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雷贯耳坎大哈

丹平

<p class="ql-block">  坎大哈一度曾是新闻里的热门词,之前的感觉是如雷贯耳,却又不寒而栗。下决心走进坎大哈,确有犹豫和担忧,但最终觉得,既然可以正常签证,即便是虎穴,也就潇洒闯一回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中秋节当天下午从伊斯兰堡飞往喀布尔的,当时两地都下了小雨,但当晚还是在喀布尔山顶的酒店露天酒吧欣赏到一轮圆月。次日清晨还在房间阳台饱览了喀布尔的日出,感觉到和平的阳光还是温暖的。6点就匆匆赶往机场飞坎大哈,首次体验了层层安检的严格,在狭窄的候机厅,慢慢地感悟原定同时的另一班机起飞后才轮到我们登机的慢节奏。</p> <p class="ql-block">  历经一小时飞行,顺利抵达。导游再三交代,出机场路上不要拍照。眼观只见机场公路两侧都被厚厚的水泥围屏着,可谓壁垒森严。车开出七八分钟后,导游才告知拍照限制解除,但再三提醒政府机关和持枪的人及哨卡不能拍,妇女不能正面拍。半小时后到了一处建筑物前,要求下车进入,说是要办理手续。在铺设地毯的大厅坐了五分钟,另一扇大门打开了,说是当地旅游部门官员要接见我们。那官员带着头巾,留着胡子,脸圆圆的,谈吐还算亲切自然。先是欢迎我们,再介绍了坎大哈的基本情况,说欢迎我们到处走走看看,我们还问他是否到过中国,他说阿富汗周边的国家都去过,就是没去中国,但很想去看看,我们便热情地发出邀请。谈着聊着,仿佛我们都成了官方特使,套句官话,叫做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签署通行证后,他请我们吃了当地的冰淇淋,味还道挺不错的,还说如果我们愿意,还可以一起午餐。我们既不好意思麻烦人家,也不想在此待太久,便蜿蜒谢绝,参观旁边的一个文化展厅,一起合影留念后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在酒店稍事休息,下午便赶去周边的农村。看见一处农贸交易市场,便先睹为快。进去后发现,这是石榴批发的,场面还挺热闹,那里的人也很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主动示意我们拍他。原因为接下来也会这样,但真正深入村落,却有点小麻烦,小孩子倒是很愿意被拍,但就是太顽皮了,当你拍摄其他人时,总爱跑到镜头前,有时还故意做个怪异的动作。有些村民就不太愿意配合了,虽看不出敌意,但确有狐疑的眼神。有位脸部被面纱遮盖地只露出眼睛的妇女过来说,他们这里经历了战争,不少孩子失去了父母,希望能得到我们的帮助,看来她是把我们当做来考察的外国官员了。翻译建议我们尽快离开。后来再到另一个村庄,随意拍十来分钟,也就匆匆离开了。翻译曾在中国留学,在车上他好几次建议我们不要到太偏远的地方,因为阿富汗之前被英国人统治,后来苏联人来了,走后美国人又来了,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苦难,所以边远农村的人不太欢迎外国人,他们也不喜欢我们拍摄太贫穷的状况,有的还会认为大国都欺负过他们,也许中国就是下一个。尽管我们再三解释,中国人从未侵略过别人,没占领过别国一寸土地,另外摄影人拍人文并无恶意,只是想展示某地某人最真实的一面。他说道理他懂,但无法跟老百姓说清楚。想想也是,我们小时候城里来了个外国人,不也是既充满了好奇,又怀疑此人是否间谍。我提起当年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现在回看很真实很人文,那时还不是被批得体无完肤?所以个人觉得,出门在外,还是要多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宽容,无论干啥都尽量尊重别人的意愿吧。</p> <p class="ql-block">  坎大哈没有好的酒店,我们住的其实是一栋别墅,晚餐就在对面的餐厅解决,就餐时竟然发现上午拍摄我们和官员会见的小喽啰也在那里,看来这家餐厅还算有些档次,细看那还有台球等娱乐设施,还有小房间,就不知是否厦门的“红楼”了。饭后和晓群在附近走走,发现一家买囊的店铺。主人邀请我们上炕就坐,这才全面了解到囊的制作。所有人都坐在炕上,一人和面将其搓成雏形后递给炕坑前的人,他再次搓揉后放进炕上的洞旁,那洞洞应该就是一个凹下去的大锅,烤熟后用杆子拿出来递给前台的人,待其摆放好就可以出售了。</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起,想拍日出却没找到好前景。早餐路上看到昨晚去过的囊店门前停着出租车,晓群主动上前问好,还拿出五星红旗与司机拍照,也算是在异国他乡为祖国母亲祝福生日。趁光线还好,匆匆赶去批发市场拍摄一早的忙碌。</p> <p class="ql-block">  根据官员建议,接着参观了三处景点。据说电视台的人已经在艾哈迈德沙赫的陵园里等候了。据说,1747年,艾哈迈德在坎大哈被推举为各部落最高首领,这才有了阿富汗国。陵墓本身就是清真寺;领队和一位帅团友接受了采访,也就是说了些为友谊而来,希望真实的阿富汗,期待一带一路能帮助阿富汗人民走上发展之路。我带了面大国旗,合影时正好用得上。离这不远就是海尔格穆巴拉克清真寺,感觉比陵墓的要新更大些。期间还去了能俯瞰坎大哈的四十台阶,那山体约60多度,每个台阶约40多厘米,只有几位团友愿意登顶,到了才发现那只有一个石洞龛,里面刻了些阿拉伯字母,据说是些格言。居高临下,感觉还是挺爽的,于是便举起国旗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下午再次周边转悠,拍集市扫扫街,没有太多惊喜。日落前赶回市区清真寺周边,据说老城就在附近,趁着日落前的暖阳,就在周边随意拍拍,感觉还是太多干扰,虽然并非恶意,只是当地人特别是小孩看见拿着相机的外国人就好奇围观,很难拍到原生态的画面。上车后还有团友说,遇到一个满脸横肉且有刀疤的人一直紧跟,想想有点害怕。虽然有惊无险,但平安就好。</p> <p class="ql-block">  2日10点飞机回喀布尔。有团友记得机场路上有一处堆放着破飞机坦克,交待司机记得停车。原来那是一处废铁处理场,里面都是战争时遗留下的武器残骸。突发奇想,让吊机将残骸吊起,拍得挺过瘾的。我说,相片可以命名为“一个时代的终结”,或者就叫“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不堪回首,灾难的代价难以估量。最近半个多世纪,阿富汗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不是走马观花就轻易能感受到;几代人心灵的创伤,更非局外人所能体味。我是边关注巴以局势,边修图边敲下这些文字的。也正是这场冲突,促使我尽快写下在阿富汗的所见所闻,从内心深处真诚呼唤和平。战,百姓苦;和,才有生机,才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希望和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