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过(四十一)

董建春

<p class="ql-block">一路走过(四十一)</p><p class="ql-block">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记录了,这段时间确实比较忙,事情较多。但主要还是惰性在起着作用,我常说,人的惰性无限,当然包括我自己了。一旦放开,看看微信,看看抖音,时间过得非常快。写东西要比看抖音费脑,所以选择看抖音,看短视频,如果继续下去,自己想写的东西也就没有时间了。现在自媒体非常发达,短视频,微信,微博,抖音等目不暇接,题目更是引人入胜,只要打开手机,很自然的就想看一段。前一段看到一个短视频,内容就是说一个吸毒者为了看抖音,竟然忘记了吸食毒品。虽然是戏说,但也充分说明,这些短视频,抖音等对人们吸引的巨大作用。好了,还是回到记录上来。</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2000年后,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生活中失去了爸爸,对我是一个沉重而巨大的打击,虽然是无奈,但心中的不舍,心中的痛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来抚平。在工作中,模样车间即将解散,我在上世纪1980年参加工作至2001年,在模样车间工作了20年,现在车间要解散,身在其中的人个中滋味,别人是不会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模样车间就是搞研制产品,现在有些单位叫研发中心。既然是车间,就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前端有几个研究室负责对新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模样车间试制生产,经过模样,初样,试样,当产品定型后转入生产车间进行批量生产。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单位。正因为如此,就造成不必要的内卷。当然,内卷这个词是近两年的网络用语。用在当时是非常恰当的。如果不用内卷,还真不知道用什么词能表达当时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前面有一篇已经详细介绍了单位的组成。厂所合一是建厂初期定下来的模式,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再后来,随着模样车间的人员扩大,不仅仅有研制能力,还有小规模生产能力。有部分领导就开始想入非非,推行研究室和模样车间合为一体,以所的形式出现。这样一来就有了所厂分开的趋势,对此引起领导的重视。在这之前的90年代初,由于单位离市区较远,招聘科技人员已成为问题,从那时开始,所厂领导就开始布局,在离市区较近的地方购置了一块地,准备把研究室和模样车间迁往,以此吸引毕业生等科技人员。这样也引起了生产一方干部职工的不满,大家都想前往离市区较近的地方,再后来,尽管又购置了一块地盘,决定全所厂职工家属全部搬迁,但在分配住房时,研究室和模样车间的人员必须选择先期建好的住房,如果这部分人先期搬走入住,就造成了所谓的所厂实际分离状态。这些外部原因,再加上一些较为复杂的内部原因,很可能促成所厂分开。对此,所厂领导决定解散模样车间,这样一来,研究室只能设计,没有试制能力,所谓的所也就不可能独立存在。但在后面的实践中证明,这一决定是极其错误的。一个单位弱化预研,取消研发生产,对新产品的开发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再后来,尽管研制还在进行,但研制生产分散到各个车间,造成了生产和研制任务的冲突,既阻碍了生产,也滞后了研制任务的完成。这个责任应该谁来负,在这段历史中,掌握权力的人应该很清楚,如果本着对所厂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了一己私利,权力的斗争,放弃所厂的利益。这些不耻的行为,不耻的做法,只会定格在那段历史中。</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末,模样车间已经开始研制石英加速度计,也购置了一些设备,配备了一些相关的人员,但组织不是很到位,致使研制非常迟缓。其原因是那时市场上有些单位已经开始出售石英加速度计,而且价格低廉,制作一块的成本比买一块还贵。导致了一些人认为,自己制作还不如买成品的合适。这种思想是看问题不够长远,还是其他原因也不再做评论。因为我们是生产惯性仪表的,也是持续使用惯性仪表的,如果长期购买,必然会导致供方的制约,一个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一个是当你离不开供方的时候,价格就会要的很高,因惯性仪表属于高精尖产品,能够生产的厂家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当年,能够生产高精度,稳定性,可靠性高的加速度计更是凤毛麟角。下定决心,增加投入潜心研制,生产出自己的产品才是发展之道,实践证明,我当年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认识,有正常思维的人都应该是这样认识。为什么没有坚持研制这条路走下去,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归结一点都是个人利益在作祟。</p> <p class="ql-block">  当年,模样车间生产的挠性杆加速度计也非常成熟,用于惯性组合产品。已有十年之久,随着市场的发展,惯性组合需要小型化,轻量化,批量化,具备高可靠性,快速生产能力,才能够具有竞争力,只有适应市场才能够长足发展。挠性杆加速度计也进行了小型化改进,选择了工艺性较好的材料,对初样仪表进行了测试,其性能精度基本满足要求。准备做进一步的稳定性,可靠性测试,提高仪表精度。一种全新的仪表小型化改造基本完成。这时宣布模样车间解散,后续工作也就全部停止了。</p><p class="ql-block"> 根据当年的记录,宣布模样车间解散时,同时宣布装配组不解散,继续进行研制仪表的装配工作,但这一决定还不足一星期,又宣布装配组解散,其成员分散到总装车间。我当时负责装配的三浮陀螺仪表仍然由我装配,一并带入总装车间继续进行研制工作。</p><p class="ql-block"> 模样车间的解散,对我的工作生涯是一个坎坷的经历,在车间工作了20余年时间,和同事之间的感情至深,工作得心应手,到了新的工作环境,难免有些不快,但这都是内心的活动,表象上还是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前面已经写到过模样车间负责研制新的惯性仪表。惯性仪表的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不能少。所以在模样车间掌握了很多惯性仪表生产环节,仪表的捡漏,灌油工作。动压电机零件的离子刻蚀工作,以及动压电机零件的镀膜工作。不仅熟练掌握这些工作,而且在检漏仪,灌油设备,镀膜设备以及离子刻蚀设备上做了很多工装,拓展了这些设备的使用范围,有些前面已经写到过,这时我想起在离子刻蚀设备上增加了一套热真空装置,借助离子刻蚀机的高真空设备,增加了一套管路,自制了一个热真空容器罐,罐体外部缠绕上加热丝,内部放有温度传感器,制作了一个简易温控装置,工作时不仅能够借助离子刻蚀机真空装置实现高真空,而且能够对罐体加温实行温控。这样就实现了对动压电机零件进行高真空加热处理。目的就是处理附着在零件表面以及零件缝隙中的气体污染物,零件经热真空数小时后取出再清洗,再热真空,反复进行多次。动压电机零件经热真空处理后,再进行精密装配,其运转效果和长寿命得到很大提高。这也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个解决去除动压电机零件污染非常有效的方法。完全是在实践摸索中发明的,当时也没有查新,没有报专利。这一温控装置一直沿用多年,直到十几年后才出现了热真空除气设备。动压电机零件的去污也就用上了标准化的热真空设备。</p><p class="ql-block"> 模样车间的解散,完全滞后了所厂惯性仪表的研制工作,甚至可以说停止了研制任务也不为过。研制任务分散到相应的生产车间完成,批生产和研制的管理方法不同,这是其一,主要是生产车间只抓批生产任务,无暇顾及研制。这样的推后拖拉,在同行业中失去了惯性仪表领先的优势。直至今日,研发力量薄弱,没有新产品支撑所厂的发展。惯性仪表发展日新月异。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新型惯性仪表已成为惯性导航的主流。所厂的研制还要向别的单位学习。完全失去了行业优势,失去了时间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被分配到总装车间后,虽然还是干以前的工作,负责三浮陀螺的装配,但批生产的管理模式已完全不适应研制工作的进行,无奈之下也找过领导,但领导另有看法和想法。我也只好顺应,致使三浮陀螺研制滞后甚至停止。直到2015年后三浮陀螺才用于产品。这时新型的光纤,激光陀螺已占据了市场,所厂的三浮陀螺只是昙花一现,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我个人也早已从陀螺装配班调入马达装配班。</p><p class="ql-block"> 到了新的环境,总是有些不太适应,那时模样车间厂房还没有收回,总是借故回到原来的厂房。那段日子里比较休闲,研制三浮陀螺零件不能齐套,批产任务暂时没有分给我,无事可做,也只能回到原来的厂房看书学习。自参加工作后到车间解散二十余年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工作,经常性的加班。突然轻松下来,还是很不适应的,努力调整自己,特别是调整自己的心态,看看书,练练字使自己尽可能的静下来。通过那一段时间的练习,自己的字体有所提高。根本谈不上书法,但对书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要想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体,必须下苦功,坚持不懈的练习,必须有时间的积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走的路还是正确的,没有因为环境的影响而跌倒,也没有因为不被重用而沮丧,而是在逆境中调整自我,充分利用那段空闲时间,静心学习,提高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模样车间时,和同事的关系相处融洽,领导也非常重视我们装配班组,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做出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很多荣誉,曾荣立067基地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在当时的年龄还是绝无仅有的。在职称评定中,破格被晋升为技师。到了总装车间新的环境后,以前的成绩全部归零,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在当时是没有认识到的,后来经过几年的磨砺才有了充分的认识。 在一年一次的高级技师评定上。没能晋级,虽然当年的高级技师名额有限,所厂隔一年才能得到一个高级技师名额,评定落选后,沮丧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自己的位置已今非昔比。特别是第二年,高级技师还是没能通过。好胜的心情跌落到了极点,觉得不公,觉得自己在模样车间时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同在一个所厂不应该忽视以前所做的工作。但没有认识到,到了新的环境,新的领导对你的认可度有多少。特别是掌握实权的领导,对模样车间不认可,否则也不会解散模样车间,可想而知,对模样车间的人也是不能认可的。看清了这些问题,只能从头再来。</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对我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坎坷的。当时所厂有一个民品公司,民品公司准备承接一个低端的军品型号,这个军品型号在研制时我参与过,与设计配合默契,解决了研制过程中的一些难题。现在民品公司准备批量生产。公司领导找过我几次,让我调入公司。我当时肯定是不能同意的。因为在这之前所厂也有一部分人从事民品工作。后来被统一规划到067基地民品公司,我的弟弟就是被规划走的,民品公司的薪资待遇远远落后于军品。虽然是所厂的一个下属单位,但将来了会不会独立出去谁也不能保证,所以有顾虑,不想调走也非常正常。后来所厂领导把我强行调入民品公司,临走时,我还征求了车间主任的意见,说是所厂领导的决定,没有办法。对此我对总装车间心灰意冷,现在看来,所厂领导已经和中层领导商量好了,确实也是没有办法,也是正常的工作需要。但有一点心里是踏实的,就是三浮陀螺的研制,动压电机的装配都是由我一个人完成的。如果所厂要继续研制这些产品,还是需要我的。那时我还是会回到总装车间,我这里这样写,不是说离开我不行,我只是对研制产品有些经验而已,在这方面我始终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就是离开谁产品照样会进行正常研制生产,但可能会困难一些,研制有些产品会从头再来。实质上还是两股势力的争斗,一方只顾生产,一方坚持开发新产品,为所厂后续发展积蓄力量。就这样,果真如我所预料的一样,我在民品单位工作了不到一个月,车间领导又通知我回总装车间。这时我还是有底气的,我和领导说,我不回去。又过了几天,领导找我认真谈话,说明利害关系。当然,我这时也要把我心中的不满和来到总装车间后自认为得到不公正的待遇,通通的倾诉了出来,和领导进行了深入充分的沟通。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段历史,自己也是有很多过错的。虽然在原来模样车间受领导的重视,工作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和同事相处非常融洽。但到了新的单位,新的环境,想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必须重新开始,和同事相处也要充分合作,相互磨合,增进了解。那几年主要是从思想上没有转变,觉得事事不顺利,心里很憋屈。其实就是格局不够大,胸怀不够宽广。谈话后重新回到总装车间,整理思绪,从头再来,在第三年的高级技师评定中顺利通过,从一段时间的不顺利中走了出来。车间领导对我的态度也起了比较大的变化,把我从陀螺装配组调入电机装配组,当然都是为了工作考虑。让我帮助电机装配组组长提高产能,整理现场。我也非常高兴。在原来车间当了十多年的班组长,对班组管理还是有些经验的。总装车间进行批生产,很多都是程式化,规范化,相对模样车间装配班组生产多样化,管理起来不应该有太大的难度。让我协助班组长搞好班组工作,我信心满满,没有想的很复杂,一心一意想配合班组长搞好班组工作,但事与愿违,我认为很多中肯的建议根本听不进去,我刚到班组,也不想生事端,只好听之任之,无奈之下,只能维持原状。车间主任又找到我,说让你来这个班组,就是要让你发挥特长,给班组带来新的气象。我听后很惭愧,也不便于多说。我还是想处好关系,如果在一个班组闹得别别扭扭,对工作不利,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没有好处。但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生产任务完不成,管理混乱,在那段日子里,我只好做好自己。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生产无法向前推进。怎么办?。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