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甜蜜“惩罚”之后的守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日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记:站在孩子的立场,读懂孩子的心事,相信孩子的能力,让教育贴近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秋节前的几天,我与我的老师77岁的李恂谟老校长聊到教育话题时,我们认为:中国的教育,不缺“教”,缺的是“育”,缺的是对人的精神发展与心灵成长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校长同时提到,回顾自己五十多年、历经了四代人的教育生涯,有一点体会特别深刻:要使孩子的教育效果好,就必须对其的成长持续关注(即守望)。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持续关注与老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持续关注从血缘关系来说是天经地义的,毕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最重要的事业,但难得是父母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耐心与能力;老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更多的时候是任教期间,过后或许彼此相忘。回首自己三十二年的教育经历,李校长这个观点让我身同感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5月写的教育小故事《甜蜜的“惩罚”》(下有附文),故事情节大概如下:一年级2班有一位名叫林俊熙的孩子由于在课堂上过于淘气,难以管控,年轻的老师急中生智,“奖”给他一颗糖果,“请”他到教室门口走廊上吃,年小懵懂的他竟然高高兴兴地在走廊上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刚好被巡课的我遇见,我轻声问他是否需要帮忙回到教室,他笑着拒绝了我。他吃完糖果后又开开心心地回到教室安静地听课。这位年轻的老师如此智慧,歪打正着,在尊重的前提下,以唤醒学生自悟、自省、自构为目的教育方法,成就了一个美好而又有生动的教育故事,化“惩罚”为甜蜜,既成长了学生,又丰满了自己的教育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每当巡查到他所在班的教室时,我都会稍微驻足,留意到他虽然有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乖顺地配合老师,但我也明显地感觉到他知道我对他的关注,不过他日渐规矩,日渐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不干挠过他,希望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守望是有收获的。大概是2022年1月,有一天下午放学时,在小学部南门口值班的我看见他在两个同学的夹伴下高高地举着几张纸,涨着红红的小脸笑咪咪地向我走来,靠近时我仔细一看,是他三张都得了100分的数学当堂测练卷。原来他是用这种方式向我报告他自己的学习情况,他那份腆腼而又灿烂的笑容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分享他满分喜悦的同时,更为他的成长而高兴。我连忙用手机抓拍了他抱着三张100分测练卷的“得意”瞬间,以此见证了他的快乐与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天晚上,我跟他一年级时的班主任毛金花老师了解得知,他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反应较快,但由于他较为粗心,一年级时数学难得满分。二年级时能连续满分,说明此时的他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毛老师不再是他二年级的科任老师了,但毛老师对他的情况还是了如指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2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返回学校的初中部工作。时光如流,一年多的时间很快地过去。闲睱之时,我总想回访他一下,但时时有太多的“工作冲突”,只好作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受李校长的教育“金句”启发,我决定尽快去探访一下林俊熙同学,了解甜蜜“惩罚”之后的几年,他是否还好?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李校长的教育良方——持续关注(即守望)。担心唐突的探访对他造成不良影响,我先跟他一年级的班主任毛金花老师沟通协调,毛老师非常认真主动,并协调了他现所在四(2)班的班主任李益梅老师,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安排了见面的时间与地点,同时李老师也为我提供了他近期在班中的详细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我与李恂谟老校长在小学部的副校长办公室一起跟林俊熙同学见了面,一年半之后的他长高且帅气了很多。由于有事先的协调铺垫,见面时,他少了一份腼腆,多了一份快乐。我简单地向他了解近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他轻松顺畅地回答了我所提出的问题。接着,李恂谟老校长也跟他做了简单的交流。我跟他“君子约定”:每个学期至少见面一次,希望在2026年的秋季他以更优异的表现进入初中,我在初中等着他。他愉快地答应了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如此,我不能确信这种“忘年交”的简单持续关注对林俊熙同学是否有很大的帮助,但我相信至少会让偶尔迷茫的他少走弯路、顺畅地成长。我更大的愿望是,通过我对孩子的这种守望,以点带面,能影响到更多的老师和家长一起站在孩子的立场,守望好孩子,仁而爱人,润已泽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10月12日随笔</p> <p class="ql-block">林俊熙同学与他一年级的班主任毛金花老师。</p> <p class="ql-block">附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甜蜜的“惩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2021、5、11)上午第二节课巡查时,我在一年级(2)班走廊上发现一位男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啃嚼着。我觉得非常好奇,笑着小声地询问他在吃什么,他说正吃糖果,并张开嘴吧让我看。我更好奇地问:“干嘛在外面吃东西,而不回教室。”他笑着说老师不给,老师让他在外面吃完糖果之后再回去上课。怎么回事?通过进一步跟他交流了解,原来是他在上课时,话多好动,虽经老师多次提醒,但他依然如故,影响了其他同学。老师就“奖励”了一块糖果给他,叮嘱他在外面的走廊上吃完之后再回来上课。孩子幼稚懵懂,竟然高高兴兴地在走廊吃了起来。不巧被我碰见,于是,我接着问这个孩子:“糖果好吃吗?”,他愉快地点点头。等他吃完之后,我问他,还需要糖果吗?他赶紧讲:“不要啦,不敢啦。”我说:“需要我帮忙跟老师说声让你回去教室吗?”“不用啦,谢谢!”他一边答着一边转身兴冲冲地回到教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特地在教室的后门观察了几分钟,发现这个孩子始终地认真听课,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似的。下午上课时,我又去一(2)班走廊溜溜,那个孩子依然认真地听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两天我一直思考着这件事:糖果的妙处在于孩子感觉到了爱,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这么有创意而又甜蜜处理方式是老师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创新?于是,今天下午,我郑重地找了那位老师了解一下,她也觉得蛮不好意思,笑着说:“上课时,那位同学在教室里讲话不停,提醒几次,效果欠佳,又不好意思地过多当场批评他。刚好课前有一位孩子送我两颗糖果,我就急中生智送他一块,并让他在外面走廊吃完再回来,不想被您意外发现,给您添麻烦了。”我揄笑道:“您比我年轻时更聪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啊,年轻的老师如此智慧,歪打正着,成就了一个美好而又有生动的教育故事,化“惩罚”为甜蜜,既成长了学生,又丰满了自己的教育智慧,正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唤醒学生自悟、自省、自构为目的教育方法,前提要以尊重为前提,常用启迪、共情、暗示、商量、诙谐、换位等真诚的态度和走心的方式达成助人自帮的最高目标,从而让师生交流过程和结果是悦心的、诚服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这位老师适时做到,让孩子们体会纪律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遵守纪律以及不遵守纪律怎么办,让孩子们生活在自己制定的规矩中,这样的教育更有韵味、更有高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林日铭随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5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