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0年6月1日,购得《南渡北归》,全书三大卷,煌煌一百七十万字。《南渡》《北归》《离别》书名简单而清晰地勾勒出了全部时间线,后来在微博上与本书作者,著名作家岳南有了直接的沟通,方知第三部《伤离别》被去掉一个“伤”字有多么的无奈,它像“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样让人黯然神伤。李庄也第一次进入到我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四川宜宾一个小镇—李庄也因一大批民国时期的大师而闻名遐迩,中央研究院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永,中央营造学社梁思成、林徽因,同济大学童第周等。当年李庄不足三千居民却热情地接纳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国大地测量所等单位学者、师生一万二千多人,它不止为中国保留了文化的种子,还在短短六年时间里取得了不菲的学术成果,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董作宾的《殷历谱》、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都完成于此。</p><p class="ql-block"> 过去几十年读书生涯耳熟能详的大师名字在李庄一一出现,大师们的足迹令人神往,经过十三年又三个小时的历程,2023年9月30日,我终于来到李庄。</p><p class="ql-block"> 李庄古镇保存还算基本完好,街上还是童年时所看见的木板老屋,所有的餐馆都在门口展示刀工卓越的李庄白肉,这道原来的“裹脚肉”,后来被文人墨客改名为文雅许多的“李庄白肉”。其大名已经远远超过文化史上的李庄。李庄三白:“白肉”“白糕”“白酒”都已品尝,同济大学医学院、工学院、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也仔细参观。中国营造学社所在的月亮田,现在已经重新打造成了仿古景区,虽非古韵十足的旧城,但也有江南水乡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当同济大学在云南昆明进退维谷时,李庄九大家族商议决定,由乡绅罗南陔给同济大学发去电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因此,李庄为中国保留了一大批读书的种子,也为中华民族善待了众多的大师。今天李庄游人如织,为万人钦慕,乃与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不无关系。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庄处处可见放大了的罗南陔16字电文。但是,却无一处告知游客,这一知名乡绅在1950年即被新政府镇压,吃了枪子。</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的李庄和当时全国所有地区一样,条件不可谓不困苦,生活不可谓不艰难,但是,他们却人人充满无穷的斗志和美好的希望,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就。然而,就是这些具有坚强意志的大师们。却在几年后,十几年后要么自杀身亡,要么苟延残喘,要么出卖灵魂。《南渡北归.伤离别》记录了大师们最终的结局,凡留下来的几乎无一善终。所以,岳南先生始终将被迫删除“伤”字引为最大的憾事。</p><p class="ql-block"> 车子离开了李庄,离不了的是不尽的唏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