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孙一先伯伯

海棠花语(王红梅)

<p class="ql-block">  我的伯伯孙一先,是父亲的老朋友,比父亲年长30岁。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给我很多教诲,让我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  孙一先伯伯,杭州人,生于1906年,早年就读于杭州中学。青年时,曾在国民党统治的上海出任管通讯器材的中校库长,一度出任铁路上海车站站长,但是他是支持革命的。孙伯伯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交情甚好,薛暮桥当时是沪杭铁路车站中最年轻的站长。"四·一二"事变之后,薛暮桥因从事革命活动在杭州坐牢,孙伯伯的母亲亲自给薛暮桥做了棉衣,孙伯伯托人送到牢中。</p> <p class="ql-block">  孙伯伯是上海解放后,政府接收的旧政权人员,他服从安排来东北。他先在哈尔滨中长铁路局任法律顾问,后调齐齐哈尔工程段总务科任职。1956年,孙伯伯和父亲在同一单位上班,他们有几十年的交往。伯伯为人乐观,性格倔强,说话大嗓门。我1963年出生,对孙伯伯的印象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那时候他是我们家的常客,一到夏天,几乎每天他都骑着自行车从铁路局宅到我们家,和父亲一起聊聊天,拉拉京胡,赶上吃晚饭,就在家里吃,有时他还带上自制的豆腐干,有点像我们北方人吃的臭豆腐,我们几个孩子也有幸品尝。</p> <p class="ql-block">  我印象中的孙伯伯戴着高度近视镜,七十多岁的时候,还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离我家多远就喊父亲的名字,我们听到喊声就知道他到了。六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孙伯伯丢掉了工作,靠给浙江大学用铁笔刻讲义赚取点生活补贴,父亲在市第一医院工作期间,还介绍孙伯伯在医院看收发室,历经生活磨难,也不曾磨灭他的乐观与豁达。</p> <p class="ql-block">  听父亲讲,他拉京胡的水平并不高,但他乐理很通,节奏鲜明。五十年代末,像张君秋的唱段都没有乐谱,他按唱片记录下来曲谱,教给戏迷票友唱。他为市塑料二厂排京剧《赵氏孤儿》全部唱腔都是他记录下来教演员唱并操琴,一个小单位能演出这样一出大戏,他付出了大量劳动,使演出取得成功。</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孙伯伯已70出头,但是在我眼里,他分明就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他不仅幽默、健谈,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说话速度极快,而且每天早晨都要和年轻人一起打篮球,还会一口流利的英语,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p> <p class="ql-block">  孙伯伯的可贵之处是平易近人,特别愿意和孩子们交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我们小孩子的尊重。粉碎“四人帮”后,我上了初中,家里给我们订了《人民文学》《大众电影》《十月》《小说月报》等杂志。当时如同沙漠中见到绿洲,我们几个孩子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文化、思想的乳汁。每期的杂志妈妈从单位带回来,我都装订起来,一期都不会少,而且看的时候也很注意,保持干净整洁。当时,有一期大众电影封面,刊出了香港电影《三笑》的电影剧照,一先伯伯兴奋地告诉我,电影的导演李萍倩先生是他的表哥,上海解放前夕,要不是母亲阻拦,他也随表哥到香港去了。他要借我的《大众电影》拿回家看。看到我一副爱惜、不放心的样子,马上对我说,保证一定不弄坏,一点折页都不会有。听到伯伯的承诺,我高兴地借给了他。这件事情一直在我的记忆中。一个长者,对我这样一个小孩的尊重和理解,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在我的成长中,让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如何尊重别人。孙伯伯还鼓励我多读书,告诉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p> <p class="ql-block">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70年代末的时候,一先伯伯要回到他的老家杭州去生活了。他走的时候,特意将他的一本袖珍英汉词典赠与我,并在词典的扉页上为我题写上,“虎林闻莺语 , 西子展宏谋”,“莺语”是英语的谐音,我的名字“红梅”用杭州话读就是“宏谋”。表达他祝愿我学好英语,希望我实现理想,有所成就的心情。这本小词典,在当时很是珍贵,带给我学习上的动力。孙伯伯把他仅有的一本词典送给了我,也寄托了他对我的一种鼓励和祝愿。</p> <p class="ql-block">  孙伯伯回到老家后,一直和父亲书信往来,1983年父亲去杭州拜会了他的老朋友,他们共同游览了西湖,在苏堤、断桥、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他们谈诗论画、回忆在东北曾经一起工作的日日夜夜。我那时候由于上大学,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望阔别的孙伯伯。后来,孙伯伯患病,薛暮桥安排他到北京医院诊疗。经检查,孙伯伯罹患晚期癌症,不日病逝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孙伯伯在我心中,是一位师长,他给予我的是学校中、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我永远怀念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红梅写于2011年8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