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坞山水间6一露天看电影

美丽呼和浩特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东乌素图村,大青山脚下一个马蹄形的山湾,长流不息的山泉水和遍布山川沟壑的杏树是家乡最显著的特点。怀着对家乡深沉的爱和眷恋,以“杏坞山水间”为题,真情回望家乡东乌素图曾经的沧桑往事……</p> <p class="ql-block">  说起露天看电影,应该是最受社员们欢迎的娱乐活动。大约在1974年,东乌素图生产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一级)自己采购了电影放影机,专门培养了放影员(当时5队社员王真福),常年为社员们露天播放电影,一直到1983年,电视机出现的时候,户外电影的热度才逐渐消退,由经常放改为逢年过节才放几次。据电影放影员王真福讲,他在为本村范围内放电影的同时,还经常受邀为邻近的几个村放电影。放影场只需一个较大的开阔地就行,电影幕布挂在场地周边的房上,或者就地竖两根长杆,把幕布挂上即可。每次放电影,王真福都骑自行车走上几十里,到市里电影公司租片子,租好片子后,连同放影机和音箱,一起用自行车驮到放影场。放影前,把电影机一件一件组装起来,电影结束后,再把机子一件一件拆解后装箱。每场电影放完,都忙到深夜十一、二点才能散场。尽管放电影很辛苦,但每天能赚到一个工分,还有5毛钱的补助,王真福很知足。在当时,待遇已经很高,社员们很是羡慕。</p> <p class="ql-block">  在本村放电影时,多数是在大队部院内(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放,一部分时段就轮流到各生产小队放。大队部有一个大院子,同时建有戏台,是放电影的好场地。电影幕布挂在戏台两个角上,社员们有的带凳子或简单能坐的物件,有的席地而坐,也有的干脆站着看。在村里刚能看到电影的时期,或遇有特别好的电影,不仅本村的人全到,而且附近西乌素图、园山子等村的人也都来了。不仅电影场内挤满了人,而且幕布后面也是人,周围的墙上、树上、马路上和东边的土坡上也站满了人,据说最多的时候有上万人,那个人山人海的场景,如果有相机拍个照,一定很震撼。那时候,大人小孩最爱看的是战斗影片,比如《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那时的战斗题材电影非常多,以至于每到电影一开始,无论什么题材电影,孩子们总会急切地向大人寻问,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蛋。此外,爱情片《李双双》、戏剧片《女附马》、印度片《大蓬车》、苏联影片《桥》等电影在当时火暴空前,像这类叫坐率高的影片播放计划,人们很早就探听到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用发通知,很快全村都知道了。关于打听电影消息,还闹过一个笑话。有一回,一社员问放影员:今天放什么电影?放影员说:《今天我休息》;社员一听,也没多想,以为晚上不放电影,就回家睡觉了。第二天,听大家说都看电影了,名字叫《今天我休息》,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没听明白,闹了个乌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