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一群影摄天下的发烧之友,一次万里跋涉的跨国之行,一回别具意趣的北非之旅。本篇图文带给您如歌如梦的光影变幻、亲临其境的切身体验与震憾心灵的深刻感触。</b><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 当全球新冠疫情消退之后,在世界经济态势低迷之际,值花甲古稀欣逢盛世之年,我们开启了一趟说走就走、行摄天涯的旅程,体验了一场安然舒怀、拓展视野的游历,感受了一番追光逐影、不虚此行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夏末秋初的九月中下旬,云淡风轻,生机盎然。由北京首都机场起飞的空客A380大型客机腾云驾雾,途经阿联酋迪拜机场小憇后又披星戴月,将我们运载至北部非洲第一站摩洛哥王国卡萨布兰卡,航程12000公里,飞行16个小时。以此为起点,我们按动了在摩洛哥、突尼斯旅行拍摄的快门。</p><p class="ql-block"> 说到非洲,容易联想贫困。北部非洲这两国,则是身在非洲,不像非洲,号称非洲的“富裕国” ; 不是欧洲,近似欧洲 ,誉为欧洲的“后花园”; 属阿拉伯世界,又不同于阿拉伯国家,比阿拉伯国家更加开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篇1 : 幸遇的安全常态</b></p> <p class="ql-block"> 跨国之行,最在意的莫过于安全。出国前担心非洲病毒侵染,我们带足了口罩和药物,谁料全程下来,戴口罩成了“另类”,新冠病毒似乎已被驱逐地球之外,即便感冒、腹泄亦不曾骚扰。民航安全一如既往,在阿联酋迪拜机场转机进出候机大厅,两次通过安检,且翻包搜身,不留蛛丝马迹。但从突尼斯迦太基机场入关时,安检速度却快得使人诧异,既不用翻包搜身,乃至手拿装水杯和食物也能通过,也许他们另有穿透识别的火眼金睛。摩洛哥没有反政府武装,突尼斯政局稳定,两国社会治安良好;此前发生的摩洛哥地震位于偏远山区,震损房屋为老旧泥墙平房,所有钢筋水泥建筑安然无羔。我们出行往返15天,平安顺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篇2 : 高涨的跨国出行</b></p> <p class="ql-block"> 在历经三载新冠疫情的首年,跨国浪潮呈现波涛汹涌之势。往返北非的大型客机座无虚席,满满当当。乘客当中,有求学的,有探亲的,有谋职的,有经商的,但旅游者居多,显现当下各国疫情严防死守的释放与疫后经济社会的恢复。我们前去的北非两国,是对中国游客免签的友好国家,在此吃住行,可谓国情不同、各具特色。两国皆为伊斯兰教信仰国度,不吃猪肉,晕菜主要是鸡肉、海鲜以及牛羊肉;少有饮酒,喜好喝茶。摩洛哥的餐饮香料多且偏味淡,我们有些不适应,称作“减肥餐”;突尼斯的餐饮精细些且咸淡兼之,大伙儿比较对胃口。两国住宿条件均显整洁,但前者以小型酒店和传统民宿为主,后者似乎现代旅游设施更完善,下榻之所皆为四星、五星酒店。值得一提的还有,在两国所住酒店、所去餐馆以及所乘客车上,均可享用免费WiFi;乘坐两国的旅游大巴均为48座德国进口豪华客车,宽敞而舒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篇3 : 别样的古城风貌</b></p> <p class="ql-block"> 游历北非两国有一个不同之处,即每到一地,必看古城古建。所到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一座古城与新城并存,彰显其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弘扬。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均为沿海国度,虽资源贫乏,工业薄弱,但旅游业、手工业和农渔业比较发达。因两国与欧洲隔海(洋)相望,故其经济发展受欧洲的影响较大,素有非洲富国之说。</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疆域46万平方公里,3600万人口。我们先后游览了该国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首都拉巴特和菲斯古城、马拉喀什老城以及舍夫沙万蓝色小镇。其中最冲刷眼球的当数菲斯古城。流连其中,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这是始建于公元808年的摩洛哥第一座皇城,千年以来的宗教与艺术中心,“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7公里长的城墙至今基本完好,弥漫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居住于此的人们大体还保留着中世纪的生活模样。据称菲斯古城以9,000多条街道小巷交错密布而闻名,亲临期间若无导游引领,必然坠入“迷阵”。狭窄的巷道不容大小汽车穿行,毛驴拉板车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传统手工业是菲斯经济的一大特色,名目繁多的手工作坊和店铺星如棋布,皮革生产加工系重要产业,其工艺精湛,质量上乘,驰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于一身的小国之一,虽仅有16万平公里国土和1300万人口,却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我们先后打卡拍摄了著名的哈马马特古堡、凯鲁万大清真寺和蓄水池、西迪撒哈比修道院等千年古建和艾勒甘塔乌依现代港口码头等海岸名胜,留下珍贵的记忆。其间最夺人眼球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首都突尼斯城和海岸花园城市苏塞的“麦地那”(意为“有文化的城市”)。其中充满阿拉伯风格的突尼斯老城,已有1300年历史,其街巷曲折交错,带拱状的通道全部由方型青石块砌成,布局结构的和谐统一令人瞩目。该老城集住房、手工业和商业功能于一身,我们所观赏的街巷两侧布满店铺,极具特色的各类商品丰富多样,可窥该城疫后经济趋于常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篇4 : 逝去的罗马豪强</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们总会乐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其实在公元前就存在这一现象。摩洛哥和突尼斯,曾被古罗马帝国占据千余年,留下许多壮观的建筑遗址,令人叹为观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摩洛哥北部城市梅克内斯附近的一片坡地上,我们仔细观看了沃鲁比利斯罗马古城遗址。作为该国第一个古罗马城市,已在风雨中飘摇2000多个岁月,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站在占地47公倾遗址的高台上,目睹曾经富丽堂皇、威武庄严的帝王宫殿,如今只矗立着几十根大理石柱子和一些断垣残壁,让人感慨历史的残酷与时光的无情。这一彰显高超的建筑水平与精湛的石雕工艺,堪称古代建筑典范之作,只能以饱含沧桑、壮美如昔的遗址,向世人倾诉往日的辉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罗马帝国于中世纪的衰落,“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沃鲁比利斯古城渐变为废墟,豪强之帝国最终烟消云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还探访了摩洛哥瓦尔扎扎特省内的一个名为本哈度的古村,亦称赤土城堡。这是古代摩洛哥南部守卫撒哈拉沙漠商路的一个重要关口,这座于1987年上榜的“世界文化遗产”,建于公元12世纪,全部用红土和石块依山势垒筑而成,城内房舍简陋,摩肩接踵,外围筑有高墙和角楼,以增强其防御功能。该古村地处荒漠,貌不惊人,但保存了摩洛哥南部特有的人文风情,欧美导演都曾在此取景拍电影,我国电影《红海行动》就有本哈度的镜头。如今此地早无骆驼商旅的穿越,唯有游客的往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北非这方古老土地上,罗马帝国曾经统治突尼斯近600年,在这里留下了更多永恒的印记。我们游览了距今2800多年的迦太基古城遗址,以及已有1700年历史的古罗马安东尼浴池、露天剧场、斗兽场遗址。其年代之久远、建筑之精美、规模之宏大,令人震撼之至。其中距突尼斯市南的杰姆古罗马斗兽场遗址,呈椭圆形,其石砌看台可容纳3.5万名观众,是世界上保存较好的三个古罗马斗兽场之一。闻名世界的突尼斯迦太基城遗址始建于罗马帝国占领前的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这里曾是地中海上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后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公元前122年罗马帝国又在旧址重建城市,使之成为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邑,公元698年,该城被阿拉伯军队彻底毁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时尚的辉映,感叹岁月之沧桑、文化之多彩和人类之强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篇5 : 秀逸的小镇韵致</b></p> <p class="ql-block"> 北非两国的小镇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秀美而不同凡俗,纯朴而不乏神韵,完全不同于笔者三进欧州所见小镇的普通感触。</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是摩洛哥的一座山城小镇,有38000常住人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该镇始建于15世纪,伴随时代的更迭和岁月的积淀,此地渐渐以“蓝色梦幻小镇”而闻名天下。其所有建筑门面、窗户、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蓝色。对此当地有两种说法,一是蓝色可驱蚊虫,但似乎未被现代科学印证;二是蓝色像征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迈进舍夫沙万那一刻,我们愰若被蓝色的海洋所淹没。这里的房屋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构成纵横如织但并不规则的由青石条和鹅卵石铺设的狭窄巷道,我们置身其中如同坠入迷宫,甚至不得不用手机“翻译”向当地人问路。小镇不仅有美丽景观,更有丰富的传统工艺。在几乎所有横向巷道两侧密布店面,富有当地特色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在突尼斯,我们用整半天时间漫游距突尼斯城20公里的著名“蓝白小镇”。这是该国境内最美丽的地中海镇落,同时被誉为“地球十大浪漫小镇”之一,座落在背靠大海、面临老城、花团锦簇、风景旖旎的山包上。蓝色与白色被当地居民像征为和平与安定。街巷两旁的建筑同时融合了西方世界与阿拉伯的风格,每间屋子外墙或圆顶均以白色为主色,将不同形状的蓝窗、蓝门、蓝线条镶嵌其间,而门窗上又以暗红框线或纯黑圆钉勾勒出别具一格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仅有6000常住人口的小镇,由于国际游客的慕名而至,使本不宽敝的街巷更显车水马龙。其中有多家小型而精致的纪念馆、博物馆吸引眼球,更多的是密布街巷两侧的商铺,还有几处露天咖啡茶座。置身此地,仰望俯瞰,犹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叫人目酣神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篇6 : 壮阔的大漠奇观</b></p> <p class="ql-block"> 浩荡沙海,连绵起伏,人迹罕至,荒芜空寂。这是笔者心中的沙漠景象,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作品。本次北非之旅,我们慕名欣赏了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形成于250万年前,是仅次于南极洲的世界第二大荒漠,总面积906万平方公里,比我国面积略小,横亘于包括摩洛哥在内的10多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将我们送至“沙漠之门”—— 摩洛哥东南部的小村庄梅祖卡,换乘当地旅行社的越野汽车,方可进入沙漠。由该村庄到沙漠大约有十几分钟车程的过渡地带,到达沙漠交接点时,沙漠骆驼队热情迎候游客,骑骆驼看沙漠、去宾馆。此时已伏地的骆驼被“驼倌”压住颈背,让客人跨上驼背、握紧∏型铁扶手后,只见“驼倌”又拍了一下骆驼颈侧,这高大动物便撑蹄起立而前行。一名“驼倌”牵10来头载客骆驼漫步沙漠,过去只在《沙漠驼影》图片里看到,而今是实地体验,稍惊即喜。沙海波涛,驼影婆娑,蓝天彩云,天人合一,大漠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约摸半个时辰,我们下了骆驼,趁有夕阳余辉,赶紧拍照,定格沙漠美景与难忘纪念。而后重骑骆驼,如此这般,总共历经大约两小时许,我们抵达一处沙漠帐蓬宾馆。每2人住一顶帐蓬,有20多平米,内部设施完善,无异于四星宾馆,虽其吃住价格相对高得多,但实属价有所值。若是古代在这“丝绸之路”上苦行的先人们有知今天,真要羡慕得目瞪口呆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篇7 : 虔诚的宗教信徒</b></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早于公元7世纪,西亚的阿拉伯人开始远征北非地区并传播宗教文化。历经千余年演进,如今北非这两国的语言与宗教已是阿拉伯化与穆斯林化。两国穆斯林占总人口的95%以上。 我们在街头路边,随处可见男人戴圆帽、留胡须,女子戴盖头、穿长衫,伊斯兰信仰色彩浓郁。</p><p class="ql-block"> 在飞离卡萨布兰卡前夕,笔者到机场货币兑换窗口拟将少许当地第拉姆币换回欧元,但见其办公室内一男士穆斯林正端庄的跪在地毯上,口念经文,做祷告,行礼拜,待其礼毕后才开始办理业务。无独有偶。在突尼斯城返回北京的飞机尾座后一狭小空间里,又见一男士穆斯林两膝下跪双手置于大腿,念经、起伏、拜礼。由此可见,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和宗教信徒的虔诚至上。</p><p class="ql-block"> 在突尼斯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众信徒诵经、朝拜的庄重场景,从中知悉穆斯林信奉的五条准则: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伟大的先知;每天要做五次礼拜,即晨礼、响礼、晡礼、昏礼、宵礼;一生当中要去一次圣城麦加(在沙特),因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和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和朝觐中心;每年斋月之际,从日出到日落不进食也不喝水;根据教规精种,自愿将自己收入的10%通过教会捐献给穷人。</p><p class="ql-block"> 提起穆斯林的虔诚,我们特别关注斋月活动。穆斯林在此期间须进行严格的禁食,但禁食并不仅仅是不吃饭,还包括禁止一切欲望和行为,包括性、烟、酒、赌博等等。在此过程中,穆斯林专注于精神上的修养和净化,培养对真主的敬畏和对信仰的坚定。斋月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仪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 斋月是伊斯兰宗教活动中喜庆、吉祥和尊贵的月份。斋月里禁食是规定穆斯林在大白天不能吃饭,直到太阳西沉后方可进餐,旅行者、病患者和孕产妇、哺乳妇及其乳婴、正在例假的妇女以及士兵不受此限。斋月结束的第二天,是穆斯林的开斋节,人们要去清真寺作礼拜,亲朋好友之间要登门道贺。开斋节与宰牲节并称伊斯兰的两大节日,是整个穆斯林世界普天欢庆之日,人人互致问候:“尔德·穆巴拉克”(节日吉祥)”。其节庆气氛,颇似中国人欢度传统春节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篇8 : “ok”的“chaina”老外</b></p> <p class="ql-block"> 我国与北非两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3世纪就有“丝绸之路”的交往与合作,双方友谊历久弥坚。本次跨国旅拍期间,对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留下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期间,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遇见当地人,对方都会报以善良的微笑。笔者一次在摩洛哥舍夫沙万错综复杂的街巷里行摄,正驻足犹豫往哪边回返时,有位路边的年轻店主,主动问候并热情指路,当双方语言表达听不懂时,人家已掏出时机翻译软件,实实在在为笔者解惑了。这种事例同行旅友都有共同感触。出国半个月,几乎每天变换住址,每到出入宾馆、旅店时,司机和住处员工就主动为我们从大巴车上传递、接送行李箱,处处体现热情和用心的服务,让我们感动至深。</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当我们所乘大巴车行至突尼斯城海湾一处湿地附近时,当地导游兴奋的招呼大家 : 快看左前方,水边走动的是火烈鸟群啊!旅友们赶忙提神观看,但还是远了点,看不太清楚,遑论拍照?但这个机会岂容舍弃!导游心领神会,马上敦促司机暂时停车(不是停车点)。说来也巧,此时正逢路上没车没人,年长而憨厚的司机干脆将车子掉头开了一段路,在视线更开阔、更靠近湿地火烈鸟的位置,大家赶紧操起“家伙”,轻手轻脚下车进入湿地岸边,瞄准正于浅滩海水中昂首漫步的火烈鸟群,好一阵“咔嚓咔嚓”的“扫射”。但手持“长枪短炮”的我们还是震动了这些珍稀的红艳精灵,没等拍过瘾,便听见火烈鸟头领一声呼号,数百鸟们便群起飞离,其优雅之步履、振翅之翱翔、团队之气势、瞬间之魅影,停格在我们的镜头中。</p><p class="ql-block"> 在与两国百姓交往中,我们口头表达最多的是英文“hello”、<span style="font-size: 18px;">“ok”、</span>“thank you”、“goodbye”。但通行阿拉伯语和法语的当地人,无论大人、小孩,时不时会主动以笑容和招手向我们“老外”示好,飚出诸如“你好”、“吃饭了吗”、“谢谢”、“再见”等不标准的中国话,并辅以翘大姆指和拱手、摆手等手势比划,既亲和又亲切。行摄中,旅友们对衣妆特别的女士和天真可爱的儿童情有独钟,对方大多会予以配合,满足拍摄愿望,有的当地年轻人还邀咱们“老外”合影留念呢!其真诚与友好之表达,令我们十分欣赏,非常感激,凸显了国家之间友好关系具有扎实的民间基础。</p> <p class="ql-block"> 北部非洲之旅,摩洛哥突尼斯之行,其厚重的历史,多彩的文化,友好的人民,特色的经济,兴盛的国度,带给我们震撼、感叹与遐思。我们为贵国辉煌的过去和希望的未来点赞祝福!为中摩、中突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互利共赢击掌喝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span>说明 : 文中有关史料及数据根据所见所闻,并参考 [ 百度文库 ];其中见闻及感受之表述,仅代表个人观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谢谢您的观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恭候您的教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i><u> 本篇摄影 / 撰文 / 编辑 / 制作 : 淡泊宁静</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i><u> 篇尾旅友合照拍摄 : 郭 子 恒</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i><u> 篇尾作者剪影拍摄 : 张 国 良</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i><u> 2023年9月12日完稿于北京海淀寓所</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