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老师的文章不由得去内观自己,审视自己做到的点和没有做到的点。感慨知识力量的强大,留意每一个发生可能性的字眼,融会贯通于所熟知的领域,找寻它们的相通之处。</p><p class="ql-block">比如看到文中所述的“写一封信”“写日记,回顾”“花些时间写下目标”“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写作”“写下来,有助于注意到一些信息,表达真实的自我,朝着真我方向前进变得更加清晰。”“觉知自己的意图”“用心专注于为何要做正在做的事情,会让你和最高的神性更有力的链接。”等等这些字眼,便会让思想主题来到育儿上,来到我和俊妮儿的那一盒“宝物”上。</p><p class="ql-block">我和俊妮儿之间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写纸条,我自认为这是维系我们友好亲子关系的小法宝。前些日子我们还一起选了一款喜欢的收纳盒,把这些纸条放进去,还上了锁。我把它看做我生命中的宝贝珍藏,俊妮儿把它视为我们之间的小秘密。</p><p class="ql-block">纸条的内容有时很长,长到两页纸;有时很短,短则一句话;有时是俏皮的玩笑话;有时是心底最深处的交流。当然写的频率也并非每天发生,瑜伽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觉知在哪里,你的意识就会到哪里。”初次听到这句话是从丹丹老师那里,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非常喜欢!同样,育儿亦如此。当我觉知到我们之间是该需要它时,意识便会引领着我们采用这样的方式,遵循它自然的发生,而非强迫。</p><p class="ql-block">可能很多朋友对于瑜伽的理解只是“练习瑜伽减肥”“练习瑜伽塑型”,但真正的热爱瑜伽绝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解锁了多少高难度体式,而是更多的关注自身内在的修养,追求内心的平和。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便是直接体现,进一步便是作用在亲子关系上。因此,脾气急躁,容易焦虑的朋友推荐尝试瑜伽、写作记录,亲子之间也可采用这样的交流方式。尤其对于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推荐家长可以尝试!</p><p class="ql-block">于孩子、于家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能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思考,组织自己的语言。使思路清晰,处理方式更具条理,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更有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这种表达方式也更显优势。当你坐下来书写时,心中的怒火会得到平息,你会更理智的去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避免因愤怒脱口而出的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的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会更具有感染力,孩子在有感染力的文字信息里更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也更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