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运维人员如何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杨波

<p class="ql-block">  员工是变电工作中的主导与第一任执行者,是变电工作运行的核心。要想提高变电企业的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行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接下来本文就提升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p> <p class="ql-block"><b>一、在认识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b></p><p class="ql-block"> 安全文化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一是态度行为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涵,每个员工敬业精神、职业纪律、工作准则、操作标准是对安全负责的集中体现;二是在人和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依靠人来统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安全责任愈是强烈,其他方面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个员工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安全生产的全面技能,才是安全生产的基石;三是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终究还在于人,安全保障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这样员工才能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而转变为“我要安全”。</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安全文化的建设摆脱了少数人推动安全生产的尴尬局面,形成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上来,“安全第一”的方针再也不是口号,而成为每个员工自觉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b>二、在形式上大力强调“本质性安全”的观点</b></p><p class="ql-block"> 安全生产的最大弊病就是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以事故作为衡量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对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优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和制胜权。</p><p class="ql-block"> 国外有一种事故金字塔的理论,重大事故、一般事故、事故隐患的比例大概应是1:29:300,由此可见,事故隐患是大量存在的,事故的发生是事故隐患数量积累一定程度的爆发,由量而导致了质的转化。“本质性安全”的确切意义就是,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的局面,必须依靠平时的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才能形成,出了事故固然是没有抓好安全生产,没出事故并不表明就是抓好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存在是潜在的敌人,更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消除这些隐患。应该承认,即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单位,也不能说百分之百地消除了事故隐患,如我们一些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和高严细实的作风,习惯性违章没有从根本上绝迹,设备的缺陷没有全部彻底的消除等等,都在企业中或多成少地存在着,甚至有的企业达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只不过是尚未引发出严重事故罢了。</p> <p class="ql-block"><b>三、在责任上明确建立“第一责任制”的观点</b></p><p class="ql-block"> 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责任。抓好安全工作,落实责任制是根本、是关键。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讲,电力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应当承担起“四种责任”:一是家庭责任。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是天、又是地,以保证自身安全,撑起家庭的这个“天”,维护家庭的安全。二是他人责任。不断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工作中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三是企业责任。认识到个人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四是社会责任。只有每个人立足于本职岗位,做好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才是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p><p class="ql-block"> “第一责任制”的观点,就是突出安全责任的落实,责任有多大,小到一个班,班长是第一责任人,大到一个企业,企业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者都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把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第一线,放在生产运行和施工作业现场,发现问题,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抓整改措施的落实,就要对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把牢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保证每一个生产现场的可视、可控、在控。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变电运维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要提升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硬件上要按照“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原则,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在软件上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只体现在会议、文件和讲话里,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p>

安全

生产

责任

事故隐患

员工

变电

运维

工作

事故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