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读书和旅行在任何岁月中,都是了解世界最真实最直接的途径。当逝去的朝代遗迹依旧轮廊清晰,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图腾映入眼帘,还在不断的延伸与扩大,让你忍不住顺着这轮廓去摸索曾经一个个王朝穿梭的背影,看它们隐秘的烙印着时光的痕迹。在历史的风尘里,在时光的穿梭中,在文明的斑驳间,这条丝绸之路,虽然静默万里,却曾执着勾勒过文化的使命,如今它不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梦的去处。<div> 西汉时期,为了确保河西走廊的安全和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河西设郡县及边塞抵御鲜卑,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至今还遗存着完整且连贯的汉代长城墙体,这是中华早期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依旧巍然屹立在荒漠戈壁和高山之巅。明代戍边再次修建明长城,部分地段与汉长城几近重合或平行,访古的脚步走进永昌,汉明长城在此交汇与平行,是这片土地给你最真实最震撼的第一印象。 </div><div> 千百年来,长城承载着跌宕浮沉的历史记忆岿然屹立,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曾亲历边塞风云变幻,守护丝路往来互鉴,古老长城也见证着新时代挖掘长城文化价值,在保护基础上传承与创新,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根脉的不懈努力。</div> 回望历史,为保障丝路畅通和西北边陲长治久安,汉、明等王朝因地制宜,修筑起绵延数千千米烽燧相连、墩台和关城相互守望的长城建筑体系。<br> 其中,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的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千米、明长城1200多千米,有着“长城露天博物馆”之称。历经岁月与自然雕琢,河西走廊大部分保存相对较好的长城,高度依然可达4~5米。<br> 不同于砖石长城,西北长城大多以黄土夯筑。以板为模,再填土用杖夯实的技术,在中国历史悠久。而长城的建造技术则是“升级版”:夯筑长城一般使用“熟土”,即将建筑用土碾碎炒熟或经高温处理。这样制作出的土,夯实后不易长草,墙体稳固。此外,河西走廊的长城还多采用过植物夹层和夯土夹层互筑的创新技术,利用植物根茎的牵引力,保持夯土墙的稳定。柴草当“钢筋”,沙石作“混凝土”——在敦煌汉长城遗址,一层沙土一层芦苇红柳的夯筑形态清晰可见。 长城悠悠,跨越山川水陆,见证风云变化,凝聚起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看长城身上落满的文明印记,听长城背后堆叠的中国故事,就像为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填补血肉,让它更加鲜活丰满地存世、传世。 ——“元康元年十月壬寅朔甲辰,关啬夫广德佐熹敢言之:敦煌寿陵里赵负趣自言,夫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以令出关。敢言之。”<br> 这枚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其实是一份出关“申请书”:公元前65年,敦煌寿陵里一名叫赵负的女子请求出玉门关,为关外戍守的丈夫送去御寒衣物。<br> ——“嘉峪关,规划尽周完。巧匠精心勤运算,良工用料不严宽,只剩一头砖。”<br> 这是长城专家罗哲文为“一头砖”写的一首词。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他精准估定修建嘉峪关,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待工程竣工后,监事官发现多出一块砖,置于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他想趁机发难,克扣工匠劳役工钱。易开占却称此为“定城砖”,直言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倒塌。此后数百年间,无人动砖,嘉峪关关城稳固至今。<br> 曾经,这些寄托着情感、记录着传奇、闪烁着不同时代独特印记的故事,仅在长城脚下流传,或束于高阁之上,埋在故纸堆里,静待发现。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块从关城北面边墙出土的“长城工牌”。“工牌”正面刻有所处工段的起始和完工时间,即“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起初十日止第一工”;背面刻有当时施工队负责人名单:“一工李靖队起,二工梅喜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勋队,五工位宗队,六工张昙队止”。这些文字佐证了长城分工段逐级承包的修筑模式。<br> 长城修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证据还有很多。在河北境内的金山岭长城,一些城砖刻有烧制年代和部队番号,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六年振虏骑兵营造”等。对修筑长城的参与者来说,这既是记录功勋的“纪念碑”,也是追责凭证。<br> 明代志书《肃镇华夷志》记载:“嘉靖二十二年七月十四夜,套虏潜之关西,欲袭肃州,指挥李玉守关,病失探备,致虏掘长城,而斧斤不入,后钻地穴以入内境。”对照古人严格施工、质量至上的施工和管理制度,长城“斧斤不入”,来犯者只能打地洞入关的史料就更易理解。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落地,将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的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串联整合,推动散落于历史角落的文化标识、精神特征重聚、关联、织补,共同彰显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再到研究性保护,对长城本体的保护工作正在加速升级<br>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系统规划建设,有助于将不同地区不同文物和文化资源中蕴藏的长城故事,串成“连环画<b></b>”,帮助今人读懂古人的精神世界。 甘肃是“长城大省”,境内现存长城共3654千米,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约五分之一。战国秦和汉、明三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均坐落于此。跨黄河,踞高原,翻雪域,越沙漠,长城依山随势,起伏连绵,蜿蜒于陇原大地,在雄山峻岭中、戈壁荒滩里,留下古朴沧桑、浩气荡荡的历史气息。 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介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对全省长城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整合,计划以“河西汉塞”“明代雄关”“陇右屏障(战国秦)”三个展示园为核心,分支建立汉、明、战国秦长城三个展示带,以及融合黄河丝路文化、展示不同地域特色的8个特色长城点。预计到2023年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将初具雏形。 大漠长烟,沧海桑田,时间用它最温柔的方式舒缓着历史的步履,也用它最残酷的方式镌刻着历史的印记,历史正是因为这些遗迹,而显得更加鲜活与生动。时间的沙漏中,一个又一个朝代交替割据,在时空隧道的间隙里,在历史迷雾的深渊处,在时光碎片的记忆中,史迹,还在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