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一位岁贡,授训导,在他乡董修一本史志,应是故乡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h1><h1> 子昂故里,文脉绵长,涪江学风,惠泽巴蜀!</h1> <h1> 雲陽縣重修志序<br><br> 邑《志》者,《郡志》之權[ 权]輿[ 见“舆”,车厢;车。],亦即《通志》,國史之张本也。明自道光癸卯秋(1843),捧檄[ 檄文。古代官府的一种文书,长二尺,用于征召、晓谕或声讨;用文书征召、声讨。]司鐸[ 古代掌管文教的人。古代军队中负责击钲铎用来传令的人。春秋鲁国时的宫名。]雲陽,撿舊藏交代書簏[ 竹篾、柳条等编的盛物器。一般为圆筒形,较高,类似竹篓或箩筐。]中,僅有《郡志》而無《縣志》,心訝甚,遲[ 见“迟”,缓慢。]之又久,得之向生家,僅[ 僅副詞,才,只,僅僅;指數量少。]數卷,高</h1> <h1>不盈指,乃乾隆初,邑侯[ 邑候。县今、知县。候,古时对士大夫的尊称。]曹公源邦[ 曹源邦,字風萬,文林郎,云县知事,浙江嘉善举人,雍正十年任云阳知县。乾隆六年再任。],暨署篆[ 这儿用署篆,意职位低,自谦的意思。]刻劉公士縉[ 刘士缙,字覲宸,号笏亭,署理云阳县,文林郎,加二级纪錄四次,又军功纪錄二次,山东东昌府邱县人,乾隆十一年任。民国二十四年版,有刘士瑨刊误。]两名宿,共相參訂而成者也,距今又復百有餘年矣。其間,山川景物不無變更,仕宦選舉、忠孝節義以及獨行流寓、詠歌撰述[ 诗词歌赋,著作之意。]之作,可以</h1> <h1>彪炳史策者,亦不無日新而月異,凡宜補入《志》乘者,胡可勝道。明學官[ 又称“教官”。中国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开始设置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也,立教化[ 立教化。兴起教育感化的风尚。教化,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正風俗[ 正风俗。树立良好的风俗习惯。正,恰好,偏偏。],發徽闡[ 见“阐”,把道理说明白。],幽職也[ 从细微处阐明深刻道理。微,细微。阐,阐明。幽,深。],邑乘不修,恧[ 惭愧。]孰甚焉。咸豐三年(1853),適全椒江菱石先生[ 江锡麒,安徽全椒人,优贡,咸丰元年署任云阳知县。]摄篆[ 摄篆。职掌、管理。摄,管理,兼理。篆,印章多用篆文,因即以官印的代称。]雲邑,以與養、立教、起廢、振</h1> <h1>衰為已任。明因與之籌及續修邑志事,即欣然,示諭采訪,迺[ 汉语三级字,“乃”字的异体字,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另外,此字为罕见姓氏。]延請開江[ 今重庆市开州区,原名四川开县,唐广德元年以原盛山改县名为开江。],陳君友松編纂[ 又昆,字枝足(竹),号友松,堃之弟。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中式,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科萧锦忠榜进士,清道光25/3/46。在北京农部任职。先后出任永清县、宜春县和新城县的知县,候补直隶知州,还被云阳、开县聘为县志主编,修成《云阳县志》和《开县志》。主讲于开县盛山书院,专志著述和教学。著有《小桃溪馆诗抄》、《小桃溪馆文抄》等书刊行于世。],而明公餘之暇,亦时與商榷[ 专卖,专营;商讨,研究。],訂訛補缺,閱一載而書成,是役也,雖屬補修,實同创始(轫始)[ 轫始,重新开始。轫,阻碍车轮转动的木头。这里指开始。],數百年之缺典,一</h1> <h1>朝舉行,吾固嘉江候之[吾固嘉江候之:我认为县令江锡麒功劳最大]功之大,尤喜雲人士之好善,為不可泯也,文教蒸蒸日上,明其拭目俟之已。<br> 咸豐四年雲陽縣儒学[ 儒学。元、明、清在府、厅、州、县设立的学校,供生员读书,称“儒学”。这里指管理儒学的官员。],射洪鄧向明[ 按咸丰四年(1854)甲寅《云阳县志》载,董修:特授夔州府云阳县训导,邓向明,射洪县岁贡生。]撰,附印鉴两枚。<br> 明为作者自称。陈代坤老师,陈名扬老师帮助,云阳县作协涂战勋老师提供整理本。在此向老师们一并致谢!<br> 邓向明:嘉庆恩赐岁贡[嘉庆恩赐岁贡:陈代坤老师提供。光绪十年《射洪县志》卷十,选举,岁贡,第十一页。]。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任职训导。邓向明在本志卷十一,艺文志下附《贾瑞山先生傳》,卷十二,艺文诗附《浮池石·七古并序》著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