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十二法(完整版)

金凤凝香

《渔洋绝句十二法》是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编著的。王士祯(1634—1711)汉族,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诗论创“神韵”说,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擅长各体,尤善七绝。 一,渔阳第一法:<br><br>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赋陈就是直接叙述,兴起就是以写景开始。<br>步骤:<br>[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br>[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br>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br>[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br><br>要点:<br>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br>[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或者描写景物压住情感,尽显绝的韵味。<br><br>例诗:<br>赤壁(唐·杜牧)<br>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br>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br><br>习作:(一)<br>七绝 菊<br>文/金菊凝香<br>独守寒秋梦几些,暗香浮动入千家。<br>不知多少思乡客,看尽荆篱落晚霞。 二,渔阳第二法:<br><br>1、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可以是不同方面,也可以是事情的因果,或者同一事的两个点。)<br>2、第三句要用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第四句要顺着第三句扣主题。<br>3、【转折关系连词】:用以连接连词前后的词、词组、句子所表达意思的转折。<br>常用的转折关系连词如: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br><br>例诗:<br>【清】王士祯<br>虎山桥畔尽层松,掩映寒流古寺红。<br>却上重楼看邓尉,太湖西去雨蒙蒙。<br><br>习作:(二)<br>七绝 晚秋<br>文/金菊凝香<br>细雨无心荒草径,西风有意惹黄花。<br>岂知艳影未留住,一夜霜来罩白纱。 三,渔阳第三法:<br><br>【起】第一句用眼前景物,点名时间。<br>【承】点明地点、人物实施行为和空间环境。<br>【起句】和【承句】要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初学时必须注意这点)。<br>【转 】以假设或设问转换,要在1、2句那个时空环境中提升高度,将主题点出。其中表假设的字有:当、令、苟、假、今、使、设、尚、若、藉、借、且、犹、而等,表设问的词有欲问、借问、试问、为问、何处、何年、何、谁、几、安、那、怎等等。<br>【合 】紧抱问句,做回答。<br><br>重点:<br>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br><br>例诗:<br>清明(杜牧)<br>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r>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r><br>习作:(三)<br>七绝 谁家<br>文/金菊凝香<br>烟笼晴霭寨笼纱,云透熙华日已斜。<br>欲问阿娇何宅是?绿荫深处第三家。 四,渔阳第四法:<br><br>1.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br>2. 创作步骤:<br>【起】点明时间<br>【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br>【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br>【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br>3. 第三句用字:<br>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br><br>例诗:<br>《杨枝紫云曲之一》<br>【清】王士祯<br>名园一树绿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br>忆向灞陵三月见,飞花如雪飐轻丝。<br><br>习作:(四)<br>七绝 秋枫<br>文/金菊凝香<br>枫叶萧条落日斜,江花江草望参差。<br>行人记得曾游地,长板桥南旧酒家。 五,渔阳第五法:<br><br>1,,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br>2,创作步骤:<br>【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 直接用表时间的词语<br>【承句】 交代清地点事情,要紧抱起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延伸扩展。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br>【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用(不,莫,独,更,如,若,何,谁,纵,欲,愿,今,至今,昔,遥知,早知,谁知,须知...)等词语 转接,另述一事,和 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br>【合句】紧抱第三句 ,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br><br>例诗:<br>题都城南庄【唐】<br>作者:崔护<br>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br>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r><br>习作:(五)<br>七绝 菊<br>文/金菊凝香<br>曾记阳春翠影斜,芦蒲柳岸采蒿芽。<br>如今又去湖边望,独放金英霜戏花。 六,渔阳第六法:<br><br>1,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分明,好到,好似,莫是,疑是,但觉,多亏,幸亏,幸好...)等词引作者的评论。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尽量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br>2 构思过程:<br>(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br>(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足功夫 。要出人意料!而第四句必须要出彩,要抓人眼球。如果你第三句平淡了,第四句如何出彩?<br>(3) 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尽量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br><br>例诗:<br>清溪(王士祯)<br>蛮云漏日影凄凄,夹岸萧条红树低。<br>好在峨眉半轮月,伴人今夜宿清溪。<br><br>习作:(六)<br>七绝 荷<br>文/金菊凝香<br>疏云铺韵绿无涯,几朵芙蓉带彩霞。<br>好到溪桥传诉语,莺声一串带回家。 七,渔阳第七法:<br><br>1,渔阳第七法的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br>2,【起句】直接切题以眼前景兴起。<br>3,【承句】紧抱首句,进一步将眼前的景扩展,为三四句做铺垫,注意语意的联属。<br>4,【转句】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即为实接,仔细揣摩叙写人事句。<br>5,【结句】宕开一笔,以景结,一定注意得由实返虚。<br><br>例诗:<br>江上(王士祯)<br>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br>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br><br>习作:(七)<br>七绝 闲钓<br>文/金菊凝香<br>遍野诗情遍野花,金风几度向天涯。<br>分明咱是好身手,垂钓闲云带彩霞。 八,渔阳第八法:<br><br>1,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br>2,要点解读 :<br>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br>3, 创作步骤:<br>(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br>(2)第四句提升主题,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br>(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br><br>例诗:<br>《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十四》<br>十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br>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br><br>习作:(八)<br>七绝 不似<br>文/金菊凝香<br>别去经年声未赊,归来怜是鬓霜些。<br>如今重拾家山月,不似当初那朵花。<br> 九,渔阳第九法:<br><br>1, 方法:<br>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br>2 ,要点解读:<br>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了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br>3, 创作要点<br>一是 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br>二是 注意第四句作诘问<br>三是 注意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br><br>例诗:<br>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三<br>桃叶桃根最有情,琅玡风调旧知名。<br>即看渡口花空发,更有何人打桨迎。<br><br>习作:(九)<br>七绝 中秋<br>文/金菊凝香<br>闲雨一帘心湿透,氤氲岁月数飞花。<br>尘缘老巷情依旧,不约中秋酒与霞。 十,渔阳第十法:<br><br>1,要点<br>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br>2,要点解读<br>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往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具体啥往事,就让别人去想像吧。此法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br><br>注意,时空中的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万不可前三句写今天的颐和园,后一句却写到几年前的人民大会堂里去。<br><br>3,创作<br>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br>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点到就行,不要过于实在。<br><br>例诗:<br>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二首之一<br>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br>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br><br>习作:(十)<br>七绝 滩头记事<br>文/金菊凝香<br>点点白帆飘碧海,悠悠渔曲卷丹霞。<br>滩头沙暖风吹浪,记得童年几脚丫。 十一,渔阳第十一法:<br><br>1,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修辞上是衬托),结句归结点明自身。<br>2,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烘托作用。所以本法,笔墨着力于前三句,点明自己的第四句才会顺理成章!一定仔细看例诗!<br><br>例诗:<br>《大风渡江三首之一》<br>【清】王士祯<br>凿翠流丹杳霭间,(物静)银涛雪浪急潺湲。(物动)<br>布帆十尺如飞鸟,(物动)卧看金陵两岸山。(我闲)<br><br>《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三首之二》<br>三月嬉春射雉城,(时地)钵池新水縠纹生。(静)<br>紫云低唱灵雏拍(动),爱忍春寒坐到明。(我)<br><br>习作:(十一)<br>七绝 枫叶<br>文/金菊凝香<br>晨旭凭栏望彩霞,初更月色透窗纱。<br>雁归惊呼旧人去,坐看红枫落哪家。 十二,渔阳法第十二法:<br><br>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但不需要四句全部对仗。<br>2,注意点:初学者最好一二句用对偶。如想用在三四句上,最好不要用工对——显得收不住!最好用流水对或反对。<br><br>例诗:<br>《新滩二首之一》王世祯<br>上滩嘈嘈如震霆,下滩东来如建瓴。<br>瞥过前山才一瞬,鹧鸪啼处到空舲。<div><br></div><div>习作:(十二)<br>七绝 风雪联珠<br>文/金菊凝香<br>风携飞雪漫天涯,雪伴狂风落碎花。<br>踏雪寻梅明月夜,舞风披雪女儿家。<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