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劳动现场,感受劳动价值——记高一语文组半天无课日

何秀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1日,高一语文组开展半天无课日活动。下午第一节,房慧老师在高一四班执教,语文组教师参与听课及课后评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前,房慧老师结合单元主题“劳动光荣,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感悟,总结劳动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房慧老师通过基础知识梳理、手法鉴赏、关键词分析等教学环节,带领同学们穿越千年,回到西周与宋代的劳动现场,听一听采芣苢时的欢声笑语,看一看水稻插秧的劳作过程,感受劳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第二节,语文组开展评课及集体备课活动,各位老师对房慧老师的课堂进行了多角度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天无课日提供了教师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