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常州自古水运发达,是“百越舟车之会”的重要交通枢纽,漕粮(即皇粮)的转运中心。皇粮浜地处西林,因当年漕运繁忙,人烟繁盛,故而得名。今日的皇粮浜地块东枕南运河,南依京杭大运河,北临中吴大道,西靠龙江高架,地理位置优越。</p><p class="ql-block"> 如今皇粮浜地区约400亩地块中拥有多个代表中吴文化基因的园林,其中两湖、三岛、四园、五苑的格局,结合桥梁、景石与本地特色植物,营造开合有致、疏密得宜,景在境中、境从景出的景观结构使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有机遇观赏到其中一园玖园美景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园中拍面而来的是一座记载着皇粮浜地区历史风貌的砖雕壁画墙。</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采取实物(主要是粮)征收来实现田赋,然后把征收的粮食运往北方。而常州的水运十分发达,并成了“三湖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重要交通枢纽,常州成了漕粮(也就是皇粮)的转运中心。</p><p class="ql-block"> 皇粮浜地处常州西林,因当年漕运繁忙,交通拥塞,不少过往船只在此歇船等候,人烟繁盛。皇粮浜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皇粮浜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在中国历史上,它还写下了精彩的一笔,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公元1356年,以朱元璋为首的义军与另一支由张士诚统辖的农民军分据江苏,可谓势均力敌。其间张士诚听信下属进言,溯江而上进攻朱元璋所占领的镇江区域,而朱元璋在坚守镇江的同时,急令徐达携汤和率军袭取常州。张士诚遣派自己的弟弟张士德提前率军,先至牛塘谷(当时名为游塘营)一带占据有利地形,伏兵待击。由于牛塘谷区域“墩阜大小相错,林木茂盛,蔚如山谷”,张士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环境优势,屡败徐达军。朱元璋派常遇春、胡大海率军3万火速奔赴常州救援,内外夹击张士诚军。双方于牛塘谷、西林一带激战数日,最后张士德被俘,其部丢盔弃甲不计其数,留下了“常遇春大战牛塘谷”的历史故事。在整个战事期间,为常遇春大军提供后勤给养、囤积粮草的地方,就在牛塘与西林交界的运河道口,也就是今天的皇粮浜。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此次朱元璋攻打常州,直接导致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被徐达所擒,随后被朱元璋处死。胞弟之死,对于张士诚而言如断双臂,也令朱元璋得以顺利发动之后的平江之役,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战略基础。而皇粮浜,在这一史实中扮演了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紫藤馆</p> <p class="ql-block">龙城书院</p> <p class="ql-block">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在原晋陵县衙旧址上创建龙城书院。时有堂斋(书院房屋)200余间,膳田(维持书院经济的田产)1000余亩。据钱维城《龙城书院记》载:明万历初,张江(张居正)柄国时,下令"尽毁天下书院",龙城书院被迫停办。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知府欧阳东风在龙城书院旧址建先贤祠讲学,以避书院之名。当时在祠前有传是堂,堂南有千古一脉坊、怀施轩,左右翼各为"尊德性"、"求放心"斋舍。祠左有经正堂、次川堂、次后堂,堪称宽敝宏伟。那时龙城书院掌教钱一本,与无锡东林书院的?阳、景逸、闲适三先生,宜兴明道书院玉池先生经常在经正堂"往来酬答,商榷辩论。""闽浙、江西且有远来之朋",一时彬彬称盛。</p><p class="ql-block">明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政,又下令禁办书院。常州知府曾樱多次上表坚称"龙城系课文之所,非讲学之地","故独得不毁"。后倭寇侵犯东南沿海地区,书院一度改为兵备道署。直至清代,书院几经兴废。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府宋楚望将先贤祠复称龙城书院。光绪末年,改为武阳公立小学堂(今局前街小学)。</p><p class="ql-block"> 园中的龙城书院呈现当年传道讲学的埸景。它具有魏晋风骨、齐梁文化,理学道南、尊师重教。坐于其中,潜心修学,书中自有天地。</p> <p class="ql-block">星聚阁</p><p class="ql-block"> 园中至高之点,便是这座名为星聚的琉璃阁。</p><p class="ql-block">“常州星象聚文昌”,这是清代诗人、大才子袁枚对常州的盛赞。袁枚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常州的文字记载史达二千五百多年,一城的文化在齐梁时期就大为兴盛,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大文人刘勰都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恢弘篇章。到了唐宋时期,又有李栖筠和独孤及,励精图治,造福于民,崇兴教育。再到两宋时期,宋太守陈襄大兴学校、王安石亲授新义,常州学风大振。宋大观二年辟雍(太学)会试,录取140名上舍生,常州多达32人,居全国首,宋徽宗亲笔书写“进贤”褒奖,事载《宋史》,彪炳千秋。至明代,《永乐大典》都总裁陈济,文武双全的抗倭名将唐荆川,东林士人的启蒙老师薛应旂等,都出自常州,令天下人为之景仰。清代乾嘉时期,常州人思想空前活跃,学派纷呈,有常州画派、阳湖文派、常州学派、常州词派等,连“近日文人,常州为盛”,而龚自珍“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更是对这一盛况的绝佳总结。</p> <p class="ql-block">远眺星聚阁</p> <p class="ql-block">在云溪人家门前一幅《千里江山图》以常州非遗孟河斧劈石为笔墨,山峦叠起、气势雄壮之势尽显。</p> <p class="ql-block">云溪人家</p> <p class="ql-block">毘陵驿</p> <p class="ql-block">行进中诗画般的江南园林园中园——玖园,似待嫁闺中的女孩,迎接高品质生活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玖园</p> <p class="ql-block">蓝先生玖园航拍分享</p>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 编辑 锡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