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广富林文化遗址——上海之根(中)

同春

<h3><br>  文字:韩同春<br>  摄影:韩同春<br>  <br>  <br></h3> <h3>说起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自然不能错过神奇的水下博物馆,它仿佛像金字塔般的屋顶“漂浮”在水面上,与周围环境相融,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遗址中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巨大的历史考古价值,无疑是“揽尽上海千年历史”的一塊难得的宝地。广富林遗址包含了上海上下5000年历史的内容。最早可以推到崧泽文化的晚期,一直延续了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周,汉,唐,元,明,清乃至上海陆地形成的整部历史。据参与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的专家所言,广富林遗址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意义重大。在约15万平方米的农田下面,不仅仅埋藏着一部上海古代历史,也蕴藏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碎片。对此,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想要亲眼目睹这些被尘封于厚土下,达数千年之久历史文物的“真容”。为此,去前我做了一点功课,查阅了松江广富林历史文化的一些资料,凡去一个地方,我会像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临时烧个香抱个佛脚什么的,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br>说起广富林文化遗址,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有二处,一个是建在水中的“广富林文遗址文化展示馆”,一是酷似破损古陶的“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这是我今天特要去的二处景点,而遗址内还有的,如“古陶器艺术馆”与“木艺传承展示馆”……等,由于时间所致,这趟只能忍痛割舍了。<br></h3> <h3>走过建造于水中的石桥,到展厅及水下空间文化展示馆的入口处。入口处为圆形的“柴堆”或“谷仓”式建筑,这一建筑形式寓意了江南农耕文化的特点,双坡抬梁,穿斗形式,与周围水乡建筑的风格形成呼应。而室内空间则表达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格调,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大气沉稳。<br>约四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主体结构都隐藏在水下,借此来隐喻远古文化的深藏不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当步入其中时,它给我的一种感觉是;一条连贯于古今的时光隧道,一所补给涵养的文化泽站,一座上海文化建设的新地标,更是探索研究海派文化,追寻上海历史之根的一处极为重要的文化地标。</h3> <h3>文化展示馆的外部,由三组“漂浮”在水面上的大型坡屋组成,双面屋顶和圆顶建筑的形式灵感来源自新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的草屋,外立面的细节融入了中国唐宋以后形成的传统古建筑特征。整组建筑群与富林湖浑然天成,是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内的中心景观之一。主要展馆及一些配套空间设计在水下,一方面有效减小了地面建筑的体量,另一方面整个建筑与周边水乡小尺度的建筑有更好的协调融合,放眼望去,既大气恢宏,又极为靓丽,它无疑成为了一处网红打卡新的胜景地……。</h3> <h3>整座文化展示馆分为水上观光平台和水下展厅俩部分,在一个个屋顶的内部就是展示馆的展厅,山墙由玻璃嵌构而成,解决了采光和通风问题。展厅内陈列着大量出土文物,向人们述说着数千年以来发生在这里的历史。1958年,当地农民开掘河道时,发现了大批古代遗物,之后共进行过四次考古发掘。1961年,第一次考古,探明了广富林遗址早于马桥遗址,又略晚于崧泽遗址,为良渚文化遗存。1999年,第二次发掘,发现了疑似汉代建筑构件。2001年,第三次发掘,除发现良渚文化遗存外,还出土了不同于良渚文化的新器物。2008年,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春秋早期的鼎制青铜礼器残件,同时又发现了广富林文化的墓葬,进一步显示了广富林文化遗址的考古价值。佐证了上海的源头在松江的历史事实。历史上的松江,可谓是“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明朝时,松郡为天下名郡,史称“东南都会”。昔日的上海,是松江府的一个县,而今天的松江,则成了上海的一个区。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建筑,它是为传承历史文化,保护遗址原始生态,结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建造的博物馆。展示馆在建造时,四周开挖河道,形成了一片数百亩的水域,于是,这座具有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就“漂浮”在了水中,成为广富林最具特色的一个建筑群。</h3> <h3>从圆形大厅走下展厅,由此步入水下,这个水下展示馆令我联想起富林湖东岸边上的一条“龙源路”,仿佛与穿趆时空之旅的水下展厅相互连通,仿佛看到龙的传人一路走来,一路龙脉呈祥地谱写古今相续的上海史语,故而心生龙蛰湖底,龙脉潜行的无尽兴致……</h3> <h3>拾级而下时,盘根错节的上海之根通道,突然有一种踏入地下,走向远古的感觉,我不自禁地深吸了一口气,怀着对先人的敬仰,轻轻地步入到当年的发掘现场,抬头看到“水下2米”的标识,才明白整个文化展示馆都在富林湖面下。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始于1959年,进入21世纪以来,陆续发现了远古时期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广富林文化是一个内涵纷呈的地方性文化,虽然它的持续年代仅两百年左右,但这非常关键,它是连接了长江和黄河早期文明的重要桥梁,在时间上,连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和夏商之际的马桥文化。而广富林是上海历年发掘规模最大,出圡文物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h3> <h3>进入展厅,抬头便见两棵石质巨树环抱一块木质牌子,“上海之根,海派之源”八个大字跃然眼中。往前走,视线豁然开朗,首先见到的是发掘实景和遗迹现场的还原,站在水下2米处,大片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晒在考古“队员”们的身上。</h3> <h3>发掘现场有不少考古人员的雕像,栩栩如生的再现了考古发掘的场景,逼真的考古者塑像与真实的参观者难辩真假,其中的人物惟妙惟肖,那些考古人员虽是假的,但第一眼看去,还以为是真的,感觉随时会动。“他们”,或蹲下用工具作业,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一切再现了当年广富林发掘现场的情景……。</h3> <h3>数千年前的先人们,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如何一代代繁衍生息,一步步走下来的,让后人从中感悟到生命文化传承的伟大与灿烂。</h3> <h3>穿过狭小灰暗的通道,看到了先民们日常的劳动生活情景,考古证实,约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来自中原地区(约今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及山东)的先民,从黄河流域一路向长汇流域迁徙。他们中的一部分来到了广富林一帶,定居,生存,繁衍。与从浙,闵,赣一帶早先来到的先民们汇合,共同成为这片土地上有据可考的最早移民。先民们在树林和湖泊周边组建家庭,修建房屋,铺平小路,相互协作,采摘果实,渔猎耕种,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在迎接新生,送走亡者的轮回中,渐渐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这支来自北方的文明,在与南方文明的碰撞融合中,扎根在南方这块沃土上,广富林遗址留下了他们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印记。</h3> <h3>发现稻田遗迹和犁,石镰等原始工具,可见当时开始有规模的种植水稻了。</h3> <h3>远古时期,广富林遗址的东北部,有着大片湖泊与河流,在湖泊的沿岸发现了大约1000平方米的栈桥等建筑遗存,基本可以勾勒出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环境。除了发现崧泽文化时期稻壳和稻米外,还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鹿角和猪骨,表明在5000多年前,广富林的先民除开始农耕外,还以打猎来作为肉食的来源。</h3> <h3>远古时期留下的遗迹。</h3> <h3>良渚文化墓葬:良渚文化墓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头南脚北,一般都配有木质葬具,并随葬有较为丰厚的陪葬品,反映出当时较高程度的生活水平和较大规模的生活群体。</h3> <h3>古代墓葬遗迹</h3> <h3>广富林遗址发现这座崧泽文化时期的二次墓,葬,规模较大,墓主头骨移位,骨架凌乱,有经过二次下葬的痕迹。随葬品丰厚,有鼎,壶,盘,罐等陶器及墓铭,说明当时的先民己有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丧葬习俗。</h3> <h3>古代二次墓葬遗迹</h3> <h3>远古时期的木桩遗存</h3> <h3>广富林文化建筑遗址</h3> <h3>这是一处保存较好的一间建筑遗址,墙体由粗壮的木柱支撑,细木条抹泥后形成支架,先民这样的做法有那些好处,散落在地面上的陶器又有怎样的用途呢?我默默地在思索,也可以在行走时慢慢去寻求答案。</h3> <h3>在水下的6米处,看到海边遗迹展厅,展示了先民的生活。“广富林”融合了南北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从而延续了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断层,无疑具有独特地方魅力的远古文明,</h3> <h3>二陸草堂</h3> <h3>灯光昏陪的地下展厅,给人以一种穿趆古老时空之感。我带着好奇与求知的欲望,一路走来,路过了远古时期古先民的茅屋,看到了远古人类从以猎为生的生活场景,看到了人们由原来的茹毛饮血时代进入了相对文明的农耕时期。</h3> <h3>农耕时期的村寨,广富林文化村落大多沿湖而建,依湖岸线曲折兜转,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湖岸呈缓坡状,由陆地向湖心逐渐变深,房屋,墓地,稻田都临湖,分布在不同区域。</h3> <h3>古老的广富林历经沧桑,从4000多年前的一个原始村落,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富甲天下的繁华古城。自奏至南朝梁时期,这里曾设县,但均因各种原因或迁㦯废。直至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这里才出现了政局稳定的华亭县。由此可将上海建成的历史追溯到1200年之前。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华亭升县为府。到凊代松江府下设华亭,上海,青浦,奉贤,南汇,金山,娄县等七县,从此在地图上出现了“上海”这个名称。从明代开始,因棉纺织业兴起,松江在经济上盛极300多年,形成全国棉纾织业的中心,固素有“衣被天下”之称。因局势稳定,经济发展,水陆交通便利成为四周民众往来的集散地。五湖四海的商客,手工业者,。文人等在此云集,安居乐业,他们帶来j不同的文化也彼此影响,相互交融,逐渐形成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风貌。展厅中有一条贯穿松江城内外的十里长街,可窥豹一斑而见当年松江的商贾手工,饮食物产,民风民俗,呈现一派繁华商城的熠熠生辉的往事……。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早年松江,上海源头”的真正含义,展厅内除制作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外,还制作了一制陶坊,布艺坊,农耕坊,书画斋,车站,码头等实景设施,并按照时间脉络将一个个场景连接起来。随着地下时空的转换,城邑雏形渐渐形成,上海从东海之滨的一个原始村落,到华亭县,再到松江府,直至上海滩的数千年历史嬗变过程。漫步其中,犹如徜徉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h3> <h3>展厅中的书画斋。</h3> <h3>展厅中的书報亭。</h3> <h3>展厅中的布店。</h3> <h3>展厅中的“第六”粮油店。</h3> <h3>路边的香烟摊。</h3> <h3>黄道婆,原松江府乌泥泾人,宋未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她幼时为童养媳,曾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在崖州期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改进纺织工具。返回故乡后,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机具,被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h3> <h3>展厅中的裁缝铺。</h3> <h3>展厅中的”無锡”酒楼。</h3> <h3>展厅中的酒馆。</h3> <h3>展厅中的豆腐坊。</h3> <h3>数千年前的人类,在广富林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步步走来,感受文化传承的伟大,一幕幕市井生活埸景,总让人心生亲切。亭子里的两位艺人在说着苏州评弹,亭子前是一条江南特有的水弄堂,小桥,流水,人家,所有这些场景令人怀念。</h3> <h3>绣坊里的一位绣娘</h3> <h3>展厅里的中药铺。</h3> <h3>展厅里的中医诊所。</h3> <h3>竹器编织艺人。</h3> <h3>桥边卖花的女孩</h3> <h3>父辈推过的独轮车</h3> <h3>展厅里的香燭店。</h3> <h3>剃头担子师傅。</h3> <h3>展厅里的杂货店。</h3> <h3>五谷杂粮,鸡鸭鱼肉,各类干果。</h3> <h3>展厅里的糕点(团)铺。</h3> <h3>展厅里的“张记”粮行。</h3> <h3>展厅里的茶馆店。</h3> <h3>街头的小吃摊。</h3> <h3>“钱庄”,近代银行的鼻祖。以山西晋中的晋商为典型性代袁,其它还有曾经繁盛一时的还有徽商,浙商等……。</h3> <h3>展厅中展出的松江市井风情,曾经的小铁铺。样样式式,历朝历代,这里有我童年时代的印记。</h3> <h3>明清两代,松江共出进士457名,状元4人,有“科举大邦”之美誉,这与松江府完备的学制体系和崇文重教的传统息息相关。<br>书院早期用于藏书与供祀,后逐渐用于讲学。松江最早的“九峰书院”由邑士卫谦创建于南宋初期,之后,元代知府张之翰建“西湖书院”,明代知府孔友教建“日新书院”,清代更有著名的四大书院——云间书院,景贤书院,求忠书院,融斋书院。<br>除书院外,松江境内还有各类义学,至于散布于松江各乡镇的私塾,则因数量庞大而难于统计。<br>在松江府内,到处可见书生身影,可闻诗书吟诵,礼乐之风根深蒂固。<br>听!这是私塾学童们的朗朗吟书声。</h3> <h3>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于1878年由李鸿章主持筹建,在经历过亏损与大火灾之后,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93年重建,并扩大了规模,改名“华盛”。上海机器织布局在中国棉纺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h3> <h3>漫步走过史前时代,封建社会,我们将来到近代的上海。一条几百米的老上海风情街在眼前呈现,一股民国风迎面扑来。</h3> <h3>1856年的“振华”造船厂。</h3> <h3>大家猜猜这个是什么?如果你不是土生土长的中老年人,你绝对猜不出!这是粪桶,功能类似于今天环卫局的抽粪车。<br>小的时候,每天早晨,环卫工人推着它走街串巷,铃铛一摇,家家户户听见铃声就把家里的痰盂和马捅拎出来倒到这里,这个动作,代表的是新的一天开始了。</h3> <h3>展厅中呈现了典型的老上海石库门,照相馆,德弘堂,申报馆,还有“美华”大戏院,大清邮局,“海上传奇”,铛铛车,“松江”火车站等……。穿梭在历史的上海街头,让人恍惚忘记了今昔是何年?<br></h3> <h3>1843年11月,因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上海县所属区域被迫开埠。从此,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东移,昔日繁华的松江府逐渐走向没落。近代上海以其重要的战略和交通位置,在工业,商业及其贸易的浪潮中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国际都市,吸引了来自江,浙,赣,皖,粤,闽等各省份以及英,美,法,俄等西方各国移民在此汇集,推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城市发展。上海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的气度融会贯通,缔造了中国近代的一篇《海上传奇》。</h3> <h3>上海是中国最早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有轨电车曾在“十里洋场“的老上镂下了深刻的时代底片。“叮叮当,叮叮当”,身着旗袍的女子腕挎手袋,款款而上有轨电车的踏报,头戴礼帽的老克勒侧倚在木椅上,手上翻着一张刚买的《申報》。展示馆中的老式有轨电车,像泛黄的月份牌,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曽经的老上海。1908年,上海有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975年,上海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拆除。</h3> <h3>展厅中还复制了一段松江火车站的场景,松江火车站是沪抗铁路上的一个三等车站,它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上海至枫泾段铁路开通后,松江站是当时仅有的几个火车站之一,这座车站见证了松江近代的发展过程。如今的车站很有怀旧感。</h3> <h3>展厅里再现的近代的码头。</h3> <h3>边看边走,边走边想,面对这久远的历史变迁,有一种“错位”的感觉。不知不觉回到了圆形大厅的地下层,这里有上海历代书画名家作品展,可让人小憩并驻足欣赏。通过中庭内的扶梯可返回地面。走出文化展示馆后,我望着“漂在”富林湖上两坡屋顶的大斜度建筑,又回首圆顶建筑,突然觉得这多么形似几千年前的广富林村落样貌啊!<br>回想起在水下展示馆里的几个小时,按照时间线,从原始社会,远古时代,旧时代直至现代的脉络,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从头至尾走了一遍,我仿佛穿梭在时空里,回到先人的历史场景里一起生活了一遍。<br></h3> <h3>广富林遗址文化展示馆及众多双面屋顶的建筑,“漂浮”在200多亩波光粼粼的富林湖上,简约的几何造型,以最少的线条勾勒出最美的轮廓,它沉浸在湖底,给人以踏入地下和走向远古的暗示,展示馆的六个展厅,通过广富林考古记忆,分别还原了在广富林地区考古现场发现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三者的渊源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延续的佐证:以考古遗迹还原广富林4000多年前村落的样貌,通过影像场景讲述松江建县升府,生动的市民生活场景,呈现了明清时期松江城内外街道的繁荣景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街景,典型的老上海石库门文化,勾起了上海人的无限遐想和回忆……。所有这些,让人们在穿越时光隧道里,体验和阅读上海这座城市,她从那里来,又会到那里去。<br>对于上海历史,很多人都认为源于近代,一度有着“上海无古可考”的谬说,然而,广富林村的村民在1958年疏通施家浜和辰山塘河道时,一位村民一锄头下去,挖出了上海最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从而将上海的历史,至少向前推进了4000年,甚至更早一些。<br>据考古研究推测,大约在7000~10000年前,广富林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古海岸在冲击成陆地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出地面隔绝海水的一道道天然屏障,为先民在广富林能定居,生存,繁衍,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诗人陆德蕴(字润玉)作《富林十景》诗,其中四景为水景:一景为广富林市景,一景为远山之景,一是为田景,一是为林景。这样独特的地理与水利环境,对于以舟楫为交通工具的古代社会,加之广富林湖泊河流密布,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气候湿润等条件,广富林能够兴盛发达就不足为奇了。诗中“斜月未堕山,烟中市声起”之句,便是其时的真实写照。<br>如今,广富林文化遗址的面纱己被逐步掀开,然在它的厚土里,水底下,有多少依然被历史尘封的珍贵文物,等待着重睹天日的一天,会给上海人民带来更多的惊喜!对于这一点,我是坚信的。历史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今天我们站在上海的这塊土地上回望历史,冈身(古海岸线)以西最早发育成陆,人脉繁衍。所以,上海的历史当从此开始写起,这是毋庸置疑的。<br>我以为,考古的真正意义在于,是在寻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已经丢失的记忆,这一点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有考古才能使得一个国家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仅仅为了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的背后,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这是对中华文化最大最好的解读,还原传承和弘扬光大。从这点意义上讲,考古学的最大意义,在于重塑中华民族从远古到近代乃至今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br>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不妨带着自己的家人或亲朋好友,来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去一游一览一观的好地方……。<br><br></h3> <h3> (未完待续)</h3> <h3> </h3> <h3><br><br></h3> <h3><br>  </h3> <h3><br><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