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二(兵马俑)

秋生

<p class="ql-block">  1974年春,秦始皇陵东侧兵马俑坑的发现,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震动。1980年12月,又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两辆车马,栩栩如生,更属稀世之宝。</p> <p class="ql-block">  1983年6月30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T.88《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种邮票一套4枚和小型张1枚。同时发行了小本票1本。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群俑、陶俑特写、兵马俑特写、兵马俑坑俯视图 、牵马俑(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  图案(4-1)画面展现了群俑的形象;(4-2)画面展现了陶俑头部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图案(4-3)画面展现了兵马俑的形象;(4-4)画面展现了兵马俑坑俯视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小型张图案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整个画面整体与局部。</p><p class="ql-block">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俑是以陶土烧制的兵马群塑,是秦始皇的随葬物品之一,大小共3000件。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俑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p> <p class="ql-block">  1990年6月20日,为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T.151《秦始皇陵铜车马》特种邮票一套2枚和小型张1枚。其中:小型张图案为秦始皇陵铜车马全貌。</p> <p class="ql-block">  图案(2-1)为秦始皇陵铜车马中“安车”上的御官俑头像;图案(2-2)为秦始皇陵铜车马中的铜马头形象。</p> <p class="ql-block">  2001年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志号为2001-22《昭陵六骏》特种邮票一套6枚(连票),图案分别展现了昭陵六骏中的什伐赤、青骓、特勒骠、飒露紫、拳毛騧和白蹄乌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昭陵六骏,即唐太宗昭陵祭坛两庑安置的六块青石浮雕,是李世民在建立唐王朝战争中所骑的六匹骏马的雕像,刻于公元636年。</p> <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殷墟“申遗”成功10周年,2016年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6-17《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连印)。</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3-1)、青铜器(3-2)、玉器(3-3)都是殷墟出土的代表性器物。选取它们作为邮票内容,可谓直击主题,邮票以连印形式表现了甲骨文“刻辞卜骨”、青铜器“后母戊鼎”、玉器“玉龙”。</p> <p class="ql-block">  殷墟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都是中国古代商王朝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两岸。</p> <p class="ql-block">  殷墟的发掘以及出土的大量文物,为我国探讨殷商时期的宗教礼制、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程度提供了重要依据,2006年7月13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1995年8月17日,为了宣传我国古代邮驿的历史和成就,促进邮驿文物的保护和发掘,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1995-13《古代驿站》特种邮票一套2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孟城驿、鸡鸣山驿。</p> <p class="ql-block">  图案(2-1)为盂城驿的外景,位于江苏高邮市南门外馆驿巷内,是一处水马驿站,较好地保留了明清的风格,从中不难看出当年市井繁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图案(2-2)描绘了在鸡鸣山村托下的“鸡鸣山驿”城墙和城楼。鸡鸣山驿位于河北怀来县鸡鸣山南,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1996年5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1996-10《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一套4枚,分别描绘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木构件、木桨、象牙器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当时农民在兴修水利工程中发现了遗址。经过两次发掘,揭露了约2800平方米的范围,发现了距今5000年~7000年之间的四个文化层,出土文物6700多件,而且均保存较好。</p> <p class="ql-block">  1996年8月22日,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1996-21《西夏陵》特种邮票一套4枚。邮票图案其中:</p><p class="ql-block"> 陵台(4-1)图案以西夏的红色官印和首领印为背景,描绘了两座陵台的雄姿;神门鸱吻(4-2)图案以西夏铜钱和同时期的宋代铜钱为背景,描绘了一种陵墓屋顶上的装饰品“鸱吻”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碑亭石座(4-3)图案描绘了陵墓碑亭里立碑的石座,一个跪坐着的女人形石像;寿陵残碑(4-4)图案描结绘了一块寿陵碑额形象。</p> <p class="ql-block">  2005年11月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1枚志号为2005-24《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p> <p class="ql-block">  2010年7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0-17《楼兰故城遗址》特种邮票一套2枚。</p><p class="ql-block"> 楼兰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若羌县,原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家,因位于古丝绸之路上交通枢纽,经济一度非常繁荣,之后却神秘消身匿迹。1990年被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考察中偶然发现。为纪念楼兰故城遗址发现110周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这套邮票来促进楼兰文化的发掘、保护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 图案(2-1)为遗址中的“佛塔”; 图案(2-2)为遗址中的“三间房”,背景均为沙漠中的骆驼队及各种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15日,为展示绚丽多彩的亚洲文明,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20-8《亚洲文明(一)》特种邮票一套6枚。</p> <p class="ql-block">  图⑴以乌尔塔庙为画面主体,背景展示了不同角度的乌尔塔庙;图⑵以洪水泥板为画面主体,背景表现了洪水泥板局部的楔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  图⑶以正面的哈拉帕印章为画面主体,背景表现了印章背面的阴文图案;图⑷整体展示了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外观,画面主体与背景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形成自然过渡,突出了遗址的主要结构;</p> <p class="ql-block">  图⑸所表现的良渚玉琮,画面以玉琮为主体,背景展现了玉琮精美的局部纹饰和造型;图⑹表现了石峁遗址的整体形态,画面主体与背景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形成自然过渡,突出了遗址的主要结构。</p> <p class="ql-block">  2013年6月16日,为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60周年和展示我国灿烂悠久的佛教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3-14《金铜佛造像》特种邮票一套6枚和小型张1枚。</p> <p class="ql-block">  【五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像】高53厘米,头戴高冠﹐冠上饰化佛﹐身佩璎珞,1957年出土于浙江金华万佛塔地宫。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宋铜·鎏金地藏菩萨像】通高21厘米,比丘形象。1978年发现于苏州城西南盘门内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颇为珍贵。现藏于苏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22厘米,佛像绀青螺发,顶有鎏金宝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像】通体鎏金,面涂泥金,现藏于北京观复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明·铜鎏金文殊菩萨像】高20.5厘米,宽14.5厘米,是明代北京宫廷造像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明·铜鎏金普贤菩萨像】高42.5厘米、底21×29.5厘米,佛像端身正坐于一头大象背上,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隋·铜鎏金佛教造像(小型张)】专指用铜铸造、表面鎏金的可移动的佛教造像,多被供养在皇室宫苑或佛寺殿堂中。现存早期金铜佛造像包括传世品和出土文物两大类,存世极少。</p> <p class="ql-block">  1998年09月23日,信息产业部发行了志号为1998-21《贺兰山岩画》特种邮票。</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在宁夏银川市西北部,山势巍峨,是银川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山中有原始先民留下的岩画,岩面分布在600多米的沟谷两岸石壁上,约有三百多幅。内容大多为类人头像,还有马、驴、牛、羊、狩猎、人手及动物纹饰。这些岩画采用凿刻法和磨刻法制成,是研究古代贺兰山地区少数民族艺术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1999年3月16日,为了反映我国汉代丰富多彩的石刻艺术,展示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志号为1999-2《汉画像石》特种邮票,全套6枚。</p><p class="ql-block">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画像,与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牛耕图(6-1)反映当时“男务耕种"情景,图中的耕作方法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1962年出土于陕西绥德县,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纺织图(6-2)画面上清晰地呈现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1957年出土于江苏徐州市铜山县,现藏南京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舞乐图(6-3)长袖舞是汉代的宫庭舞蹈。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江苏徐州沛县,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车马出行图(6-4)画面是一组雄奇壮观的官吏出行队列。1953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北门古墓,现藏重庆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荆轲刺秦王图(6-5)分别描绘刻在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中的情景,邮票所选为左石室中的一幅。现存于山东嘉祥县武氐祠。</p><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6-6)图中刻有人首蛇躯的嫦娥腾然升空,周围云气缭绕,繁星点点,表现了嫦娥奔入月宫的壮观景象。1964年出土于河南南阳市的汉墓,现藏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汉画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