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中的国宝🇨🇳山西应县木塔

理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任何人第一眼看到都会被深深震撼的一座塔,他和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却是三者之中知名度最低的。更为可惜的是,这件国宝中的国宝因为一次错误的改造,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从我们面前轰然消失。它就是佛宫寺释迦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于1056年辽代的应县木塔。</p> <p class="ql-block">  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应县木塔总重7400吨。使用了3000吨木材,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没有一根钉子却建到了67米高,相当于现在的20多层楼。他一共使用了斗拱54种480攒, 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是集成中国斗拱登峰造极的作品。当你站在塔下,向上仰望。斗拱层层叠叠,犹如木花盛开。</p><p class="ql-block">1933年,建筑学家梁思成第一眼看到木塔时便不禁惊呼:“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p> <p class="ql-block">  真正要把应县木塔奉为神则需要把木塔的内部拆开,从外边看,木塔仅有五层。六个屋檐一层层拆开,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座九层木塔,五明四暗,其中四层藏于屋檐,是为了更好的抵挡风力,抵抗震动。从1056年建成。应县木塔经历过40多次地震,无数次战火,1926年更是被200多花炮弹袭击,依然屹立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不是什么神力所致,而是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智慧造就。测绘过他每一个细节的梁思成深情的赞叹:“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我佩服极了”。</p><p class="ql-block"> 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个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那些不知名的匠人如同沉默的英雄,他们消失于岁月的漫漫长河,却把这个美如神迹的作品。留给了后世犹如不朽的丰碑。可惜的是,这座丰碑遭遇了不可挽回的损毁。上个世纪30年代,当地乡绅以风水不佳为由,将夹泥墙及其内部斜撑改成了木格扇,自此,应县木塔失去了第二道支撑防线,以每年两到三毫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倾斜。</p> <p class="ql-block">古人有诗云,远观擎天柱,近似百尺莲。</p> <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天,专家们仍然没有研究出最理想的挽救方案。这座走过了967年岁月,见证了无数王朝兴衰,经受住无数天灾人祸的木塔,从未和消失如此接近过。</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曾经发出这样痛心的感慨:“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我们老百姓何尝不是同样的感慨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是中国建筑的瑰宝</p><p class="ql-block">愿天地不老 木塔不朽</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日旅行记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