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的端午节早晨,我带着大小行囊和仆仆风尘踏进了家门,从此结束了我的求学生涯。那年我十八岁。</p><p class="ql-block"> 七月份县教委通知填写了一些表格,大致是“干部入职登记表”之类的。出身农家的我从此成了国家干部,当时心里还是特别的欣喜与激动。八月份分配工作的文件印发,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任教。不是想象中的学校,看着好几个同学都分配到了离家很近的镇中、小学,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不过离家20公里,不算太远,也就认命了吧。开学前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学校,一来认认路看看工作环境,二来也算是提前报到吧,和学校领导对接一下上班事宜。</p><p class="ql-block"> 县道—国道—再走村道,几番打听,终于到了学校门前。学校临路而建,铁大门,校牌很醒目,大门两旁两排平房一字排开,只是背对马路。其实后来才知道,右手边最边上一间有门面对外。</p><p class="ql-block"> 校门未锁,径直而入,正对校门一条石子路直通后院,校门右侧平房前一自来水池,一小女孩正在洗衣服,问校长室在哪里,她说你跟着我来。走过平房前,上台阶,进门左拐,屋里光线有些暗淡,见到了我的第一任校长,我生命中的第一任领导。校长很客气,也很随和,表示欢迎,然后谈了工作,具体什么记不清了,后来才知道那个女孩是校长的千金,怪不得那样轻车熟路呢。</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去学校就是开学了,早早的带着铺盖及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坐班车去学校。班车只能坐到去学校的路口,还有2里多的路程要步行走进去。时间尚早,只能先到校长家里,就是上次去过的校长办公室。那时的农村学校没有教师办公室,一间房子,吃饭、睡觉、办公都在那里,校长、教导主任都不例外。唯一特殊的是校长的办公室是小三间,主任的办公室隔壁空地上搭了一间简易小灶房。</p><p class="ql-block"> 整个学校除了8个教室、一个2间房的会议室、一个杂物储藏间、一个锅炉房外,其余房子都是一个个的单间和少有的几个小套间,一共十多间,供老师办公住宿生活。因调出去的老师还没有搬走,校长把我们新分配和调动来的老师安顿在了学校对面的一家农户客栈里。3个人土炕大通铺,吃饭在校长、主任、老师家里轮流吃,第4天的下午我最后一个离开客栈住进了自己的单间“公寓”里。</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排坐南朝北的土房子,一个教室3间宿舍再加一个库房,我当时住在教室隔壁的一间房子里。房梁以上没有隔开,一年级孩子们的嬉笑声不绝于耳。有课的时候我去教室给孩子们上课,没课的时候我就在宿舍里听隔壁教室的老师讲课。当时天气炎热没觉得,后来才感受到坐南朝北的房子是很冷很阴湿的。我关节炎的老毛病大概就是那时落下的。</p><p class="ql-block"> 学校后勤主任很暖心,办事很周到,墙壁重新用报纸糊了一遍,包括顶棚。房子后小半间用木条纸板做了隔断,留个小门,进去就是个小厨房了,一个土灶台、一张旧课桌。外面靠隔断是一张木床,进门右边靠窗户是一张三屉办公桌、一把椅子,靠右边墙壁一张课桌、一个课凳,课桌一头紧挨床头,也算是床头柜吧。这些都是以前的老师用过的,可能是当时学校老师办公室的基本配置和摆设吧。但是水桶、水壶、红蓝墨水、粉笔等都是新的。</p><p class="ql-block"> 终于搬进自己的办公室了,有了独立的小空间,当时是何等的欣喜。铺好床铺,放置好油盐米面、锅碗瓢盆,后勤主任告诉我自家的柴禾我先随便用。傍晚时分,烟熏火燎中我吃上了自己一个人亲手做的面片。</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住客栈没有好好备课,现在搬进办公室了,该补补课了。还没写多久,“客人”到访,刚开始在顶棚上窜来窜去,一只、两只,又好像好几只。再后来,厨房里又开始响动了。我赶紧去看,他们又溜走了。我去找了隔壁的后勤主任,他告诉我今年的老鼠挺多的,让我找个箱子把米面装起来免得让老鼠糟蹋,又给了我一个捕老鼠的夹子。</p><p class="ql-block"> 放置好老鼠夹子后,我就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备课了。不一会,夹子响了,紧接着是老鼠“吱吱”的叫声,用火钳子弄死,取出,重新放好夹子,死老鼠用火钳夹起放在门外。重新开始备课,不一会夹子又响了,又是一只。周而复始,半夜十二点多了,困的实在不行了,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去看老鼠夹,又是一只,早没了呼吸,夹起放在门外,数数,一共8只。</p><p class="ql-block"> 在自己办公室的第一个夜晚就在和老鼠的“战斗中”度过了。后来和同事们一起继续的经历了一系列的“斗鼠”事件,比如李同事“电击老鼠”小发明、水鞋扔顶棚打老鼠结果鞋子架顶棚上取不下来等,令人啼笑皆非。</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老鼠是打不完的,也就和它“和睦相处”了,收拾好做饭用的东西,任其自由。现在想想老鼠钻进抽屉里偷鸡蛋时咣当咣当的声响也挺有趣的,知道它偷不走,就让它抱着玩吧,自己安然入睡。</p><p class="ql-block"> 周六回家,周日下午骑自行车到学校,从此开始了学校6天、家里1天自行车往返两点一线的生活。那时的路除了212线5公里的柏油路外,其余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且好长一段路正在整修,河滩变道要趟几次河。当然,是可以坐班车回去的,只是星期六放学后就错过了班车了。刚开始因为赶车向校长请了2次假后来就不好意思再请假了。尽管骑车吃力,冬天还要披星戴月的赶路,但毕竟不用请假了,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放学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学校是一所八年制学校,两百多学生,十几名教师都吃住在学校。后来大家熟悉了,就和一家人一样。特别是下午放学后,校园里就只有老师们的欢笑声了,大家做好饭一起端到外面吃,也有些时候几个人一起搭伙做饭,三年的日子就这样的在烟火中慢慢消逝了。这期间我带了两届学生。第一届从初一带到初二,接手时34名学生,初二期末时剩14个了,比起前两届的初三几名学生还算可以的。为了劝学生回校上课,我几乎走遍了学校服务半径内的所有村庄,甚至有些孩子我是三番五次的去劝返,最后还是不来学校了。这是我当时经历的最痛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因为家庭变故,三年后我离开了那所学校。以后去的时间非常少了,但是经常在梦里,还是那间坐南朝北的土房子,还是当年那一帮土里土气的老样子,还是那窗台上学生们给我剁好码的整整齐齐的柴禾,还是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老师,你又在做软面疙瘩吗?”“老师,我去给你提水吧。”</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调到了教育局,去那所学校的次数多了,“两基”国检、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宽敞靓丽的塑胶体育运动场、满书架的图书阅览室以及辅助教学的各种功能室……</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洪流淹没了当初的一切,我再也无法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只是偶尔还会在梦里出现模糊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敬一杯酒,给往事,给曾经年轻过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