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 生 乐 在 相 知 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光宝和他的散文集《城市的稻草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志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壬辰年阳春三月的一天,光宝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的散文集《城市的稻草人》出版了,要给我来送新书。听到这一喜讯,我当然喜出望外。年前光宝就和我谈起他要出散文集的事,正在做准备工作,我知道出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周期较长,可没想到这么快。我准备邀几位要好的朋友,找个地方请他喝两盅为其祝贺祝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由山东画报社出版的一套丛书,《城市的稻草人》是其中的一本。大开本,素雅的封面上那个比谷地里的的真实稻草人穿戴的要整齐许多的一本正经的漫画稻草人,憨态可掬,逗人发笑。望着短粗的眉毛、圆圆的小眼睛透着机灵调皮的稻草人,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了光宝。说起光宝出书,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本了,2003年他曾出版过诗集《指尖上的舞蹈》。光宝是个农村孩子,1971年12月出生在莱芜东部一个靠近汶河的村子里。现供职于莱芜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年诗人协会会员。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那时他只有17岁,还是个孩子。是年他就在《太阳诗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周末》:把二十岁的寂寥/折成一张/四四方方/的纸宝/然后/在水般光滑的地板上/摔出一串/呱呱叫的/童年。五年后他出版了自己的个人诗集。他还写散文,写小说,出版了散文集,小说获过奖。在文学创作上他可以说是一个敢于尝试的多面手,且创作成果令人瞩目。基于这共同的爱好,我们成为了忘年之交的好朋友,也就顺理成章了。我大光宝整整二十岁,从年龄上论可以称为他的父辈了,他的父亲还没有我大,按说我们有年龄的鸿沟,不是一代人,缺乏共同的语言,可我们却非常谈得来,相处得很好。屈指数来,我们相处也有15年了吧,记得大概那是在1997年吧,光宝和他学校的校长等领导,在鲁中大街南的一个饭店宴请我们几个舞文弄墨的人,从那时我们就开始认识相处。那时的光宝才二十六七岁的样子,高挑的身材,白皙的面庞,鼻梁上架付眼镜,笑眯眯的,很朝气,很阳光,是一个标准的帅哥,初次见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5年,弹指一挥间,时光老儿把我变成了一位地道的老人,光宝也年逾不惑,名符其实地加入进了中年人的行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的光宝,我们都称他活宝,特别的活泼,不论是聚会还是外出采风,他都是一个乐天派,活跃分子。他说话虽有点轻微的口吃,但并没影响他与人交谈和交往,似乎更增添了他的几分风趣和幽默。酒桌上有了他,就有了闹笑的材料,男的女的老的少,他都能调侃开玩笑,且荤素皆有。因他年龄小,哪里他都插得进去脚,哪里他都能说得上话,有时他很开心的时候,特能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特别富有激情。望着他眉色飞舞精神抖擞的样子,我总心生羡慕:年轻真好。其实说来这又不是正儿八经的场合,没有那么多禁忌和清规戒律,大都是性情中人,何必那么僵硬和呆板,无非是作为消遣和放松,释放一下自己而已。光宝侃侃而谈时,也耽误不了忙活,给别人敬烟倒茶斟酒布菜,特别的机灵和乖巧。有时虽贫嘴,但他心中有自己的分寸和底线,有老有少,有大有小,见机行事,不会讨别人嫌。在私下里的时候,光宝也很平静,也很淡然,他和你信马由缰,细语慢言,推心置腹,聊天啦呱,也是有滋有味的。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不是一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说实话,我从心里很喜欢光宝,因为他很真诚,很直爽,不功利,不市侩,他能和你交心,让你知根知底,交这样的朋友很放心,很踏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城市的稻草人》是光宝所写的一篇散文,这次出版散文集,他把这篇文章收了进去,并以《城市的稻草人》做为散文集的书名。我以为这书名很诗意,很形象,很贴切。一个在乡下生活了多年的农村孩子,乡音未改,带着土腥气,脚底板上沾着故乡的泥巴迷茫地走进了城市,在那里生活工作。他有欢乐,有欣慰,当然也会有寂寞和痛苦。所以他才想用文学这种方式排泄着痛苦和寂寞。“我就是城市的稻草人,寂寞地站在楼群间,守护着内心的一块净土,幸福地流泪,痛苦地歌唱。”(《城市的稻草人》)散文集收入40篇散文,分“隐藏的时光”、“轻落的尘埃”、“风言网语”、“走走停停”四个组合,每个组合正好10篇散文。这些散文大都在他的博客上展现过,似曾相识,有些文章印象很深,像《我就是狗》《第四次半登山》《不做栏里的一头猪》《我热爱我的贫穷》《感谢破碎》《听涛望星》《下半身诗与地下大峡谷》等。别说看文章,就是光看题目就觉得很别致,引人入胜,就迫不及待想看看光宝的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光宝曾和我多次说过,他写东西很少有完整的构思,更别说打腹稿了,大都是因为某人某事触动了他,来了冲动或灵感,就在键盘上随意敲打起来。文章不论长短,跟着感觉走,一气呵成,不推敲语言,不润色,不修改,写个啥样算个啥样。不像我,写篇不长的文章,前走走,后倒倒,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写得很慢。我很佩服光宝的才情和灵气,像散文《希望的田野》,四十个页码的篇幅,三万余字的长散文,能前后连贯地一气写下来,没有一定的功力是写不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光宝的散文所写的题材很杂,可以说是林林总总,有时可以说他想到了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了什么就写什么,很随性,很随意。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写故乡、写童年的散文,不事经营,不事雕琢,率性,率真,率情。写老家的父老乡亲,写农村的轶闻趣事,一物一什,一草一木,绵绵的亲情,浓浓的乡音,甚至什么鸟雀,什么野菜,什么花草,他都能叫得上是什么名字,深谙他们的生活习性和用途。就是写的不是乡村、土地、童年的散文里,字里行间也有乡村、土地、童年的影子和印记。他现在虽是城里人,可他骨子里还流淌着农民的血,自诩为城市的稻草人。隔段时间,他就想家,想自己的父母,想自己的房子,想那块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土地,于是他就带着老婆孩子迫不及待地奔回老家,帮父母收收种种,跟父母吃顿饭,与父亲喝瓶啤酒,问问父母,家里村里的新鲜事,和父母啦啦外面的事。虽干不了多少活,在家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但他觉得很亲切很受用,异常的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童年的回忆苦涩而温馨。当年营养菜色童年的朴素而丰富的小人书,如今再也见不到它的踪影了。“这些在岁月被穷苦腌成一根咸菜条的年代,在生活被饥饿吞噬的面黄肌瘦的时候,把一个个皮包骨头的孩子喂的精神饱满,让一代人头颅坚不可摧的小人书,它就是一种粮食,源远流长,如民歌如田野里的野菜,放射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光芒。”(《希望的田野》)读到这里,谁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童年,都会联想到是那诱人的连环画曾给予了自己苦难的童年一抹温暖和亮色。当年的光宝,家人和父老乡亲都亲昵地称他为小宝。城市在来自乡下孩子小宝的眼里是那么陌生,就连马路边的法桐树他都觉得那么新鲜好奇。那时他真想摘下一个并不是水果的法桐树上的球球,拿回家去向弟弟妹妹证明自己曾来过这座城市,可他很失望,就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未能实现。在期待和盼望中,当年的小宝长大成人了。“谁曾想到,我会站立成这座城市角落里的一棵法桐树。它们在坚硬的水泥地上坚硬地寂寞地痛苦地生长着,但从未忘记养育它们童年的土地。它们一直惦记着怀念着牵挂着养育它们的土地。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回到自己的生身之地——简陋的土,扎根吐绿。”(《我的法桐树》)作者对故乡对土地对童年魂牵梦萦,情深意笃,感人至深。那年父亲过生日,该请的人都到了,只有8岁的小宝没有上桌,在一边听收音机吃饭。在大家的再三邀请下,小宝不情愿地第一次和大人坐在一起享受父亲的生日晚宴。可凳子还没做热乎呢,不速之客的村支书突然而至,抢占了他的座位。“我的脸刷的一声变成了马猴的屁股了。我气得站了起来,双手搬住桌边就把桌子掀了起来,只听见一屋的盘子在歌唱。”(《生日的记忆》)“一屋的盘子在歌唱”,多么痛快淋漓呵,多少年了我始终没忘记这形象的歌唱。童年有趣的生活记忆,小宝那倔强认死理的个性,栩栩如生,略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光宝最先是位诗人,他的散文语言充满诗意且富有张力,耐读耐品。但他的有些散文篇章的语言,却是原汁原味的土言土语,生活化的味道很浓,像在和你闲聊天,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任意挥洒,无拘无束。从光宝散文语言的两面性说起,我忽然想到光宝也和他的散文语言一样,也有两面性。你说他是传统的,他又是时尚的;你说他是真诚的,他又有些小狡黠;你说他很固执,可他又很随和;你说他遇事很粗心,可他又很细致。这些看似反差很大,格格不入的元素,是双重的,是复合的,甚至是多元的,却有机的统一地体现在光宝的身上,才使的他那么真实,那么立体,那么丰富,那么可亲,那么可爱。也才使的他的文章和语言,有了宽度和厚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光宝才刚过不惑之龄,来日方长,他肯定会不负岁月,以自己不懈的追求和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拭目以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