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袋干粮与马迹塘战役

ⅩHC

<p class="ql-block">今年国庆我和夫人又回到了马迹塘,夫人问,马迹塘有哪里可以游览参观的地方?我说,可以去看看马迹塘战役纪念馆啊,夫人听了欣然与我前往。</p> <p class="ql-block">马迹塘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资江边上,离马迹塘镇不到2公里,从家里出发到达纪念馆也就10来分钟。8点10我们就到达了这里,纪念馆没有开门,于是我们先去了英烈纪念碑。从纪念碑再到纪念馆已是9点了,便与在纪念馆负责安保的刘立群老同志(72岁)攀谈起来,看到我们 如此热心,老刘也打开了话匣子,同时带着我们参观纪念馆,在一个干粮袋前,久久不愿离开,随着他的回忆,反复把我们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p class="ql-block">老刘告诉我:他的父亲刘汉林解放军聘请他做向导,全程参与了马迹塘战役。1949年8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9军147师从常德挥师向安化、邵阳方向疾进,尽快与敌接触,以拖住企图经湘西逃往广西之敌,为在湖南境内围歼白崇禧部主力创造条件。8月3日凌晨4点,师前卫440团到达马迹塘对河莲花坪。为弄清马迹塘的情况,部队就地休息。师侦察科长吴海忠带领一个侦察班,约5点,抓获两名俘虏。审问得知马迹塘下首沿河驻有国民党103军一个连。马迹塘街上有五、六百人,其中军官家属两三百人。6点,3营副营长徐悦松,带领9连渡江(资江)成功,只打了几枪,就解决了街下首一个连,我军无一伤亡。</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3营营长余振江带7连从马迹塘对面大河口强渡资江。营长立即挑选一个班,先以一条木船强渡;并组织轻重机枪掩护,半小时即胜利登岸。9连战士从大河口游过资江向马迹塘镇上的敌军压来,形成两面夹攻之势。8点,战斗结束,俘敌300余人。440团开进马迹塘后,开展兵力部署,构筑工事,迎接后续部队到来。</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3营抓到一国民党军官,团政委许长庚立即审问,俘虏供称是到马迹塘看房子的(敌人不知解放军已到马迹塘),国民党103军2个师、97军1个师,共约2万人,翌日拂晓到马迹塘准备经此往湘西及广西方向逃窜,440团领导立即将此重要情报,电告师部。师部即令尚在常德境内的441团和439团急驰马迹塘。师长、政委、参谋长、后勤部长等均先后在当晚9点前策马赶到了马迹塘。根据马迹塘傍山临水之地势特点,决定师部驻马迹塘街上指挥战斗;令440团留下2营给师部,其余迅速开到泗里河一带占领有利地形,堵截南逃之敌;令441团马不停蹄赶到马迹塘后,占领街后伍家仑制高点以及其两翼各个山岗;两部均务必在拂晓前到达指定地点完成作战部署;又令439团作为战役后备力量赶到马迹塘对河莲花坪待命。</p> <p class="ql-block">440团于4日凌晨3点多从马迹塘出发,抢占泗里河,刚刚走了7里路,来到黄栗洑(地名),就遇上北来之敌。敌人慌不择路,抄小路连夜逃命,因而和解放军狭路相逢。</p> <p class="ql-block">开始,双方互不摸底,440团团长詹以贵令前卫1营1连向敌冲锋,敌用机关枪,迫击炮猛烈还击。两次冲锋,均未得手,战士伤亡严重,连长仇万顺英勇牺牲。团长判断面前是强敌。于是命令全团各部,抢占周围每一山头,控制有利地形,打击敌人。敌人也拼命占领制高点,形成沂溪河边连绵九里的山梁山岗上的争夺战。一时炮声震天,弹光耀眼,战斗十分激烈。团参谋长韩守芳在1营指挥,连续冲锋多次,付出很大代价才拿下一个山头。敌人为夺回这个山头,7次向解放军阵地冲锋,均被1营用机枪、冲锋枪和手榴弹压在山下。440团警卫连刚登上一个山头,前面山梁上扑来两个营的敌人。连长指挥发起猛烈冲锋,警卫连居高还击,由于力量悬殊,警卫连伤亡惨重,崔强连长牺牲。这时,固守在交通要塞的机枪班打退敌人六次冲锋,12名东北籍老战士在大枫树下全部牺牲,阵地危急。幸团部命3营副营长率8连赶到,才击退敌人,巩固了阵地。上午10时左右,留给师部的440团2营归还建制,在1营左侧进入战斗,该营4连刚占领一山头,敌人也企图夺取这个山头。4连向敌人开火,敌人反复冲锋,先上一个班,后上一个排,最后甚至涌上一个连,都被4连击退,阵前横竖躺下敌尸百余具。</p><p class="ql-block">在440团与敌酣战之际,441团在马迹塘街后伍家仑一带也和敌展开了殊死战斗。原来441团于凌晨3点赶到马迹塘,立即遵照师部命令抢占伍家仑,刚到半山腰,遇敌火力猛烈阻击。情况紧急,副师长立即命令团参谋长蒋顺学带一营从右翼绕道攻上山头,我军上下齐攻,击退了敌人。我军刚上山头,发现敌人正在山那边向山顶冲锋,我军立即开火,敌人反复疯狂冲锋,均被击退。这一场山头争夺战打得极为惨烈,在寒门坳我军一个机枪排32名战士,除身负重伤的排长和一名小战士外,其余30人全部牺牲。伍家仑山上竹木弹痕累累,当地群众回忆:“楠竹被枪弹打得象笛子。”敌人不能冲上伍家仑,也不肯后退,双方遂以枪炮交战。下午4点,我军山炮营从常德赶到,急进至马迹塘对河莲花坪,旋即向敌阵开炮轰击。打死打伤敌军多人。敌人遭受沉重打击后,方知解放军大部队赶到,害怕被全部歼灭,在飞机的掩护下,绕过马迹塘,从山后抄小路经筑金坝向安化鼠窜。440团2营和3营追击10多里,因天已入夜,道路不熟,目标不明,师部命令停止追击,战斗结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迹塘这场阻击战,从凌晨4点打到下午6时,共歼敌1000余人。敌少将副师长负重伤,俘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及军用物资。这场战斗牵制了白崇禧部西逃计划的实施,为衡宝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先机。1949年8月5日下午5时,程潜、陈明仁在长沙通电全国:湖南和平起义,湖南和平解放。马迹塘战役中我军牺牲的300多名烈士忠骨安葬于马迹塘后山烈士纪念园和黄栗洑山上。</p><p class="ql-block">马迹塘战役。这是解放湖南的衡宝战役的前哨战,也是益阳地区解放战争中唯一的一战,此战结束,湖南即宣布和平解放、意义重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刘说,战斗结束后,解放军给我父亲半袋干粮,对于接不开锅的我们家来说,救了我们全家的命,父亲把干粮袋传给了我们,我们现在把它存放在纪念馆。我们兄弟姊妹是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弟弟刘炳贤今年68岁了,1974年参军入伍,入了党,提了干,上了军校,在部队一干就是20多年。1995年8月转业到益阳市公安局工作。受半袋干粮的影响,他怀着对在家门口牺牲的解放军烈士的无比崇敬,开始潜心挖掘马迹塘红色文化。他先后走访了80位耳闻目睹马迹塘战役的老人,采访了22位参加了马迹塘战役的解放军参战官兵,收集整理了65个故事,撰写出纪实文学“血战马迹塘”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他还组建成立了马迹塘战史研究会,使收集、整理、研究马迹塘战役这段红色文化历史常态化。带动了马迹塘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如今的纪念馆就是解放军在五家仑的指挥所,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他自筹资金40万,把自家的老房子改为“马迹塘战役陈列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目前该馆已成为益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益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桃江县党员教育基地。仅2018年6月份至2019年7月,一年内,接待了党建活动单位196个,中小学师生6759人,各界社会参观瞻仰人员3万人次。2018年《马迹塘战史研究会》被评为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刘炳贤,一个从马迹塘走出去的农民的儿子,不忘初心,不忘英烈,将散葬在荒山野岭的解放军遗骸收集起来,协助民政部门在马迹塘烈士纪念园修建了解放军无名烈士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协助有关部门在益阳革命烈士纪念园建造了“激战马迹塘”大型浮雕、在益马高速公路双向出口处建立了“马迹塘战役陈列馆”红色景区标识牌。指导、参与拍摄的“马迹塘战役”专题教育纪录片,列入全省干部网上学习内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迹塘战役过去了整整70多年了,如今的马迹塘建成了亚洲第一座低水头贯流式灯泡型电站——马迹塘电站。马迹塘斜拉板桥是全国第一座斜拉板桥,二广高速、益马高速、怀桃公路在马迹塘汇合,马迹塘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桃江西部重镇和交通枢纽,一代代马迹塘人,不会忘记历史,一定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我们相信马迹塘的明天会更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