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TMB徒步之旅(5) - 大气磅礴意大利阿尔卑斯

Lijun Chen

<p class="ql-block">TMB第五天。或许我们将好运气的气数用尽,今日一反前几天的蓝天白云,担心的下雨天气终于来了。早晨出门的时候就下着不小的雨,我们所有的人上上下下全副武装,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因为网上看到有文章讲到雨中徒步全身几乎湿透,脚上打起泡的狼狈经历。每天的行程都会安排好了的,不可能因为下雨就拖延一天。那今天将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p> <p class="ql-block">雨淅淅沥沥地下,阴沉山上雾气蒙蒙,半山腰上有一群牛儿们风雨无阻地在吃草。</p><p class="ql-block">穿过草地踩过泥泞爬上湿漉漉的步道,下面这张照片显示的是一块几乎垂直的悬崖爬升,在天气好的时候这段路也会很难何况现在是雨天路滑,极其挑战身体平衡能力和腿脚力量和掌握能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队伍里虽然有好几位团员都是六十多岁,可他们身体素质都还挺好,大家都走的很小心,每一步都踩得踏踏实实地,所有人都安全度过了最危险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老天爷还挺给力,在我们爬上第一个山头的时候,雨停了,于是有了这张美好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等我们跨过一条小溪翻过另外一座山,就在大家最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眼前出现了一片气势磅礴的两座山脉和狭长山谷的壮丽画面,云雾缭绕中以金黄和绿黄主打的山坡高低起伏曲线优美,壮阔的山脉和壑谷向天边延伸。我们连声惊呼,大为震撼!</p> <p class="ql-block">虹波激动地不停在喊(是的,在喊叫):Oh My Goodness! Oh My Goodness!! Oh My Goodness!!! 惹得其他队员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来自魁北克的Rene,马上就要满72岁了,但是令人惊异的是他不可置信的能量和体力,无论爬多高的山坡度有多陡,Rene都会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在我们在乱石中小心穿路的时候,他会像一头山羊一样地蹦蹦跳跳地轻松走过。不仅体力惊人,Rene还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内心里住着一个七岁的孩子,对世间美好的事物有着敏锐的感悟,有一次他面对一片壮丽的风景留下眼泪,喃喃自语:it's so beautiful。。。Rene又是一个饱经风霜有着丰富经验的林业方面的专家,退休前在加拿大的一个政府林业部门工作,负责树林的病虫害防治,林业的合理化种植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他一路上会摘下松枝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三针松五针松和其他松树的区别,他会一眼分辨出哪些松树是生了什么样的病虫害,他会告诉我们路上看到的野花它们的生长周期。Rene在加拿大的家后院很大,有三十多英亩,他常年在自家森林里干活,种树修树整理树,因此一年到头都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精力。</p> <p class="ql-block">温文尔雅的Gaetan,跟Rene是二三十年的好战友好同事,退休前是Rene的顶头上司。Gaetan 的英语不错,因此我们能有很好的交流。他说在退休前自己的英语还更好一点,因为那时他经常会参加一些专业会议需要英语交流,也需要看一些英文文献,想来Gaetan应该是个学术性的领导。”可惜退休后自己的英语退步了”,Gaetan说,“但是,在多次出国旅行中还得要用到英语”。我说所以这就给你另外一个理由要多多出去旅行。Gaetan跟Rene不仅仅是工作上的上下级关系,更是多年好友和旅行好伙伴。他们一起去过南美几个国家和欧洲很多国家。而这次的TMB早就在Gaetan的 bucket list 上,为此他向往了很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一面是S 象征着Switzerland 瑞士,另一面是I, 代表了意大利 Italy,因此我们走到了TMB的第三个国家意大利。</p> <p class="ql-block">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今天意大利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气势磅礴”也许是我能想到最恰当的一个词。古诗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然而此时即使在雨中即使是阴天,眼前的千岩万壑以壮阔磅礴之气势,让我们这些徒步者陡感渺小。是的,在神奇的造物主赐予人类的这个壮丽宝藏面前,我们人类唯有对自然的敬畏,谦卑到尘埃里。</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时候又碰上一群黄牛。这群牛头部是白色,有着两个扇风耳朵,两只眼睛分得很开跟厚厚的大鼻子一起构成了它们的一脸无辜,我见犹怜。</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多钟,我们在山下的一个小客栈打尖停留,吃了午饭以后导游给了我们两条路:可以沿着大马路走半小时到旅馆,或者再爬上500米的山上走个三个小时的步道。Nicholas许诺会有美妙的风景。于是我们兵分两路,一半人提早去旅馆,另一半人跟导游再次爬山。这条步道沿着Aosta Valley 山谷的左边山脉,对面是勃朗峰山脉中另一所著名山脉 – 海拔3823米的 Mount Dollent。Mount Dollent 位于三国交界处(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终年积雪,有几个古老但是也在退行的冰川,它有着四个不规则的山面可以爬上顶峰,面向意大利的这个山面是最容易的,因此也吸引了众多的滑雪和攀援好手。</p> <p class="ql-block">在山脊中穿行的这条步道实际上是一条完美的徒步路线,它视野开阔,一路欣赏对面山脉的冰川积雪,远眺层峦叠嶂的千山万壑,以及已经披上绿黄地毯秋装的绵延山道,雨也停了,真是难得的安静舒适时光,令人极其享受。</p> <p class="ql-block">这里居然也有一个Refuge,还有一个直升飞机停机坪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团队最爱做的一件事是喝酒,每天徒步结束大家都要开心地喝上一杯。今天雨中徒步10小时,21公里,1500米的爬升,我们颇为自己自豪,Norman豪爽地请大家喝酒,于是大家开喝犒劳庆祝一番。</p>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下榻的旅店Hotel Restaurant Lavachey,位于海拔1642米de小镇Val Ferret中心。这里对面就是Mount Dollent及周边山脉的越野滑雪道,又处于夏季徒步的三国交界处,风景优美,因此是个热门旅店。旅店建于十九世纪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这是个家庭旅店,在餐厅里挂满了一百多年来经营旅店的家族人物,满满的历史沧桑。晚餐是烤得极其入味的鸡肉和各式蔬菜,和每餐都不会落下的甜点。</p> <p class="ql-block">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今晚的餐后节目:Grolla。 Grolla (格罗拉)是一种意大利的传统饮酒容器,通常为木制或者陶罐精心制作,用于在社交场合中分享酒类饮品,如咖啡伴侣(咖啡与酒的组合)或其他饮品。容器有八个小嘴巴,共一群人轮流享用饮品。这是一种在Aosta Valley很受欢迎的一种社交聚会方式,象征着友谊和社交聚会,因此Grolla也被称为“Friendship Pot”。 餐馆主人将酒和咖啡混合倒进这个陶罐子,在表面点起火,将罐瓶口上的砂糖刮进罐子里,火熄灭之后大家便轮流就着这八个小嘴享用这个独特的咖啡伴侣。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合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异国习俗,我在心里感叹:这个TMB之行给我们开了多少眼界呀!</p> <p class="ql-block">整个行程中我们有几张集体照,这张室内合照抓住了我们这个团体的友善和每个人的平和,将这一晚的轻松愉快和发自内心的开心定格在数字胶片,令人久久回味。</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的徒步起始于一个清爽的秋日早晨,晴空万里似乎预示了今天将会是一番不一样的风景。上山半个多小时后,远远看到一大群牛在前方的草坡上移动,是一大群牛!它们眼神无辜憨态可掬被后面的主人赶下山,不知要去何方。真是令人震撼的场景!我们每天吃的奶酪就出自于这些忠厚老实的人类朋友,它们吃进去的是草而贡献给人类的是世间美味。</p> <p class="ql-block">今天沿途有很多这样的小旗子,上面是“TORX”的字样,迎面也不断碰上一些身穿TORX运动装的跑步者,我们猜想这应该是个什么越野跑,没想到今天结束后才会了解到这个赛事有几多隆重。</p> <p class="ql-block">穿红色上衣的就是最佳配偶的先生Claude,他是一名物理理疗师,高大帅气脾气温和。他随身带有一套理疗的绑带,会给有需要的团员做按摩;他对太太Danielle体贴备至,两人琴瑟和鸣让人羡慕;在徒步过程中,Claude和Danielle常常会将路上见到的塑料纸小垃圾收拾起来放进自己包里的一个垃圾袋,他俩细心周到,有着发自内心的善良和保护环境的可贵品质。</p> <p class="ql-block">Norman,又是一个温和可亲的团员。看到他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Norman是Rene的好邻居,这次被Rene拉进TMB之行并非偶然,Norman平常也多有旅行。当我问起他在去过的所有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他说他年轻时曾经在冰岛工作过一年,利用那一年的时间,他在冰岛做过多次徒步行和自行车旅行,冰岛的自然旷野和无数美丽的瀑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明年夏天他还计划将再回冰岛,这将是一次风餐露宿睡帐篷骑单车的单人行。没想到安静温和的Norman居然也会有这样的冒险精神很是让我敬佩,我叮嘱他到时一定要给我分享他在冰岛的见闻。</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闲聊中我问Norman魁北克人讲的法语和法国人讲的法语有什么主要区别。Norman说魁北克人讲的法语用词比较古典传统,跟法国人比较起来更像Old Generation。他给我简单缕了一下魁北克和加拿大的历史,说魁北克就是加拿大的奠基省份,它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首次被称为加拿大,最先被法国殖民,是新法兰西最发达的殖民地;然后又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魁北克法案》,该法案要求魁北克地区的法语和法国文化不受威胁,还允许魁北克保留法国的民事法和整个法律体系,保证宗教自由和保留罗马天主教。然而此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英语区的势力大大增强,法语文化逐渐被削弱,天主教会更是控制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对政府的渗透,和在教育,福利等方面的主导地位。直到1960年开始在魁北克发生了一场寂静革命(法语Révolution tranquille), 这场革命改变了魁北克内部的局势和加拿大联邦政府对魁北克的控制,加强了魁北克人的主权控制,夺回对教育系统,社会福利,政府结构的控制权。寂静革命影响深远,它使得魁北克人在加拿大保持相对独立,拥有自己独立的教育系统,魁北克人以讲法语为傲。Norman很是骄傲地说“我们这场革命非常成功,它恢复了我们法语的地位,推翻了天主教的统治。” Norman说现在魁北克已经很少很少人去教会了,很多教堂已经破烂不堪,年久失修一片颓废。很自然地,Norman把自己定位为偏法国的魁北克人。有意思的是当我和Marie聊起类似话题时,Marie毕竟是年轻人,比较喜欢Montreal的英语环境和城市独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生活的多样化,她对自己的定位更是一个偏英美的魁北克人。</p> <p class="ql-block">Bertrand,是个很有故事的法国人。第一天晚上我们结束徒步以后Bertrand才加入我们的团队,晚饭期间他给大家分享了他的很多故事,他在霞慕尼附近一个小镇上买下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宅子,花重金将其翻新打造成一片大豪宅,大家听了起哄:放着一个豪宅不享受,你到这里来跟我们住五人一间的大通铺,要不你今晚住在这里我们去你家豪宅住好了!Bertrand是个法国人但他又不喜欢法国人,他在希腊一个风景如画的地中海海边有另外一套豪宅,每年会有大半年的时间住在希腊。他是一个有着低调地奢华之有钱人,爱分享但又很朴实。今年69岁的Bertrand虽然现在看起来不是很有型,但年轻时也是好汉一枚,攀援滑雪样样在行,阿尔卑斯山的许多山峰他攀登过无数回,居然还曾在北京跑过一次马拉松!在徒步时他知道自己体力不如大家,为了不影响大部队,他总是在大家休息的时候早早地就启程,步伐有些吃力但稳而坚定。徒步最后的一两天我才知道有好几天我们晚餐的葡萄酒都是Bertrand掏钱给大伙儿买的。可惜的是Bertrand英语不太灵光,没办法进行更多的交流,否则他该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的吧。</p> <p class="ql-block">Guy (法语的发音类似于Gee)是Marie的父亲。一个精力充沛性格爽朗的彪形大汉,Guy其实不像他外形那样地让人intimidated,他是个体育迷,年轻时玩过多种运动,到现在扔然是个棒球迷。对美国大学联赛也很有研究,因此对我们小城的北卡大学和杜克大学有名的篮球仇敌对抗之争很是熟悉。当我问他怎么会熟悉UNC-Chapel Hill,他爽朗地回答:很简单呀,迈可尔乔丹!Guy跟女儿很亲近,就像我和虹波每天拍一张自拍一样,他跟女儿Marie每天至少会拍一张自拍一大早将早安的问候发到没能一起同行的妻子和其他亲友。Marie说因为父亲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他把她当儿子女子一起养,带女儿徒步露营,教女儿修车修电器建房子刷油漆,因此Marie也被训练地成了一个汗滴(handy)女孩,上得厅堂下得厨房。Guy,真是一个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爬上了一片山峰,来到一片有着360度无极风景的山上。眼前的景色,是山体嶙峋峭壁陡立,层峦叠嶂群山莽莽,树林苍翠大地金黄,是无与伦比屏息无言的雄浑大气,胜过任何一个艺术家的精美画作,美过任何一幅人工雕刻之作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江山如此多娇,让我心感动地要流泪一般。。</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两张合影,它们抓住了我们的开心愉快和万丈豪情,给我们的徒步留下了珍贵的足迹和美好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此番美景引起虹波豪情万丈歌兴大发,她兴奋地唱起一首老歌:美丽的西沙群岛。</p> <p class="ql-block">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尽管是美景看不尽,我们都得恋恋不舍地离开。</p> <p class="ql-block">看看我们的午饭吧。Nicholas做的健康午餐家面包奶酪水果,还有阿尔卑斯山人人皆知的一款酒,叫Génépi。Génépi本是长在海拔3000米高地的一种黄花,本地人采摘下来用他们的独特的配方将之酿成酒,随身带着。有一天跟Nicholas聊天时问他怎么refuge的人对他那么好。他狡黠地说:因为我一跟人聊天我就会给他Génépi喝。大家都尝了一下他带来的Génépi,劲儿有点接近中国的白酒,很是刺激。</p> <p class="ql-block">在诺大广阔的群山中千山鸟飞绝, 唯有几位微小的徒步人在一步步地丈量这美丽的土地。在外人看来,徒步也许是一项枯燥的活动,可是只有身在其中,只有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上山之后见到气势磅礴的险峰峻岭和人迹罕至的大地美景的人才会深深体会那种内心里的美味和甘甜,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小镇便是今晚我们的目的地 — 意大利的库马约 Courmayeur。库马约是意大利著名的滑雪温泉度假小镇,位于意大利和法国的交界处。库马约跟霞慕尼正好处于勃朗峰山脉两边,有缆车能直接上到山顶并穿过国境线到达南针锋。地面上有一条隧道连接库马约-霞慕尼两地,直线距离22公里开车只需半小时即可穿越勃朗峰,有徒步者不走TMB全程,便可以穿越这个隧道而达到走半圈TMB的目的。 下面一张照片虹波的登山杖所指的地点便是隧道进口。</p> <p class="ql-block">下山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个越野赛的中间补给站。原来这就是为我们在步道上不时遇见的越野赛跑选手们准备的。凑近一看简直要晕了,这是一个有着四种不同赛事的大型越野赛,分别是TOR450,TOR330,TOR130 和TOR30,也就是参加不同赛事的选手们分别要在这样的山里跑450公里,330公里,130公里和30公里。450公里是什么概念?我们徒步170公里要走9天,那么在这样的山路上跑三倍多的距离是怎样地不可思议!回来后才进一步了解到 TOR330 也被称为“Tor des Géants 巨人之旅”,全场330公里,总爬升高度为24000米,关门时间为150小时;而TOR450距离更长为450公里,难度更高,路线更险,多个路段接近冰川,总爬升为32000米,被称为“Tor des Glaciers”---“冰川之旅”,关门时间为190小时,也就是说超过关门时间便不再计入成绩。TOR450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越野比赛,完成这样的通天极限运动的人将是何等奇人啊。没想到的是我们不仅今天在库马约目睹了完成TOR330的众多好手,还在霞慕尼的最后一天居然就偶遇了一位从国内来跑TOR450的大神,此为后话。</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TOR330的关门时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离终点几里地的沿路有</span>热情的库马约人,游客们以及越野跑选手们的亲友团三三两两地围成一个助威圈,他们给经过的选手致以最热情的欢呼和鼓励,我们尽管是走下山居然也占了一下光收到走红地毯般的贵宾待遇:</p> <p class="ql-block">库马约是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一个小城,位于意大利奥斯塔谷地,跟霞慕尼一样是个著名的滑雪胜地和夏季越野运动之地,如今更是要打造TORX越野赛,力图要将其打造成跟UTMB那样闻名世界的极限运动。跟霞慕尼类似,库马约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几公里外有绿野仙踪之群山,而城中得世外桃源之悠闲。我们的队伍在这里打个尖,悠然享受我和虹波请客的Gelato,惬意极了。</p> <p class="ql-block">今晚的客栈位于半山腰上,雨后清晨起来,薄纱轻雾像一根根玉带,飘渺朦胧,袅袅曼妙。</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6天的徒步已经结束,下面的征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谢谢跟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