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过尽水乡梦 河西归来仍少年,——兴化中学毕业30周年记

四桥烟雨

<p class="ql-block"> 2023年,距我们从兴化中学毕业已经30周年。化用毛主席的词,“三十余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少年。</p><p class="ql-block"> 从小在水乡长大的我们,伴随的是水,所梦的是河。而扬州与兴化,中间隔着的是从小念念叨叨的大河——大运河。三十年前,在冥冥巧合之中,我们如一个个蒲公英种子,从河东的兴化飘落在河西的扬州,求学、就业、成家、繁衍......倏忽间,已近越天命之年。身在河西,而梦却停留在河东,跋山越海的脚步也时常带着我们从河西走向河东。</p> <p class="ql-block"> 梦回兴中,感叹时光恰似一湍急流</p><p class="ql-block"> 大河向东流,半百的我们伫立在河西,望向初遇兴中的自己,卖力地在河东岸奔跑。忆兴中,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一种久远。记得学校大门朝北对着马路,校门是两扇大铁门,大门右侧挂着“江苏省兴化中学”门牌,校名是用行草写的,遒劲有力。学校主体为苏式建筑,庄重而不失典雅。教室沿主道两排分列,既有青砖堆砌,也有红瓦搭成的,十几米的教室走廊都用几根圆木柱支撑着房顶,偶有几行歪歪扭扭的“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痕。校园里有一些不太高的假山,男生课间常常爬到上面嬉戏。</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还是课堂的学习,听政治老师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21世纪的中国将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英语老师开学第一课的全程英语,把乡下学子听得云里雾绕。化学老师讲“物质的量不是质量”,地理老师讲“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数学老师讲“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当时怎么也记不住,但是现在却怎么也忘不掉。印象最深的是六月的下午,教室里闷热得很,树上的知了也在不停地聒噪,语文老师教写作文,大家听得昏昏欲睡。这时,老师会停下来,讲一段水浒故事,或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满教室的同学瞬间睁大了眼睛、提起了精神。</p> <p class="ql-block"> 梦回兴中,感叹命运像隔着一道鸿沟</p><p class="ql-block"> 貌似不可逾越,却又担着希望的独木桥。进兴中,体会的是第一次人生中考失意后再次爬坡跨沟的艰辛不易。乡下学生往往第一志向是中专或中师,要先甩掉“泥腿子”,才能捧上“金饭碗”。而能上兴中,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城里学生则不同,本就是城镇户口没有这样的顾虑,目光要远大的多,要上大学,故第一选择是高中。命运之手就这样让原本目标不同的学子走到了一起,在兴中相识相知。这也应了一句话,“这就是最好的安排”。小时候,囿于交通等因素,大都在读高中前并没有去过几次兴化城。因此,去兴中读书,既是一场前程的“赌注”,也是一次旅行的“冒险”。</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去一趟县城可真不容易。一般先步行或坐小船,然后或坐帮船,或坐汽车,更有甚者几种工具一个不落。个中滋味,只有亲历者自知。这种感觉,在多年后读到《平凡的世界》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梦回兴中,感叹生命更如一条长河</p><p class="ql-block"> 在兴中,最难忘的还是朝夕相处的同学,是知音,也是弟兄。同学们来自各个乡镇,大家平时吃住在一起,一个学期内也很少回家,白天一起读书、哄闹,晚上一起打水、聊天,周末一起上街剃头、闷澡堂子、买糖心花卷和毛笔纸。记得刚去那会,最难的还是语言关, 40多人1间大通铺的宿舍里,当真是天南地北的“嗯啦腔”大碰撞,笑话洋相出的可不少。</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扬泰还没分家,兴化是扬州地区的一员,大家对扬州这个“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充满了向往。或是心之所向,或是因缘巧合,从兴中毕业后,我们这一个个学子,不管情愿不情愿,开心不开心,都怀揣着对新世界的好奇,像一片片帆船,沿着南官河、横泾河南下,最终停泊在运河之西的扬州,这一停就是三十年。我们大都是在扬求学的,后来也有学成来扬的,都在此工作定居、娶妻生子,慢慢地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有些同学甚至即将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了。世殊事异,造化弄人,现在的光景是在校园里怎么也想象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1994年,兴中搬迁到了九顷,老校区留给了板桥中学。后来我到新校区去过一次,印象最深的就是主楼前的孔夫子像和太阳鼓、日月钟的雕塑,雕塑上刻着一句铭文:星宇浩茫、日月恒长、与时俱进、永志辉煌。这句话牢牢刻在了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这些扎根在运河之西的同学,虽然经历了岁月雕琢,但身上那股兴中人的精气神没有丢、没有变,还是鲜衣怒马的少年儿,还是意气风发的书生郎。忆及于此,感慨莫名。</p><p class="ql-block"> 毕业三十年,在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再过三十年,我们将落叶归根回河东,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千年修得同船渡”,今生有缘为同学,今世有幸共一河。唯愿三十年后河东的我们,感情如水乡之水清澈真诚,聚会如运河之水千年不变。</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兄弟姐妹们,三十年后,河东再见!</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6日于扬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