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秋游螺州古镇

风雨潇潇

<h3>  10月14日,16位老同学相约前往螺州古镇,游览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h3> <h3>  《搜神后记》中记载的《田螺姑娘》故事,上了年纪的人大都知道。这个故事便发生于螺州,小镇也因这故事而得名。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叫谢端,他的品质和善举感动了玉皇大帝。有一天谢端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便将这只田螺带回家,养在水缸里。第二天谢端干完活回到家,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此后几天都是这样。他很纳闷,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于是有一天提早回家,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螺壳中出来,忙着生火做饭,很快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由于被撞见,姑娘只得说出实情。原来姑娘是天上银河上的仙女,受玉皇大帝指派,让她扮作田螺来帮助谢端。现在此事已瞒不下去,她不得不回到天上,但会留下田螺壳。说用这螺壳盛稻谷,就会有惊喜。谢端于是按田螺姑娘所说,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稻谷,发现壳里的稻谷总是满满的,取之不尽,从而帮助乡亲们度过了饥荒,生活越来越富裕。乡亲们因而十分感激田螺姑娘,为她塑像立庙,来纪念这位乐于助人的田螺姑娘。</h3> <h3>  螺州古镇能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倒不因为《田螺姑娘》这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而是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清两代,螺洲是个不足千户的村落,竟出了31名进士、165名文举人、9名武举人,还出现了“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的传奇。 螺洲古称“百花仙洲”,是镶嵌在烏龙江畔的一颗明珠。曾经家弦户诵,崇儒尚礼,文风鼎盛,代有名贤,正象原州名一样百花争艳,惊天地泣鬼神。涌现出宋代朝议大夫林文茂,明代工部右侍郎吴复,清代刑部尚书陈若霖,内阁中书林瑞春,乾隆年间名士林雨化(林则徐、梁章钜、陈若霖、林瑞春都是其学生),光绪状元王仁堪,末代帝师陈宝琛,辛亥名宿林庚白,经济学家陈岱孙,革命英烈吴石等。人以地盛,地因人传,故而在福州有“帝师之乡”、“北有三坊七巷,南有螺洲古镇”的美誉。</h3> <h3>  螺洲古镇乡民以林、吴、陈三姓为主。这三姓与林则徐、沈葆桢、何振岱等有的同根同源,有的过从甚密,有的数代联姻。这份贤人关系图,既是“门当户对”的生动写照,又显示了豪门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h3> <h3>  螺洲古镇现在还遗留有孔庙、陈氏五楼、螺江陈氏宗祠、螺江林氏宗祠、吴公祠、观澜书院、螺女庙、天后宫、陈若霖故居、吴石故居等25处文物保护点。</h3> <h3>  陈若霖故居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为相连的四座大宅,总面积2300平方米。其中一宅名“赐书轩”,为陈若霖藏书之所,其他三幢为住宅,均二进结构。陈若霖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不畏权贵、铁面无私,事迹被改编成闽剧《陈若霖斩皇子》。同学们都看过这部闽剧,所以边游览边回忆兴致特别高。 陈若霖重家风,并言传身教,开创了螺州陈氏百多年的辉煌望族史。“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说的就是陈氏一门的事。陈承裘是陈若霖的孙子,他自己是进士,生的6个儿子中有三人是进士,故称“父子四进士”。这六个儿子中,另有三个是举人,故称“兄弟六科甲”。</h3> <h3>  陈宝琛故居由五栋楼组成,又称“陈氏五楼”。陈宝琛(1848—1935年)是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21岁(1868年)考中进士,相继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宣统元年(1909年)调入京城,担任溥仪的老师。螺州因此被誉为“帝师之乡”。 陈氏五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按建筑时间先后依次是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晞楼,总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建筑,集南方私家园林和北方庭院风格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性。</h3> <h3>  其中的赐书楼因纪念其曾祖父陈若霖的“赐书轩”和收藏宣统帝御赐之书而得名。赐书楼为三进庭院,具有典型的传统京派官家合院特征。楼匾“赐书楼”为乾隆朝内阁学士翁方钢手书,厅前梁柱“传家先志节,报国持精神”楹联系陈宝琛手书。中堂堂画是郑板桥风竹图,堂联为陈若霖家训“常存厚道以培家运,勿因小忿而失至亲”,亦由陈宝琛手书。</h3> <h3>  还读楼,取义于“还我读书”,也是私人藏书楼。所收藏的善本、珍本,不仅数量多,而且价值高。解放后这些图书多被福建省立图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所收藏。 还读楼现开辟为陈岱孙纪念馆。陈岱孙一生致力于教育,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h3> <p class="ql-block">朱镕基副总理在陈岱孙95岁寿诞时亲笔写给他的贺信</p> <h3>  沧趣楼取意先秦民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足”。 “沧趣”二字含有归隐的意思。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陈宝琛因向清光绪皇帝力荐的唐炯、徐旭战败,被降5级调用。陈宝琛自此隐居20多年不出,而回乡建沧趣楼以自娱。楼内贮藏大量古玩、金石、书画,是当时省内最大的一座私人博物馆。沧趣楼有很多幅楹联,联语多为君子立品、中正持节之类的劝世格言,体现了陈宝琛潇洒豁达的立身境界。他还写有《沧趣楼文集》2卷,记述了自己在沧趣楼的生活与研习的心得体会。</h3> <h3>  北望楼取意北望,寄托了陈宝琛感恩清庭的心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溥仪被废,陈宝琛回乡建此楼。楼中高挂博仪盛服临朝的巨幅照片,表达了自己“丹心在南朝北阙”的思想。北望楼为双层石木阁楼,分南北两楼,两楼间东面建有廊道连接二楼,形成三面合围的天井楼院。此楼幽处大院落的东南一隅,整体建筑格调中西并蓄、开放融通,韵致卓然,因而有“小姐楼”之说,不过这说法与最初的“北望”寓意,已经大相径庭了。</h3> <h3>  “晞楼”取“晞以朝阳”之意,主体为一栋石木双层小楼,楼的侧后方有个水泥浇筑的方形欧式露台。晞楼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是陈宝琛晚年观日赏月之所。</h3> <h3>  陈氏五楼大院落里,还有个后花园,开有一方鱼池。南面池畔建有亭屋“铁石轩”,轩西有块黑石传説是陨石,故名铁石轩。园内修林茂竹,花繁草茂,假山奇石,盎然生趣,有若一座小巧精致的苏州园林。</h3> <h3>  吴石故居也是二进院落的大宅。吴石是电视剧《潜伏》中主角余则成的原型。他曾留学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成绩名列两校第一。又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会英语日语,是国民党军界公认的儒将。吴石不是共产党员,但很早就接受中共上海分局指示,开展地下情报工作,代号为“密使一号”。1950年6月1日,因叛徒出卖,吴石在台湾被逮捕并杀害。毛泽东主席听闻后写下一首五言绝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称赞他在隐蔽战线上作出的特殊贡献。吴石于1973年被追认为烈士。</h3> <h3>  凤池别墅是状元王仁堪故居之一。宅子已毁,只剩此门脸。王仁堪(1849—1893),清光绪三年(1877)状元,其为政清廉,志向远大,擅长书法,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可惜仅活了45岁。</h3> <h3>  螺洲孔庙始建于南宋末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被台风刮倒后重建。此庙是福州地区目前仅存的两座孔庙之一。那么早的时候能于小乡村建孔庙,除了螺洲文庙,在全国找不到第二个,也表明螺洲很早时就重视教育,学风很盛。 螺洲孔庙占地面积1048平方米。主建筑有大殿、天井、厢房、门楼、水池、棂星门等。池上有拱形步云桥。大殿面阔5间,进深7间。庙前的棂星门由石材砌成,门上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青龙盘绕、鲤鱼跳龙门等精美浮雕。庙内塑有孔子及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四贤像和孔子众弟子塑像。</h3> <h3>  螺洲古镇地处乌龙江畔,这里的吴厝渡口过去还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螺洲大桥建成通车后,渡口于2016年取消),加上1953年到1970年的17年间,此镇还是闽侯地委、县委所在地,因此螺洲古镇一度十分繁华热闹。一些同学年轻时来过这里,当时都是为了生计操劳奔波,无心去欣赏它的美丽风景和历史文化。这次能和众多同学携手同游,意义大不一样,感触也特别深。</h3> <h3>  五虎山下开百花,滔滔江水迎众朋。东逝的是回忆,流动的是情感。虽然相聚很短暂,但思念很久远。别了,螺州。人生之秋还有绚丽的晚霞,期盼在冬季来临之前,老同学们再相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