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汕尾市发现最早的诗词摩崖石刻</b></p><p class="ql-block"><b> 叶良方</b></p><p class="ql-block"><b> 汕尾市地处闽粤交通的中部枢纽,明清时期潮惠驿道沿着海岸线从海陆丰穿过。明嘉靖《海丰县志》载,羊蹄岭驿道始“凿于汉,塞于孙吴,通于晋明之六年,而自六朝及唐宋,递通递塞”。明罗洪先《嘉靖海丰县志序》载曰:“海丰,故汉邑也”(一说东晋咸和六年建县)。因此,羊蹄岭驿道的开通,成为古代中原文化从东路输入岭南的途径之一,位居驿路要道的海陆丰地区自然得风气之先。根据《惠州府志》和《海丰县志》,以及各种古籍的记载就可看出,东部地区(今陆丰市)比西部地区(今海丰县)要早。清《学海堂笔记》载“汉文帝时曾遣陆(贾)大夫使越,使将校巡海至甲子门”,“三国时孙权曾派卫温将军进军闽海琉球,遇风船飘至甲子门”。因此,甲子镇的建置年代是海陆丰最早的地区之一,其诗词文化发展亦相应地要早于汕尾市其他地方。</b></p><p class="ql-block"><b> 二十多年来,我多次赴甲子镇游览,均很留意待渡山的人文史迹。2014年12月的一天,我们应邀参加甲子文学社庆祝会。会毕,在当地文友的导游下,我们从进食亭方向登上待渡山顶凭栏远望,再循山径往登瀛石方向下来。在临近地面的石壁上,我惊喜地发现一处悬崖上,镌刻着几幅古代摩崖石刻,零零落落地留有不少诗词文字残迹。有的文字随着岁月的剥蚀,已经漫漶不清,但仍隐隐约约地露出刻画的痕迹。这些文字痕迹,明显是带有诗词韵味的字迹。其位置在著名的“登瀛石”下面。我当时认真地辨认和抚摸这些石刻文字,心里激动不已,要求当地文友拍下这处摩崖石刻文字。并指着石壁上面的“登瀛石”说,据我的阅读记忆,有的古籍认为:“登瀛石”古迹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书刻。那位文友点头称是,并说当地前人亦传说苏东坡来过甲子门。</b></p> <p class="ql-block"><b> 过了不久,这位甲子文友传来了两张照片。我经过研读,心中愈益清楚,于是请博藏古籍的惠州文友李明华先生查阅,果然苏东坡访问甲子门的故事,出自明嘉靖二十六年的郭春震《潮州府志》。其中载曰:“‘登瀛石’,在甲子门,去县六十里,有石屹立。宋苏轼过此,大书‘登瀛’二字于石海中。又有五石,俗谓‘五马渡江’。”《惠来县志》亦谓:“‘登瀛石’,惠来县西(宋属海丰县)八十里甲子门,有石屹立。宋苏轼过之,大书‘登瀛’二字于石上。”故此,当地又称登瀛石为学士石。《潮州府志》俱留有苏东坡到过甲子门的履迹。</b></p><p class="ql-block"><b> 对应着《潮州府志》的有关记述,甲子待渡山摩崖石刻,传递着宋代海陆丰的诗词文化信息。石壁上“合水千帆月”、“却是潮雷”、“□梦不知身何处”等文字残迹,以及另一幅石壁上刻有朝廷年号名、干支、官衔名、甲子地方名,如:“淳化”(年号)、“癸春”(干支)、“西峰”(山名)、“学士山头”、“苏公栏外”、“五马秋风”等石刻文字,其中 “五马秋风”,即指登瀛石下一处五块状似骏马的石头景观,被当地人称为“五马渡江”,是明清时期甲子八景之一。清康熙四年(1665)冬,甲子名绅范可楷撰写的《石帆纪略》载:“山上一石,面溪。曰‘登瀛’。良臣手书也,盖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为后裔子孙兆耳”。《范氏族谱》亦载有《石帆甲子门八景》:“六十甲子欄、潮来人字水、双帆挂海岛、五马渡江边、仙人踏石迹、海甲莲花山、西峰藏古寺、雷庙镇天堂”,其中“五马渡江边”下面注明“在待渡山下”,乾隆二十年(1681),甲子举人张凤锵所著的《甲子乘》载,登瀛坊下有“甲子八景”之一的“五马渡江”。康熙四十年(1701),四川苍溪县知县郑雷震举人作有“瀛江胜迹八咏”,作有《五马渡江》诗曰:“登瀛坊下水淙淙,五色骅骝向碧江。隔岸悲鸣化石去,春深苔藓长银鬃。”至文革时期,“五马渡江”石于围海造地运动中被人炸毀。</b></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像:惠州林力文画</p> <p class="ql-block"><b> 摩崖“淳化”两字,是宋太宗年号(990—994),给人提示了这个石洞摩崖石刻最早的开凿时期。由此推论:这处石刻是北宋至南宋时期海陆丰最早的诗词遗迹。其中“学士山头”、“苏公栏外”等诗词残句,结合流传至今的地名“苏公澳”、以及清甲子秀才李学山《另标瀛江八咏征诗引》:“‘登瀛’两字,肇自坡仙”的说明,还有清著名书法家张兆熺贡生“学士登瀛”之书法,印证了绍圣元年(1094)十月至四年(1097)五月间,苏东坡曾从惠州抵达待渡山书写“登瀛”的人文故事。逮至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春吉日,甲子名绅范良臣追慕苏东坡之风貌,在待渡山临海岩石处仿东坡镌刻“登瀛”两字,每字约2米见方,至今犹存。及至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5)秋,岭南著名诗人屈大均应甲子乡绅之邀请,从惠州府城来到甲子,登上待渡山,撰《登瀛太子亭记》。并铭其石亭曰:“天留一石,以作天家。君臣遗像,苔蚀如霞。芜蒌之饭,化作琼沙。衔珠青鸟,以瘗重华”。铭中借南宋史事,寄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寓于其中。后著《广东新语》曰:“甲子港口有石六十,应甲子之数。又有奇石十八屹立如人。宋承奉郎范良臣常刻‘登瀛’两字于石,取十八学士之义。景炎元年,端宗航海而至,良臣给军食三日,留帝像登瀛石上。今石中像端然临者,宋端宗也。跪而进食者,良臣也。”因此,当地古籍仅留传范良臣刻“登瀛”两字之事迹,遂将苏东坡来过甲子门大书‘登瀛’二字的故事淹没无闻。</b></p><p class="ql-block"><b> 诗词文化的发端,是与这个地方的经济、人口的发展以及教育文化的普及等密切相关的。两宋时期,甲子镇待渡山这处摩崖诗词石刻,不应该被历史的风尘遮盖,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到过甲子门待渡山的历史足迹,亦不应该被人们忽视而遭淹没。由此呼吁甲子镇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切实保护好这处诗词摩崖石刻,做好申报和宣传,并以此兴建待渡山旅游名胜园,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瞻仰。</b></p><p class="ql-block"><b>注:内容摘选拙著2018年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献系列《海陆丰诗征》概述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