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国古代有才华的文人大多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古代很多著名诗人和词人都具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华,且胸怀济世救民的经国之才,但他们当中很多人却仕途不顺,在官场屡遭奸臣陷害,或被贬官或遭流放因而抱恨终身。人才在每个时代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历朝历代都需要大量的济世之才。在用人方面,理想的用人制度应该是唯才是举,但为什么这些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却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 因为他们太优秀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例如,屈原是我国第一个文人诗人,凭借他的才华首创楚辞。 屈原被流放了两次,最后在绝望中投了汩罗江而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例如,司马迁太优秀了,首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体通史《史记》。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遇了屈辱的宫刑。司马迁遭受宫刑是因为李陵事件。李陵是汉武帝时期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但由于朝中没有人,自己的脾气又比较倔强,这次出问题了。李陵投降匈奴后被困,弹尽粮绝,被迫投降敌人,导致汉武帝大怒。大臣们纷纷落井下石,指责李陵,而司马迁表示李陵忠君爱国,投降必定是局势所迫,汉武帝听后大怒,便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后来在公孙敖的唆使下,李陵一家全部处死。当时,死刑可以交钱赎罪,但是司马迁无钱无势,亲戚朋友躲的更远了,此路不通。死刑还可以以宫刑替代,司马迁为完成遗愿,忍辱负重,接受了屈辱宫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例如,班固是东汉人,东汉时期,文学繁荣发展,众多文学巨匠涌现,其中最为杰出的当属班固。他的诗文、赋、史学成就均极高,被后世誉为“文章犹如春晓,传世名篇流传千古”。可是班固悲残地死在狱中。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例如,尽人皆知的李白的才华就 不必细说了。余光中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漂泊一生,曾经被放逐夜郎最后死在异乡当涂。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打着靖难的旗号,招兵买马,挥师东下,其实是趁机扩大地盘,想借乱世当皇帝。兵过九江时碰见旅行的李白,觉得他的名气可以利用,便征召他为幕僚。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为终于有用武之地就答应了,因此而卷入皇权争夺战的漩涡里。随着玄宗第三子、太子李亨即位,以正宗的政府军恢复国家秩序,李璘兵败被杀,李白的从政梦再次破产,以附逆罪而被逮捕。原本要腰斩的,幸亏郭子仪在唐肃宗面前替李白说许多好话,才改判为流放,但行至白帝城遇大赦,所以才有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著名诗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例如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可以说,苏轼对韩愈的评价相当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韩愈曾经遭遇多次被贬官流放。 韩愈始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由监察御史被贬连州阳山令,二十一年(805)量移江陵法曹参军,继于元和二年(807)春夏间自国子博士分司东都,元和六年(811)岁末自职方郎中下迁国子博士,元和十一年(816)五月自中书舍人降为太子右庶子,终于元和十四年(819)正月自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同年十月量移袁州刺史;在短短十七年间,被贬被迁达七次之多,大抵位于同期贬官贬迁次数之前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例如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书法,绘画,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也是八大家之一。苏轼自评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苏轼文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苏轼遭遇过四次被贬。第一次:苏轼第一次被贬因为和王安石的政见不一样,所以主动和皇帝提出要离开京城去小地方做官。于是苏轼就被调到杭州做了通判。第二次:苏轼第二次被贬是在元丰二年的时候,他被李定诬陷之后才被贬的,历史上被称为“乌台诗案”。第三次:苏轼第三次被贬是在宋哲宗即位的时候,高太后把苏轼召回了朝中,被任命为礼部郎中。第四次是因为他请求回到朝廷,但没有在中央待多久就又被调到地方。尤其是乌台诗案,差一点掉了脑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二, 为什么我国古代有才华的文人命运多舛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 因为他们都有才华,都特别优秀。古人言:“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树高招风,嫉贤妒能,跖犬噬尧,妒能害贤,嫉贤傲士,德高毁来。又因为封建皇帝更多的是平庸之辈,而平庸的皇帝周围被一大帮平庸之人包围。平庸之人的特点是他们没有别的什么本事,因为在社会中更多的是庸人,而庸人坐在高位,把持着大权,但是庸人却有讨好人,巴结人,善于留须拍马的本事,因此容易得到平庸的皇帝重用,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这样有才华的人就被排挤,打压,让他们远离重要的权力圈子。有才华的人难免遭到诽谤,优秀的人很容易受到忌恨。有人嫉妒你,是因为你比他们优秀;有人诋毁你,是因为你比他们有能力;从古到今,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太多太多了。 因为才华横溢的人在很多领域中都已经拥有了非凡的成就。然而,这种妒忌情绪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给才华横溢者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让更多的人真正认识到才华横溢者的价值,去理解他们的才能和贡献,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只有有天才的人才能发现天才的幼芽,发展这些幼芽,并善意的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援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二), 因为有才华的人,勇于担当,敢于直言。而直言则更多的是忠言,忠言则逆耳,他们看问题又比较尖锐,他们看得深也看得远。就象大鹏扶遥九万里高空,所见范围多么宽广,而燕雀最高无外乎只能站在树梢之上,所见仅仅树梢所及范围之内。而庸弱的皇帝则不愿意听到有真知卓见的意见,他们只喜欢听好的,大臣也是报喜不报忧,真实的现实,以及真话是看不到,也听不见。因为直言不讳能指出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但是皇帝不愿意去听啊,那么只好把他们疏远甚而被贬到极为偏远的蛮荒之地,免得耳根清净,眼不见则心也不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三,他们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独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因为他们这些人具有丰茂的才华,渊博的知识,聪颖的智慧,又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因此不是芸芸众生所可以比拟的。他们各自都有自己一套思想体系,具有自己的旗帜鲜明的价值观,以及行事风格,表现为思想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卓尔不群,这样就不容易融于污泥浊水之中。往往会遭到平庸之人忌恨诽谤打击排挤,因此他们的境遇就坎坷,命运则也就多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