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同行,智绘蓝图——教育部一中国银行“智慧创新未来教育”项目济源示范区培训(二)

卢莎

<p class="ql-block">  携一身行囊,跨越千里的梦想奔赴,探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曲径通幽;</p><p class="ql-block"> 怀一颗初心,齐聚幽美的湘江岸边,开启数字化教育转型的新的篇章。</p> 课前热身 <p class="ql-block">  来自克井镇第一初级中学的杨致远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诵读经典《水调歌头.游泳》,大峪镇中心校的冯红战老师带领大家同唱红歌《东方红》,全体学员激情高昂,开启了第二天的培训学习。</p> 课前分享 <p class="ql-block">  济源六中杨万桥老师分享经验《数字时代教师的发展》,得到曾教授的肯定与赞扬。</p> 专家讲座 <p class="ql-block">  曾小玲,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专家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家库专家,教育部校长助力工程项目首席专家。2012——2023年,共承担了200多个项目的首席专家,创建了“1573”培训文化,率领的培训团队被评为湖南省“国培计划”优秀培训团队,在全国培训界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 今天,曾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是《互联网+教育:基于数字化治理赋能学校变革》。</p> <p class="ql-block">  曾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绘蓝图,主动求变:基础教育高质量新抓手,面向未来:数字化治理赋能教学变革。使我们耳目一新,创新数字化,领航教育未来。条分缕析的给我们提出了教育数字化展望,让我们引领教育走向数字化,赋能学校教育变革。</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热爱学习的学员正在享受一场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  济水一中李继红校长对曾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p> 参观学习 <p class="ql-block">  下午,教育部-中国银行“智慧创新未来教育”万名中小学校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项目济源示范区培训班组织学员到长师附小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签到现场</p> <p class="ql-block">  张华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带领大家参观了智创未来教室、特立之声、各班教室,了解长师附小在智慧校园中的做法、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进课堂,感受数字化教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经验分享《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双减赋能》。</p> <p class="ql-block">  济水一中侯海燕校长总结性发言。</p> 心得分享 <p class="ql-block">  曾小玲教授以《互联网+教育””:基于数字化治理赋能学校变革》为题,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小游戏引导我们改变思维:现代校长应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新抓手,思考学校如何从工作场景出发,建立整校推进的思想、聚焦数字化规划管理、数字化课堂教学、数字化文化建设、师生数字化素养等,构建数字化智慧校园,真正使让技术为教所用,让教学因思而变。曾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数字化治理如何赋能学校变革”,使我们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校园、“互联网+教育”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我反思学校要敢于面对“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围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三全两高一平台”开展八项实施行动。首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然后在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背景下,带头录制微课、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微课、AI评价、讯飞星火等,例说利用技术减轻教师繁重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等,引领全体教师转变思维,主动学习和应用技术;接着按照方案建立“互联网+教育”技术平台、结对帮扶全员培训建立学校数字化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活动应用等,同时依托课题研究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通过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构建“以学定教”的教学新样态、借助平台实现学校集团内线上线下的混合教研、借助AI评价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的精准分析,促进师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加快学校专递课堂的推进力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提升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构建数字化智慧校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济水一中 李继红</span></p> <p class="ql-block">  听完曾小玲教授的《互联网+教育:基于数字化治理赋能学校变革》,我深感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巨大潜力,通过数字化治理,学校能够改进资源配置方式,提升教育公平性和效能。互联网的普及,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迅速、有效地传播,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我们的学校就属于偏远的山区,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减少城乡学生发展的差异,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要紧紧拥抱互联网发展的机遇,给更多的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和途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大峪中心校 冯红战</p> <p class="ql-block">  听完曾小玲教授的《互联网+教育:基于数字化治理赋能学校变革》,我感觉作为一个教育者,首先是思想的变革,领导者确立一种先进的思想,将引领一个学校。没有先进的理念支撑,往往走不远。要想长久不衰,观念超前,付诸行动。其次,脚踏实地的工作必不可少。理念先行,没有行动,就等于纸上谈兵。增教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方案,赋能我们学校的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学校资源,确立变革思路,自觉行动。相信数字化的路坚持走,一定会有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邵原二中 王国红</p> <p class="ql-block">  曾小玲教授的讲座通俗易懂,她用生活中具体的例子阐明枯燥的课程内容。当今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教育也不例外,当然也包括幼儿园。幼儿园是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地方,数字化治理可以帮助幼儿园提高管理效率,例如,智能化自动门禁系统、电子化教学管理、日常考勤、食品管理、课程安排、家园沟通等等。数字化治理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在未来,智慧校园建设势必成为幼儿园的必要发展趋势和一个有效的竞争手段,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数字化治理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提升幼儿园教育品质,为幼儿的末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王丽丽</p> <p class="ql-block">  曾小玲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教育教学数字化是未来学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数字化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有助于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可以促进学校与学生、老师、家长等各方面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学校的决策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数字化治理也可以促进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在讲座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运用数字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同时,曾教授也指出了数字化治理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安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和掌握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化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济源幼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卢莎</p> <p class="ql-block">  很荣幸能够听到张华校长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双减赋能》的讲座。在讲座中,张华校长分享了数字化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p><p class="ql-block"> 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p><p class="ql-block"> 同时,数字化教育还可以为双减赋能。双减是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减少学校作业负担,数字化教育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和资源,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和低效作业,从而减轻学生和学校的负担。</p><p class="ql-block"> 总之,通过聆听张华校长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数字化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为双减赋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济源市济水一中 侯海燕</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3年10月13号,下午去长沙一师附小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首先听了听了张华校长对学校的简单介绍,紧接着又听了马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毫米的表示》,大受震动。张华校长又做了“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双减"赋能”的专题分享。</p><p class="ql-block"> 这其中,对她们智慧课堂的应用深有感触。因为智慧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很多——学生能解决的,反馈良好的,立马跳过。学生有问题的,同步反馈,教师及时干预,解决问题。客观题有效率100%,非客观题也能通过摄像头拍照及时处理。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使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处理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学生因为得到及时正向反馈,学习兴趣始终高涨,课堂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克井一中杨致远</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参观长师附小,让我感触颇多。长师附小能够立足课堂,将智慧校园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技术支持,是一个学生都不能少的理念在教学中的实际体现。</p><p class="ql-block"> 用开放的心态对待技术,用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拥抱技术,拥抱未来。</p><p class="ql-block"> 智慧校园的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需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让技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师的不断成长服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大峪镇偏看学校 崔志勇</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长师附小的过程中,惊喜一个接一个,小巧玲珑的附小精致中处处展现的精心设计又恰到好处。大到数字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校园文化的展示方式,小到一个电源线、拖把勾的设计,处处都显示着创意创新。虽然这些我们并不能全用的上,但最起码在思想意识上、眼界格局上,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次不小的突破和冲击。我想这也许就是外出培训的魅力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邵原二中 卢保平</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参观了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观摩了一节智慧课堂展示课,聆听了学校校长张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历程,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一是真切感受到学校的办学思想是精心办学、潜心育人。长师附小可追溯到1903年,首任校长是毛主席最敬重的老师徐特立。时至今日,学校本部办学规模依然不大,校舍面积只有5亩,但是学校的育人氛围很浓,用学生书法和美术作业装点的长廊,玻璃房广播室,人工智能教室,智慧劳动教室,录播室等等,时时处处在育人;免费开设英语、书法、美术、足球、机器人、编程等课程,点点滴滴都用心。从而造就了学生学业基础扎实,成绩优良,兴趣广范,综合素质高,社会认可度高,学位难求。</p><p class="ql-block"> 二是有数字引领力的校长,成就数字化校园特色学校。张华校长有较强的数字化意识和能力,并且亲力亲为,引领实践,信息技术与全学科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数字化达成了全员、全学科、全覆盖、常态化。信息技术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促进了学校全方位、立体式飞速发展。</p><p class="ql-block"> 三是智慧课堂助力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在“毫米的认识”一课中,马笛老师依托讯飞畅言课堂系统和平板开展教学,课堂达成度高,师生互动充分,教师借助技术,更加准确、快速、便捷、精准地掌握学情,以学定教,关注全体和个体,为每一位学生埋下了茁壮成长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济源市教育体育局 董新飞</p>

数字化

教育

学校

赋能

学生

教学

校长

学习

智慧

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