不打兵”。三天后,通信员报“没打”。开大会,教导员在全营大会上表扬前辈,又向团长政委报告。前辈说“打仗立功也没有这阵势,算了,以后不打了”。 就这样解决了前辈不打兵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文字受限,写的简单一些。其实,解决的过程挺长挺麻烦的。 李德章长处很多,我却说短,做为后辈,有点惭愧。但从这件事看,那个时代“打兵”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它,教导员有足够的耐心,李德章有足够的麻烦,可一经明白事理,就坚决改之。这也是前辈身上难能可贵的“闪光点”。 还有其它故事,以后慢慢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战 术 场 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黄豫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2年冬,118师在锦州以南松山地区搞打坦克训练和演习。之后其他师、团轮流到这个场地普及训练,我被留下来参加协调和组织。</p><p class="ql-block"> 358团团长李平,政委姓范。范政委向李德章师长汇报:“这个村里有个瓦盆窑,我派进去一个宣传队,割掉它的资本主义尾巴。”</p><p class="ql-block"> 李师长说:“你他妈地割个屁!什么资本主义尾巴?那是对计划经济的一种补充。老百姓不扎条帚疙瘩,你用什么?马上把你那个鸡巴宣传队给我撤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