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月十日是我们空一基地六十年代末罗店,刘行一起参军的退伍老兵相约在宝山区罗店镇上坤上街聚会的日子。我们有当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兵。当年热血沸腾的青年。现在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我们不后悔,我们为此感到骄傲!下面罗店老兵周逸华介绍罗店古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罗店古镇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历史,600多年前的元代至正年间,罗店镇物产丰富、商贸林立,有“金罗店”之称。六年前毛哥拍摄的老街夜景,个人微信超四万人的阅读量,吸引了多少人来罗店游玩。但在罗店人民及外来四乡游客议论中一条亭前老街十多年的改造,现还未全部改造完成。近几年老街市河景观灯很少开的,今年春节要连续开灯八天,可能是时间最长的一次了。如今的罗店老街景观灯是沿着市河分布在两侧,富有徽派的老屋在水中的倒影更多了一份江南水乡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花神堂位于宝山罗店镇赵巷街。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与该镇城隍庙诸殿同时建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罗店是个产棉地区,“东去吴淞路不遥,人家尽种木棉花。”自元代传入黄道婆纺织技艺后,罗店农村纷纷淘汰落后的纺织工具,采用了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和织机等方面的技术,先进的手工作坊大大促进了棉花业的发展。清代进士、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著文写道:“横塘纵浦水潆回,吉贝花铃两岸开。朵朵提囊看似茧,便携花簏捉花来。” 在罗店,农人织出的紫花布、斜文布、花棋布深受各地棉商的喜爱,棉花与棉制品畅销江、浙、皖等地。由于棉花与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密切相关,“棉花”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高于一切,因此,棉花被罗店人视作“万花之王”、“万花之神”。 经济的繁荣,使得镇上一些商贾们,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十分需要有一个彼此相助、互通信息的场所。为迎合这一需求,“花神堂”建筑便应运而生。逢年过节,远离故乡的同乡们相聚一堂,聊叙情谊,他们或到城隍庙烧烧香拜拜佛,或到镇上布长街上的老茶馆老戏馆喝喝茶看看戏,还可到花神堂后面的小罗浮吟诗论文。</p> <p class="ql-block">宝山净寺坐落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位于美丽的练祁河畔,东临罗溪路,西近塘西街。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由士绅唐月轩舍宅为寺而成,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间几经变迁,几度兴废,清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现今的宝山寺,为2005年始,易地重建。新的宝山寺采用传统伽蓝纵轴式布局,为晚唐宫殿式建筑风格,以非洲红花梨纯木榫卯构造,结构严谨,古朴大方。获全国建筑鲁班大奖的一期工程完成后,边开放边建设。中轴线上,依次为宝山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两侧还有如钟鼓楼、观音殿和药师殿等。十七亩地的范围内殿、堂、楼、阁密布,蔚为壮观,为上海市现有寺庙之最大的一处。整座寺院依树傍水,错落有致,风景十分优美,成为沪上宗教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十月十日我们刘行罗店的老战友在罗店上坤上街聚会,战友们都很开心。现在我想把罗店镇的一些风貌给战友们介绍一下。老街坊周逸华邀请把我拍的古镇罗店照片罗店和刘行向老兵们介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