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上海原先的圣约翰大学,现如今的华东政法大学,同我和我们家八竿子打不着。可说来有缘,1979年卫校把一间宿舍房分给了陈旭,于是我们有幸住进了这所大学的校园,而且一住就是12年,由此,对这所校园有了一种亲近感。</p><p class="ql-block"> 后来新闻报道说,圣约翰大学旧址经修葺破墙对公众开放,于是亟想回去看看“老宅”,不料适逢疫情封控,我们曾两次被拒之门外,直到今年10月,才和女儿一起“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航渡路1575号。 熟悉的林荫道遮天蔽日,一如既往。</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教会学府,有“东方哈佛”之美誉,其创办于1879年,1905年正式命名为圣约翰大学,直至1952年因大学整合而消失,建起华东政法学院。上世纪“文革”期间,华东政法学院再次被整合取消,这所校园成为上海市卫生学校的校址。文革结束后,华东政法学院恢复办学,2003年在松江大学城建成新校区,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华东政法大学,现在的老校区仍为研究生教学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旧校址占地近400亩,苏州河横贯校园,建有教学楼堂会所和宿舍50多幢。校门口林荫道左侧的大草坪,曾经是员工、学生散步休憩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嬉戏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荫道右侧的“同仁楼”校舍,曾经被辟为“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如今又回归校园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校园以林荫道为中轴线,第一座建筑物就是这块石牌坊,估计是校舍奠基时的纪念坊,我们住在校园里的时候,牌坊已被拆除,校园修葺后重新树立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处于中轴线上的韬奋楼,原名“怀施堂” (楼名有点像中药铺),建成于1895年,是历届学校的主要教学楼,1951年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学生邹韬奋,将其更名为“韬奋楼”。韬奋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韬奋楼”是座围合式的两层院落建筑,穿过一条甬道便是中国庭院式的院落。</p><p class="ql-block"> 在后面展示的校园建筑里,我发现圣约翰大学建筑群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充满了中国式建筑元素,如砖瓦结构、中庭、园林、回廊、飞檐……却又涵盖了西方建筑的特色,如拱门、拱窗、壁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家三口在韬奋楼前留个影,以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看到韬奋楼,我不由想起很多往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摄制组看上了这幢风格别致的群楼,纷纷过来拍片子,我现在记得的就有《太阳帝国》(外资拍摄)、《蓝色档案》、《保密局的枪声》、《日出》、《上海的早晨》、《十六岁的花季》……一旦群众演员不够,我们这里的居民就成了当然替补。一次陈旭和女儿充当南京大屠杀里的“难民”,穿得破衣烂缕的;另一次是陈旭在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里充当群众演员。所以,我们在这里也遇上过不少电影明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翻出一张女儿八岁左右在韬奋楼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幢建筑被称之为“四号楼”,是按照校内建筑排序而命名的,原名“霍格别墅”,是一位外籍大班的私人宅弟,后划归华东政法学院后,成了学校的主要行政办公楼,过去我曾进去过一次,内部结构构思紧凑、巧妙,是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旭说,1978年毕业分配来校时,她就是在四号楼里报到的。可惜,现在无法进入拍照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找到几张当年的老照片,虽说拍得不理想,却很珍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紧挨韬奋楼的左侧,就是40号楼——我们曾经居住的“老宅”,看到它我感到特别亲切。</p><p class="ql-block"> 40号楼原名“思颜堂”(楼名怎么有点“思念女朋友”的意思),建于1904年,这座三层建筑里,楼上有个礼堂,据记载,1913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这个礼堂里发表过演讲,很有史料纪念价值。我们曾在礼堂里看电影,学生在里面举办舞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号楼也是座围合式的建筑,建筑格局与韬奋楼有点相似,中央也有一个狭长的庭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的家,就在底层的第二个窗户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楼内房间格局是“口琴式”排列,一条长长的走廊,直通前门雨廊。</p><p class="ql-block"> 现在楼内经装修非常整洁。记得我们居住时,走廊过道上黑漆漆的,布满煤饼炉和切菜案板、条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看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部电影《邻居》,反映知识分子居住在筒子楼里,走廊格局和我们那时的40号楼一模一样,走廊作厨房,共用卫生间和淋浴房。</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家虽只区区16平米,但楼层高,内部家俱、摆设“五脏俱全”,还放了一架钢琴,房间也不显逼仄。孩子们玩耍的地点,大多在楼前草坪和雨廊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号楼东侧后门。</p><p class="ql-block"> 说是住在底楼,其实架高二三公尺,房间里铺设地板,没有阴湿的感觉,如今是女生宿舍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门口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号楼雨廊,是我们居民夏天纳凉的天堂,也是邻居们交流汇合的“客厅”。尤其是夏天,大家会把竹榻、竹椅、折叠椅……搬出来,聚在一起乘凉、聊天、话家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我们这条走廊里,除了两家是校务员工外,其他邻居大多是高年资的知识分子或干部,虽说大家分手已经三十多年,但许多老邻居的姓名依然记得。邻居们相处得都很好,很少有闲言龃龉,更少见口角。倒是有几家要好的,经常把家里做得好吃的送上门,让我们尝尝。前不久,我们获悉邻居乔大姐去年底病逝了,我俩好一阵难过,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女儿在自己的出生地度过了童年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号后门的对面,就是学校食堂,它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方便。照片里的食堂是经装修后的现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华东政法学院逐步收回校舍的使用权,居民们遂陆续迁居,1991年我因报社分房而搬离了校区。遗憾的是,40号楼的邻居们分手时,大家没有合影。前几天,我的微信里意外收到一位昔日“邻居”在校园里的留影。</p><p class="ql-block"> 照片里站在C位的“主角”是朋友刘建平先生,他是住在我们40号楼里几位在校学习的政法专科生之一。当时他和三位由江苏考入政法学院的同学所住的宿舍离我家很近(仅隔两个房间),由于我们年龄相近,我经常去他们宿舍小坐聊天,一来二去大家就成了朋友。老刘他们毕业后,他至今还和我保持着联系,后来他从江苏省纪委的岗位上退休。</p><p class="ql-block"> 最近他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我发的校园照片,遂发来这张照片,附言说2009年10月他曾携妻女回母校拜访老师,并在韬奋楼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韬奋楼和40号楼之间走下去,就是校园里的体育馆(原名“体育室”),始建于1919年。旁边类似“炮楼”的高塔,其实是一座水塔,因为馆内有一座室内游泳池(据说已被填了,改为体育博物馆)。当年,我曾带女儿在这里学过游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体育馆,对上海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是“上海体育运动的摇篮”——1949年上海解放后,这里曾经是原“华东体育专科学校”校址,即上海体育学院前身,至1952年学校迁至江湾长海路现址,成立中国第一所高等体育院校 “上海体育学院”,2023年升级为“上海体育大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对中国体育的另一大纪念价值,是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这幢26号楼曾经是中国奥委会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的原址。另据未经证实的史料:上世纪1980年前后,上海体院资格最老的老教授张汇兰先生曾告诉我说,她曾经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员,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现代奥运会。当年,中国代表团是由上海坐船出发的,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才抵达柏林。而圣约翰大学是当年代表团的结集地之一,另一个结集和住宿点是现在西藏南路大世界附近的青年会。</p><p class="ql-block"> 目前,华政体育博物馆内陈列了130余件珍贵藏品,既有第一枚古奥运钱币、第一枚现代奥运会钱币、中国人带回来的第一枚1932年奥运会官方参与者纪念章,以及圣约翰大学“光与真理”碑石,圣约翰大学校友使用过的网球拍、垒球棒、棒球手套以及运动队队员合影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名“交谊室”(听起来有点像舞厅),后改名为“交谊楼”,顾名思义,估计是用于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日常交流的场所,建于1929年。这幢色彩华丽的建筑,也记录了两段历史: 1949年5月,解放大军攻入上海后,交谊楼曾经是解放军部队的第一宿营地;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建校时,在这里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幢砖木结构的三层建筑,叫“格致楼”(原名“格致室”),位于韬奋楼的右侧,是圣约翰大学的教学楼和科学实验室,建于1899年,其外型类似40号楼,与40号楼排列在韬奋楼的两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幢红色砖木两层建筑叫“东风楼”,原名“西门堂”,建于1924年。楼内曾经建有小会堂和食堂(称为“膳堂”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红楼图书馆”,原名罗氏图书馆。1913年12月20日,学生和校友会发起捐款建馆。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罗氏与其弟捐书籍最多,故在1916年初夏图书馆落成时,命名罗氏图书馆。为与1984年新建图书馆名称有别,故称红楼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圣约翰大学旧址的50来幢建筑里,除了主要的教学、办公、会议、学生宿舍楼等公共区域外,大多是教职员工的宿舍和住宅。其中仅40号楼前草坪西侧的教堂被拆除(即1984年建成的图书馆馆址),其余建筑基本上都被保留,2017年经过10个月的精心修缮,基本复原了旧貌并对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难能可贵的是,校园的50多幢建筑;特别是沿苏州河的教工宿舍楼和住宅,均形态各异,不拘一格,既涵盖了欧美国家建筑的功能和特点,又处处体现出中国元素而仪态万方,真可谓中西合璧的典型范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幢建筑之间的狭小空间里,也精心设计了江南园林风格的中国式庭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组中国式住宅建筑,从篱笆墙侧面看去,粉墙黛瓦,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中国乡野气息,只是屋顶矩型的西方壁炉烟囱“暴露”了主人的身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从正面看,其落地长窗、阳台,以及没有院墙的草坪、花坛,却真实体现了西方民族的居住特点和需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栋被命名为“校友之家”的小洋房,确实非常洋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校园苏州河畔的步行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苏州河东西横贯校园,把整个校区一分为二,河上架有一座“校园桥”,学校的运动场就在河对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河上时有游览船驰过,这里是苏州河游览船由西向东的第二个码头,起点是长风公园码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河边校园内的屋舍千姿百态,外墙颜色也迥异,蓦然发现,右侧黑砖两层建筑屋顶居然还有两扇只有上海才有的“老虎窗”。</p><p class="ql-block"> 说来惭愧,我们住在校园里的时候,也不曾到校园里仔细观察过校内建筑和环境,也不清楚校园里究竟有多少楼堂馆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晴空下苏州河两侧景色秀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一角度,阴晴两种效果,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住在校园里的时候,我时常对同事、朋友开玩笑说,我家门前是小花园,院墙外面是大花园。因为和校园一路之隔就是中山公园的后门。那时,万航渡路这一段没有公交车,我们上下班或外出,都必须从公园里穿越而过,可以说每天都在“逛公园”。</p><p class="ql-block"> 那时,20路公交电车终点站就在公园前门的长宁路上,而今,20路电车终于想起把终点站搬到校门口了。而且,沿万航渡路侧的公园围墙被拆除打通,真的像是校园外的大花园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原名“兆丰公园”,建于1914年,是一座英国式的园林,因始建人是英国侨民兆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里,至今尚未改变的只有两处景观,第一是这块草坪和花坛。据说这块隆起的花坛,还是公园初建时挖出一片湖塘的河泥堆砌起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处是东侧的这个大理石盖就的西式亭阁,是1935年另一位英国女侨民捐资修建的,亭阁里两尊大理石雕刻的女神雕像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就是不知道其尊姓大名,何方神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园里唯一的小湖塘也经过修缮面目一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