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老家二里头

闻亚奥

<h1></h1><h3>我们老家是河南省偃师县翟镇乡二里头村。记得第一次回老家,是1958年秋,爸爸工作调动到青海,带我们全家顺道回老家。我们到洛阳转慢车在首阳山站下车,爷爷携叔叔姑姑在首阳山接站,爷爷见到爸爸第一次带妻儿回家,大家都非常高兴。出站到南蔡庄,往南走八里地到洛河渡口,过摆渡上岸,就到二里头村老家了。<br>当时正值大跃进高潮,进入村寨看到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家家户户山墙上都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宣传画,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大力宣传吃饭、住房、看病、上学等等十不要钱,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还有一幅农民画,山川田野上一个身强力壮的巨人配有一首上了小学语文课本的民谣:</h3><div><h3><b>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br>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br>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b></h3></div><div><b><br></b></div><div><h3>在家几天,一切都是新鲜的。大人带我拜访一家家亲戚,我看到村南的大塚,看到村外兴修的灌溉渠,看到连成一片平整的公社土地和热火朝天的种麦场面。大人掌“耧”,一群年纪和我相仿的小学生在前面拉套。我也兴高采烈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觉得很好玩,很自豪参加了几次拉耧耩麦的公社劳动。</h3><div><br></div><div><h3>爸爸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忘了二里头是我们的老家,不要忘本,这是我们王家的根。经常给我们讲他小时候帮家里做农活编苇蓆,在洛河游泳玩水,为省钱背杂面干粮去上学,经常因家穷辍学。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从小就要求我写日记,教我写毛笔字、要我帮他抄讲义。<br>困难时期,单位提倡职工在操场和空地上种地,爸爸就带我们开了几片空地种土豆、蔬菜,改善生活。最不幸的是爷爷来青海途中在火车上过世,被停放在定西站。爸爸得知噩耗连夜赶去把老人暂时安葬在车站外,做好记号。后来是在青铜峡水库工作的二姑父,根据爸爸的托付和交待,去定西找到墓地,把爷爷的遗骨背回二里头安葬,叶落归根。爸爸说,二姑父为老王家立了大功。</h3><h3>当时爸爸妈妈子女多负担重,又要工作,又要顾家。又要敬老又要顾小。他们勤奋工作,勤俭持家,孝敬老人,热心助人,我们在大人的言传身教下,健康长大。爸爸妈妈这辈子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姐妹抚养成人确实不易,其压力山大的程度,我们这一代人都承受不起。正是耳闻目濡爸爸妈妈传承下来的家风,让我们兄弟姐妹受益不浅。</h3></div></div> <h3>我们虽没有在老家生活,但一有机会就会回来探亲或者参加家族的红白喜事。每次回老家,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村里办了化工厂等社队企业,农工副全面发展;筹集资金,拆迁旧寨,建设新村,改善了居住条件;发现地下夏朝遗址,考古成绩斐然;特别是村村通公路,原洛河渡口东侧新建夏都大桥,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新编了《王氏族谱》和《二里头村志》,修建了夏都文化广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也落成了,二里头已然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h3><div><br>我们要经常回老家看看,我们王家的前辈祖先就在这里,这里是我们的根基,我们就来自这里,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里有我们血脉相连的亲人,这里还有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div> <h5></h5> <h3>老来无事,回看手机相册的照片,将几次回老家的照片汇集起来,觉得挺有纪念意义,特别是找到爷爷奶奶的老照片,将这些照片串连起来,不失为我们王家的一本纪念相册。因条件限制,只是上世纪回乡没有留下照片,有点遗憾。</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里头记石碑</b></h1> <b>洛水潺潺诉说老祖先叮咛,嵩岳巍巍显示大中华风骨</b> <h1>碑文照抄:</h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里头记</b></div><b> 二里头位于洛阳盆地东部,北依邙山,南望嵩岳,背据黄河,面临伊洛,河山拱戴,形势俱佳,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可谓物华天宝之地。<br>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生息繁衍。一九五九年中国社科院考古工作队在这里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其内涵包括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夏代商代汉代和唐宋以来的文化遗存。经过数十年发掘,二里头遗址出土了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宫城和宫殿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最早的青铜冶铸作坊以及中国龙等其他珍贵文物。它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也是现在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国都城,堪称华夏第一王都。经专家考证,二里头遗址被认定为夏代中后期都城,名曰“斟鄩”(zhenxun读真寻)。它对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探索中华文明渊源,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时代的同类文化,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一九八八年二里头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br></div> <h5>在夏都文化广场、二里头遗址、华夏第一王都</h5> <h3><b>数千年来,人世沧桑。这块中华文化肇始之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h3><b>战争和饥荒使这块古老的土地也饱经风霜。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地区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属于三槐王氏的应登公自山西洪洞县大王庄迁此。明初刘门荣公也自山西徙此定居。徐、陈、郭、尚、程、魏、燕、禇、何、张等姓氏陆续到来。明代这里曾有二里头乡建制,辖二里头、桑园头、喂羊庄三村。清朝同治年间匪盜横行,洪涝频发。为保家乡安全,一八六一年全村百姓齐心协力,修筑村寨。寨呈椭圆形,周长一千五百米,上有寨垛,外环寨壕,具有完备的城防功能。寨筑四门,门镶石匾。东书“朝阳”,西是“夕照”,南为“黎明”,北曰“宠恩”。本村所处之地古称“亳阪”,俗称“宿凤岗”。故村寨取名“凤仪寨”。<br>民国时期,兵荒马乱,灾难频仍,民间械斗成风。百姓生活大多贫困不堪。</b><br> <h5>伊洛平原一马平川,二里头村南突兀突起一座大塚,周围底下埋藏着一座古城</h5> <b>一九四八年二里头获得解放。之后三年间开展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村民以务农为主,以编蓆为副业。一九五五年成立党支部,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先后建立了互助组、合作社。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二里头村为翟镇公社二里头大队。同年秋,以生产队为单位建立了公共食堂。在公社统一调配下,全村大部分劳力投入了大跃进运动,参加大炼钢铁和兴修水利工程。此后历经三年自然灾害,一九六一年秋公共食堂解散,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工分制,按人劳务占一定比例的方法进行分配。其后延续二十余年。<br>一九七零年后,二里头村先后兴办了木工厂、化工厂、乳酸厂等多家企业,经济收入快速增长。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综合实力在全县名列前茅。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曾以整版篇幅,专题报道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二里头远近闻名。随着人口的增多,古村老家渐显拥挤。一九八一年始,村党支部管委会率领全体村民重新规划,由大队、生产队、个人三方投资,建设新村。一九八七年新村落成,近百栋砖砼结构的新式楼房拔地而起,十几米宽的水泥大道穿村而过,一座整洁美观、交通畅通、环境优美的新村挺立在洛河之滨。原二里头、桑园头两个自然村由此合二为一。</b> <h5>登上大塚,看家乡新村景色。</h5> <h3><b>一九八三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解体之后,村办企业也先后改制,农村经济步入新的前进轨道。徐才智及本村农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培育出“豫麦十八号”等小麦优质高产品种,并开发种植万亩小麦种子基地,向全国输送大批小麦良种,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b></h3><b>因二里头在考古发掘、村办企业、新村建设、小麦育种等多方面成绩卓著,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李长春、李克强、姜春云、宋健等先后莅村视察,二里头村连年来曾获得省市县“双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两位党支部书记先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如今二里头村共有一千零五十户,四千一百八十口人。全村村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文明富裕的新农村生机勃勃、欣欣向荣。<br>目前二里头遗址已被国家列入全国十一五大遗址保护名录。二里头这块非同寻常的黄土地,作为最早中国的核心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将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地。<br><br>中共二里头村总支委<br>二里头村村民委员会<br>公元二零一零年二月</b> <h3>查新编的《王氏家谱》,王姓先祖槐阁系元末明初来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大王庄, 其长门应登是所有二里头王姓子孙的共同祖先。历经数百年世代变迁,至今已枝繁叶茂,繁衍了二十一代子孙。</h3> <h3><b>爷爷、奶奶</b></h3> <h3>从家谱得知,爷爷上面五代单传。爷爷这一代育有三子二女,爸爸是长门。</h3> <h3><b>我家全家福(1963)</b></h3> <h3><b>二叔家全家福(2002)</b></h3> <h3><b>三叔全家福(2002)</b></h3> <h3><b>二姑、姑父</b></h3> <h3><b>大姑、姑父老照片及润姣一家</b></h3> <h3><b>王家五兄弟(文耀、文清、文龙、文江、文军)</b></h3><h3>我们是王氏先祖槐阁的第十八代孙。</h3> <h1></h1><h3><b>奶奶、妈妈、二婶和文怡、文健、文宽</b><b style="color: inherit;">在青海</b></h3><div>文健、文宽幼年在老家生活了两年,跟奶奶学会了不少老家话说的歌谣,小时候我们都跟着学,现在都忘记了。至今我还记得有这么一首:<br><h3><b>喔喔喔,天明了,一朵花,开成了,<br>你一朵,我一朵,剩一朵,为莹哥,<br>莹哥会扫地,一扫扫到南场里,</b></h3><h3><b>南场里有个卖糖滴,“卖糖滴,你走吧。</b></h3><h3><b>俺娘出来冇好话,勾脚鞋,</b></h3><h3><b>牡丹花,一脚踢你个仰迈叉!”</b></h3></div><div>我们一说到“仰迈叉”,就会哈哈哈哈笑个不停。<br></div> <h1><b>2002年二叔过世三周年忌日我和二姐回老家</b></h1><p class="ql-block"><br></p> <h3><b>二婶和二姐</b></h3> <b>三叔一家</b> <h1><b>2011年我和满玉回老家参加凯璐婚礼</b></h1> <b>凯璐结婚</b>(20110919) <h5><br></h5> <b>文军一家</b> <b>三叔祖孙三代</b> <h3><b>三叔一家</b></h3> <b>文江文军文静三兄妹</b> <h1><b>2015年国庆节二姐和我们相约,龙友哥开车一起回老家。不巧文龙去北京旅游。</b></h1> <h3><b>拜访三叔一家</b></h3> <h1><b>然后去看望二姑姑父</b></h1> <b>二姑家新落成的两层楼新居十分漂亮 </b> <b>二姑</b> <h5><br></h5> <b>同彦军、文江</b> <b>文江一家</b> <b>文静一家</b> <h3><b>三叔的孙子、孙女、外孙女聪明可爱,健康成长。</b></h3> <h1><b>2016年回老家参加琳璐婚礼</b></h1> <b>琳璐结婚</b>(20160417) <h3><b>文鲜和凯辉一家</b></h3> <h1><b>文龙、宁博、小改、小溪带我去看望二姑</b></h1> <b>二姑、姑父</b> <b>洛阳聚会</b>(20170114)<div>得知琳璐嫁到洛阳,大姐在洛阳安排了一次聚会。</div> <h1><b>同大姐锦生哥回老家(20170315)</b></h1> <b>看望三叔</b> <b>看望二姑</b> <b>文龙两个小外孙好可爱</b> <h3><b>二里头遗址博物馆</b></h3> <h3><b>文龙联系,破例请我们进去参观</b></h3> <b>二里头遗址留影</b>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跟文龙的邻居聊起来,我们还是小时候一起拉耧耩麦的小伙伴,很高兴在一起合个影。</p> <h1><b>同文宽、景才回老家(20170430)</b></h1> <h3><b>文龙接着我们,让儿子宁博开车先去看在医院住院的三叔</b></h3> <h1><b>再去看望二姑</b></h1> <b>二姑祖孙三代</b> <h3>然后接二姑、姑父也到二里头文龙家</h3> <h3><b>二姑、姑父、二婶合影</b></h3> <h3><b>姑父、文龙陪文宽、景才到夏都文化广场合影</b></h3> <b>文宽和景才</b><br>文宽小时候在老家住过两年,对二里头有特殊的感情。 老来无事,回看手机相册的照片,将几次回老家的照片汇集起来,觉得挺有纪念意义,特别是找到爷爷奶奶的老照片,将这些照片串连起来,不失为我们王家的一本纪念相册。因条件限制,只是上世纪回乡没有留下照片,有点遗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