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人生》——摄影:景汝林</p>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色彩斑斓,万物盈实,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摄影人创作的黄金时节。</p><p class="ql-block"> 《时间·人生》这幅作品是36年前的1987年10月,我从老山前线撤军后,专程到央视送片,在北京天安门到广场的地下通道,用“柯尼卡”傻瓜相机、100度(即GB21度)的柯达彩色负片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从天安门城楼下来,经地下通道去广场,被通道丁字路口墙壁上一个正方形的电子钟表所吸引。走近一看,是山东济南钟表厂生产的“康巴丝”电子钟,顿感家乡能把实物广告做到这里,令人称赞和自豪!所以就驻足多看了几眼。但见,行人随着电子钟指针的移动,伴着清脆的“嗒嗒”声,匆匆而过,川流不息。猛然间,我发现电子钟的表面反光,能折射出一旁通向广场台阶上的行人,基于摄影职业的敏感,脑海里立马产生了拍摄一张反映“时光隧道”的照片念头。但又如何确定拍摄“主体”呢?显然只拍摄一个“电子钟”是不行的。我沉思了许久,突然发现映衬在通道墙壁线条上的电子钟,表面反光中有大人牵手小孩上台阶的影子,由于上面天气很好,影子清晰可见。“哈哈,有了”!这不这正是反映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的历史缩影吗!此刻,我激动的心跳到了嗓子眼,立即举起相机,迅速调整拍摄角度,抓拍了几张“时间与人生”有机融合的瞬间画面。把电子钟“本体”展示的“时间”,与表面反光映照出的“和谐一家人”融合在一起,定格成一个鲜明而高格的作品主题——“时间”与“人生”,画面语言引人深思的寓意,以及由此易联想到的“飞逝的时光”等概念,给观众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得这张照片从“时光隧道”,升华为一幅成功的富有观赏价值的《时间·人生》摄影作品。</p><p class="ql-block"> 认真细心读片的观众,可能会发现,画面中的人物我最终选择的是“一对夫妇牵着一双儿女”上台阶的瞬间,这在当时国家计划生育只生一个的“大政方针”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我觉得,这样的家庭形象才是完美的!艺术应当追求真善美,所以毅然决然的推出了这一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时间·人生》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报刊、画报、杂志争相刊发。当时我已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习,学校办的《函授导刊》杂志在封三刊发时,还配发了“我正在匆匆离去”的诗,使读者对《时间·人生》摄影作品的解读思路,更加宽泛和深刻。作品《时间·人生》先后多次在军内外影展中获奖。还别说,真的在一次摄影作品大赛中,曾被有的评委以画面“不符国家政策”为由,否决我的获奖权。但摄影艺术作品不是宣传画!时至今日,再看这幅作品,我想那位评委或许会有所感悟。</p><p class="ql-block"> 敬请大家赏阅这幅作品!恳望多提宝贵意见。</p><p class="ql-block"> 作 者:景汝林</p> <p class="ql-block">友情提示:</p><p class="ql-block"> 一,爱好摄影的朋友们,一定要配一台便携的“傻瓜”相机,胶片、数码均可,当然手机也行,只是它总比不上相机的拍摄效果。平时装在衣服口袋里,随时可以掏出来用。</p><p class="ql-block"> 二,摄影师应当有“第三只眼睛”,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要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不平凡的“美”,还要有坚实的摄影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去适时捕捉和记录“美的瞬间”。所以说,只会按动快门的“照相”,是拍不出什么“摄影作品”的。 </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关注和赏阅! </p><p class="ql-block"> 作 者:景汝林</p>