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五站:游览国家AAAA景区元通古镇。元通古镇在清代被称为“小成都”,苍山为伴、江水相依,冬日暖阳下黄绿相接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川西民居把元通古镇变成了一幅层次分明、色调温和的画卷。崇州的元通古镇,拥有1600余年历史,素有“千年小成都,清明上河图”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元通古镇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可以追溯至东晋时期,初名水渠乡。元通称谓之由来,光绪三年的《崇庆州志》曾有记载,意为与古寺有关。明英崇正统年间,有圆通寺始建于水渠乡,由于此地居水陆要冲,僧侣商贾云集,买卖居家渐聚于此而繁华起来,故清代便在此兴场建镇,便以寺名为场名,其后于民国时期称元通。</p><p class="ql-block"> 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元通古镇历史上是文井江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水运码头。自建镇之日起,商贾川流不息,舟楫往来不断,早在明代,就有“良田数万亩,烟火数千家”之说。至清代,南方各省客商纷纷来此建馆兴业,于是便有“小成都”之称。而今,古镇街头,桥头江岸那默默伫立的各省会馆,仍见证着昔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双凤、麒麟、玉龙、东盛、增福、长寿,古街鳞次栉比;六馆一山荘,九台七字库,文脉悠远昌盛;铁索古桥、梵宫静宇,便捷温馨;转角木楼、高墙飞檐,舒适宜居……元通古镇现有三绝,其一是元通镇大地主黄光辉的住宅,其二是老街老桥清嘉庆年的永利桥,其三是三江汇流上演“清明上河图”。崇州属岷江流域,大小支流纵横交错,据地方志载,历史上通航仅两段,元通即其一。元通依水而筑,场镇就在汇江边,因文井江、味江和泊河江在这里交汇而得名。昔日,因蜀中交通不便,作为川西动脉的汇江便成就了元通一段水陆码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数千年的光阴,悄悄在元通古镇的大院小巷之间流淌,一砖一瓦间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每一处都能感受到古镇的安逸。轻风拂过,金黄的树叶宛如漫天飞舞的蝴蝶,轻轻落在古朴的屋顶、房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金色的琉璃瓦,为古朴的民居增添了一份色彩。从汇江桥上走进元通古镇,交错的石板路老街便出现在眼前,它连接着古镇的清幽小巷、古老大院,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游览国家AAAA景区平乐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平乐古镇保存完好程度达85%,有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万平方米。古镇内有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古镇的风景秀丽,如漓江的福兴段江面开阔,水质清澈,两岸农田村庄错落铺开,远处青山含黛,风景秀丽。此外,平乐古镇还有许多古建筑和美食。</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游览卢沟竹海,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竹海。芦沟被称为邛崃的竹海,一条道路蜿蜒伸进沟里,人行其间如行山阴道中,移步换景。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万余亩,登高环视,竹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古镇驱车直入芦沟自然风景区,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千年古镇之幽谷画廊,方圆8.6平方公里,享有“二十华里绿色长廊,天然氧吧”之美称。</p><p class="ql-block"> 入沟4公里,一天然石佛像掩映于竹海之中,双目微闭,慈祥亲切,佛身即百米山峰,高过乐山大佛(72米),山人称“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竹为佛依,佛是竹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茶马古道遗址,茶马古道存在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团结。茶马古道是推动民族和睦、维护边疆安全的团结之道。茶马古道是中国统一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茶马古道是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之路。张骞,在出使西域时,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吃惊的发现了大量产自四川蜀布、邛杖等物资,并将这一情况向汉朝皇帝做了详细汇报。在汉朝皇帝重视问询下,一条神秘的“蜀身毒道”才得以浮出水面。“蜀身毒道”就是茶马古道的前身了,而且还早于北方丝绸之路。中国汉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相如用口辞、礼物、货品、商贸、筑路工及赋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作武器,就让经营“西南夷”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文取柔治“西南夷”的经验,自临邛以西之松安镇马湖营出发,披荆斩棘,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一路经马崖顶、 油炸沱、 高家场、 何家场、 高兴场、 越镇西山,渡玉溪河,进八步关,入青龙场,不畏艰难劳苦,镂出一条灵关古道, 打通通往西南夷“蜀身毒道”的商贸。在对外商贸日趋繁荣的同时,“蜀身毒道”这个名词也逐步被“南方丝绸之路”替代。</p> <p class="ql-block">古代人运送货物途径这里时,为了防止摔倒而修的挂环。</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蔡伦而修建的蔡伦和古代造纸工艺雕像。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p><p class="ql-block"> 另有学者认为,只有蔡伦才是真正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不仅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而且其发明的造纸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多种类型的纸中,只有用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工业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上专家一致认定:蔡伦是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中国是造纸的发明国。</p> <p class="ql-block"> 宋代造纸的遗址分布沟内。 沟内到处是大青石,山石之上的竹子全是川西坝子常见的慈竹,纤维丰富而有韧性,是造纸的主要原料。</p><p class="ql-block"> 在南宋造纸的遗址,秋日透过依依翠竹,光斑点点印在那些古老的石磨、石锥、石槽,上面爬满了青苔生满青草。然而稍加考察就发现,这里造纸是以水为动力,因此水道设计十分复杂,冲驱推动大水磨的水道上设有小闸门,以水量大小控制大水磨的转速与起动、停止。多余的水则流入浸泡竹子的漂浸水池。大水磨现已废弃,在水道右侧还有小水磨房,目前仍在运作,不过主要用途改作碾磨玉米面。另外,蒸煮纸浆的大木桶进出料的工艺也十分巧妙。 并且所有水道都是在芦沟的大青石上开凿,如果没有在图纸上设计演算是不可能实现的。据成书于明末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介绍,古法造纸的工艺相当复杂,仅造竹纸的就有:破竹、沤竹、蒸煮、舂捣、抄纸压榨和烘干等若干道工序。</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世纪,东汉人蔡伦利用树皮、破布、渔网为原料发明“蔡侯纸”,造纸就成了中国古代造福人类的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纸,在唐以前以麻纸为主,在宋以后被竹纸和皮纸取而代之。到了明代官私造纸槽坊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和四川等省,原料为竹、木本韧皮纤维和稻草等,纸的产量居世界之首。“当笋生之后,视其山窝深浅,其竹将生枝叶者为上料。”(《天工开物。造竹纸》)从平乐产竹的环境看,可以肯定平乐的古法造纸是竹纸。那么古法造纸在九百年前究竟如何传入平乐,至今是个谜,而且也是一个奇迹!造纸工艺在当时也属于世界先进技术。而平乐古镇距蜀郡中心城市成都也有近三百里路途,在当时可谓相当遥远偏僻。自南宋有造纸者来到此地兴起造纸,至明清时期相当发达,除顺南方丝绸之路贩运西北外,还从白沫江水路远奔长江销往江南。</p> <p class="ql-block">古代造纸作坊遗址。</p> <p class="ql-block">竹海终点的财神庙。</p> <p class="ql-block">庙前树立有古代名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医圣张仲景雕像。</p> <p class="ql-block">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孙武雕像。</p> <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雕像。</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明代医药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雕像。</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之祖”屈原雕像。</p> <p class="ql-block">临行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此次天府行虽然时间短暂,阴雨相伴,却也快乐无限,收获颇丰。我们不但游览了著名的“青城天下幽”,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游览了著名的黄龙溪古镇、元通古镇、平乐古镇,泰安古镇,还游览了武侯祠、竹海、茶马古道、汉代造纸作坊遗址,从中也学习了不少的古代文化。也品尝了不少本地的美食。据查阅资料,四川还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期待下次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